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超

作品数:40 被引量:243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安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天文地球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盆地
  • 17篇鄂尔多斯盆地
  • 9篇油气
  • 9篇北部
  • 8篇鄂尔多斯盆地...
  • 6篇气藏
  • 6篇裂变径迹
  • 6篇成藏
  • 6篇储层
  • 5篇定年
  • 5篇延长组
  • 5篇油层
  • 5篇砂岩
  • 4篇油气成藏
  • 4篇油田
  • 4篇致密砂岩
  • 4篇期次
  • 4篇准噶尔盆地
  • 4篇磷灰石
  • 4篇磷灰石裂变径...

机构

  • 27篇西北大学
  • 15篇西安石油大学
  • 9篇延长油田股份...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陇东学院
  • 3篇陕西延长石油...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陕西延长石油...

作者

  • 40篇丁超
  • 16篇陈刚
  • 11篇杨甫
  • 10篇郭兰
  • 9篇陈刚
  • 7篇李楠
  • 7篇毛小妮
  • 6篇李振华
  • 6篇李岩
  • 5篇章辉若
  • 4篇胡延旭
  • 3篇郭小波
  • 3篇徐黎明
  • 3篇闫继福
  • 3篇唐文
  • 3篇马志武
  • 3篇雷盼盼
  • 3篇江涛
  • 2篇王志维
  • 2篇白国娟

传媒

  • 4篇地质科技情报
  • 3篇西北大学学报...
  • 3篇国外测井技术
  • 2篇中国地质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矿物岩石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陕北富县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致密油藏测井评价
2016年
富县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为特低孔-超低渗致密储层,其含油性的精确评价成为油田稳产增储的关键因素。通过测井系列中自然伽马(GR)、深感应电阻率(RILD)、声波时差(AC)等对致密油藏有敏感反应的测井曲线分析,利用英制AC与R_(ILD)重叠图技术、AC与R_(ILD)交会图法、GR与R_(ILD)交会图法、R_(ILD)×AC与GR交会图法,对研究区长8致密油层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建立相应的识别图版。同时以富县地区FX84等为例,油层的识别与试油结论具有较好的对应,验证了图版的可靠性。因此,长8致密油藏的定性-定量测井评价分析为陕北富县地区长8油层组油水分布规律研究以及滚动开发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
郭兰丁超袁亚飞马志武王奇
关键词:致密油藏交会图测井评价
子长油田中庄区块长6储层测井解释模型研究
2013年
本文通过对子长油田中庄区块长6储层测井、录井、岩心和试油等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明确了中庄区块长6储层四性(岩性、物性、含油性与电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在对有关资料详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储层综合解释评价技术,从而为中庄区块进一步开发和增储增产,提供了有力依据。
李岩陈刚丁超李楠
关键词:延长组长6储层四性关系测井解释模型
一种用于石油开采的抽油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石油开采的抽油装置及其使用说明,具体涉及油井抽油机节能领域,包括箱体、直角支架、安装板、安装板锁定机构和进线对接装置,所述箱体底部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底部固定箱,所述底部固定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
丁超郭兰杜贵超
文献传递
永宁油田双805井区长6储层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究永宁油田双805井区长6储层的特征及控制因素,为研究区科学有效的开采提供依据。方法在储层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及测井等资料对储层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研究区长6储层岩性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储集空间以粒内溶孔及铸模孔为主,晶间微孔、晶内微孔次之;孔隙结构复杂,排驱压力、中值压力等参数明显偏高;储层物性较差,非均质性较强,属于中小孔微细喉型低渗、特低渗储层。结论研究区长6储层为受三角洲控制的岩性油藏,砂体分布受沉积微相展布控制,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复合发育的主砂带是渗透率较高区,也是油气分布富集的有利区带。
丁超陈刚郭顺路艳平
关键词:储层特征长6储层鄂尔多斯盆地
山前断褶带构造变形与横向河道作用关系研究
2011年
构造变形与地表过程之间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一些进展,特别是在较小空间尺度上的山前褶皱冲断带变形与地表过程耦合关系研究方面,提出了横向河流的切割作用影响背斜构造变形的新认识,改变了构造变形对地表作用单向控制的传统认识。背斜变形样式受地表过程和构造变形共同影响,背斜变形与横向河流切割之间存在双向耦合关系。山前带背斜构造变形区的地表河流是通过改变上覆物质的分布影响褶皱变形。在山前带背斜构造变形和河流作用关系时,不仅应考虑构造变形对河流的影响,而且要考虑河流的侵蚀下切作用以及相应时间内气候因素的影响,这为盆山耦合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杨甫陈刚丁超毛小妮李楠李岩
关键词:褶皱冲断带地表过程
一种利用地震统计特征的油气藏识别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地震统计特征的油气藏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集地震数据,其中地震数据采集步骤包括使用多维地震勘探阵列;步骤二、对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滤波和校正,其中去噪采...
丁超唐文
准噶尔盆地东北部DB1井中生界碎屑锆石LA-ICP-MSU-Pb定年被引量:12
2013年
对准噶尔盆地东北部Db1井中生界晚三叠世-中晚侏罗世三组砂岩样品,共计199颗锆石进行了显微结构和LA-ICP-MSU-Pb定年分析.根据锆石矿物特征,阴极发光图像和年龄分布特征,结合区域沉积古流体系的地质约束,对研究区晚三叠世-中晚侏罗世的沉积物源环境及其地质构造意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碎屑锆石主要物源可能包括准噶尔盆地内部、准北周缘造山带,碎屑锆石U-Pb年龄以较宽的时域分布在150~1 224 Ma,并在统计分布上存在4个主要的538~360 Ma,354~271 Ma,267~208 Ma,185~150 Ma年龄区间及对应的510,490,410,330,290,250,162 Ma7个峰值年龄.碎屑锆石出现162 Ma的峰值年龄,反映了燕山运动对准噶尔地区的影响.
杨甫陈刚章辉若侯斌张甲明丁超胡延旭雷盼盼
关键词:碎屑锆石U-PB定年物源分析准噶尔盆地
全方位、立体式野外地质实习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构建被引量:1
2024年
为解决传统野外地质实习信息量大,学生地质观、时空观难以建立等问题,文章基于目前已建立的虚拟野外地质实习系统的优缺点,提出全方位、立体式野外地质实习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构建方案,旨在通过雷达与倾斜摄影测量相结合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建立虚实结合与综合评价相统一的教学体系,拓展地质实习的空间和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
丁超丁超唐文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地质实习教学平台
一种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早期水体分析与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早期水体分析与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具备现场计量站的气井进行地层水取样,开展水常规化学分析并判断水样是否受到污染;步骤2,判断所取未受污染的原状地层水的水类型;步骤3,建...
郭小波赵力彬丁超韩为黄志龙杨学君孙雄伟张同辉刘新辉
陆梁地区晚石炭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准噶尔盆地陆梁地区晚石炭世的构造环境,为限定准噶尔洋的最终闭合时间及进一步研究准噶尔盆地的构造演化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根据样品的化学分析数据,运用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区火山岩主要为玄武岩,少数为流纹岩、安山岩和英安岩。玄武岩显示板内岩浆演化特征在火山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处于板内环境,大部分玄武岩Nb/Zr(>0.3)、Th/Nb(0.11~0.20)与陆内裂谷环境相当。结论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地区晚石炭世火山岩形成于陆内裂谷环境。
毛小妮陈刚丁超杨甫李振华
关键词:大陆裂谷火山岩地球化学准噶尔盆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