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维贞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亚暴
  • 2篇U
  • 1篇等离子体片
  • 1篇地磁
  • 1篇地磁指数
  • 1篇漂移
  • 1篇KP指数
  • 1篇场向电流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篇丁维贞
  • 2篇曹晋滨
  • 1篇杜爱民
  • 1篇杨俊英
  • 1篇王艳
  • 1篇曾立

传媒

  • 1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

  • 3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亚暴起始与等离子体片内边界研究
磁层亚暴是磁层中巨大能量的释放过程,包括电离层亚暴、极光亚暴、磁亚暴和热层亚暴,可引起整个磁层和电离层的剧烈扰动。磁层亚暴约每天发生3—4次,每个磁层亚暴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地震的能量。等离子体片位于磁尾中心区域,是...
丁维贞
关键词:亚暴等离子体片漂移
文献传递
等离子体片离子分界线的模拟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等离子体片离子向内磁层的渗透在亚暴和磁暴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往对于等离子体片离子向内磁层的渗透都是通过固定磁矩的磁层离子漂移轨道理论来进行的.本文将过去的(U,B)空间中固定磁矩的磁层离子漂移轨道理论扩展为固定能量的磁层离子漂移轨道理论,讨论了等离子体片质子在向地球输运过程中,不同能量的质子开放轨道和封闭轨道的分界线的特性,及其随Kp指数的变化.在高能端,随着能量的升高,等离子体片质子分界线地心距离逐渐增大,且分界线的晨侧地心距离远远大于昏侧的地心距离.在低能端,随着质子能量的降低,质子分界线地心距离逐渐增大,且其分界线的昏侧地心距离要大于晨侧的地心距离.模拟结果还显示随着Kp指数的增强,等离子体片中不同能量的质子分界线都向地球移动.但在低能端和高能端,质子分界线的行为是不一样的.在低能端,随着Kp指数的增大,质子内边界形状基本保持不变.但在高能端,随着Kp指数的增大,质子内边界形状也将发生变化.在E=20 keV,Kp=6和E=10 keV,Kp=3两种情况,质子分界线甚至出现了两个分离的区域,一个是环绕地球的封闭轨道区域,一个是晨侧孤立的锥型区域.等离子体片能量为E的质子的内边界就是具有不同磁矩的Alfven层上能量为E的点的连线.TC-1热离子谱仪对等离子体片离子内边界的观测显示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符合得很好.
丁维贞曹晋滨曾立王艳杨俊英
关键词:KP指数
亚暴起始地磁指数判断的统计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2004年地磁西向电急流AL指数,亚暴电急流AE指数和场向电流AF指数来确定亚暴起始,并与2004.年亚暴极光起始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如果以极光亚暴起始为时间零点,亚暴的西向电急流AL起始和电急流AE起始主要分布于-5~+6min的时间范围内,但在-9~+9min的时间范围内也有个别事例.场向电流AF起始分布较宽,可以分布于-8~+7min的时间范围内.平均西向电急流AL起始,电急流AE起始和场向电流AF起始分别为0.5,0.5,-0.1 min.通常西向电急流AL起始与极光起始同时的概率最高,而多数情况下电急流AE起始和场向电流AF起始提前极光起始1 min.这些地面磁场指数确定的亚暴起始分布,随着亚暴强度的增大(即最小AL指数减少,最大AE指数增大,最大AF指数增大)而向极光亚暴起始靠近.对于5个超级亚暴来说,其西向电急流AL起始和电急流AE起始都发生在极光起始之前.这些结果说明对于大亚暴,电急流的增加要早于极光爆发.
丁维贞曹晋滨杜爱民
关键词:亚暴场向电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