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宁

作品数:50 被引量:147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理学
  • 9篇核科学技术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30篇Z箍缩
  • 10篇数值模拟
  • 10篇值模拟
  • 8篇聚变
  • 6篇动力学
  • 5篇等离子体
  • 5篇电路
  • 5篇电路模拟
  • 5篇内爆
  • 4篇流体力学
  • 4篇惯性约束
  • 4篇惯性约束聚变
  • 4篇X射线辐射
  • 4篇磁流体
  • 3篇数值模拟研究
  • 3篇丝阵负载
  • 3篇脉冲功率
  • 3篇
  • 3篇磁流体力学
  • 2篇等离子体物理

机构

  • 48篇北京应用物理...
  • 8篇中国工程物理...
  • 3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等...
  • 1篇中国科学院长...

作者

  • 49篇丁宁
  • 27篇宁成
  • 22篇张扬
  • 18篇肖德龙
  • 14篇孙顺凯
  • 14篇束小建
  • 14篇杨震华
  • 12篇薛创
  • 8篇戴自换
  • 7篇邬吉明
  • 7篇刘全
  • 6篇黄俊
  • 4篇尹丽
  • 3篇姚彦忠
  • 3篇符尚武
  • 3篇李正宏
  • 2篇徐荣昆
  • 2篇郭存
  • 2篇蓝可
  • 2篇章征伟

传媒

  • 20篇物理学报
  • 13篇强激光与粒子...
  • 3篇核聚变与等离...
  • 1篇计算物理
  • 1篇数值计算与计...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科技纵览
  • 1篇第七届全国激...
  • 1篇第三届全国高...
  • 1篇2016第八...
  • 1篇第七届全国激...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Z箍缩内爆的MARED程序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MARED程序是模拟Z箍缩内爆过程的二维三温辐射磁流体力学程序,它适用于不同装置条件和不同负载参数.利用MARED程序对Z箍缩内爆进行模拟,结合丝阵Z箍缩实验分析表明:相同负载质量条件下,钨丝阵内爆产生的X射线辐射功率远大于铝丝阵产生的X射线功率;相同负载电流条件下,负载质量越大,计算得到的X射线功率越低;X射线功率随着负载电流增加而增加.MARED程序能够较好地反映Z箍缩内爆动力学过程,特别是不稳定性发展的二维图像,能够给出与不稳定性简化模型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定性一致的演化规律.MARED程序模拟丝阵填充泡沫形成辐射场的初步计算得到了与Sandia实验室模拟Z装置上丝阵填充泡沫定性一致的结果.
丁宁邬吉明戴自换张扬尹丽姚彦忠孙顺凯宁成束小建
关键词:X射线辐射
Z箍缩内爆等离子体双层丝阵负载设计的物理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实验证实双层金属丝阵负载Z箍缩内爆等离子体产生的X光辐射源,与单层丝阵负载相比可以提高40%的功率。为了优化Z装置上双层丝阵负载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内爆动力学过程和Rayle igh-Taylor(RT)不稳定性发展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表明:双层丝阵负载实验不会提高X光辐射的总能量,但可以明显地提高辐射功率;双层丝阵的外半径应与单层丝阵负载优化方案的半径相一致;双层丝阵内、外层质量的选取应以优化的单层丝阵内爆到心时间为标准;内层丝阵置于外层丝阵半径的正中位置上,更有利于抑制RT不稳定性。
杨震华刘全丁宁宁成
关键词:Z箍缩
Z箍缩内爆的MARED程序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了一个专用于Z箍缩内爆数值模拟的二维三温辐射磁流体力学程序(MARED),检验其一维及二维计算功能,表明该程序适用于不同装置条件、不同负载参数的模拟,能够反映Z箍缩内爆的主要特征及规律,物理图像定性合理.结合丝阵Z箍缩实...
丁宁尹丽孙顺凯邬吉明杨震华符尚武宁成束小建张扬戴自换姚彦忠
1—4MA电流驱动的丝阵X光辐射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进行了1—4MA电流驱动的钨丝阵列负载的Z箍缩实验研究,通过丝阵参数、负载电极结构的优化设计及负载初始装配状态的控制优化X光辐射功率,在单、双层丝阵的内爆实验中分别获得5.3±1.0TW和5.6±1.1TW的峰值辐射功率,创同类装置上X光辐射功率的最高纪录.
王真李正宏徐荣昆杨建伦丁宁许泽平郭存宁成宁家敏蒋世伦章法强夏广新李林波叶凡秦义薛飞彪陈进川
关键词:Z箍缩
中俄Z-pinch联合实验新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在Angara-5-1装置Z-pinch实验中,研究了双层丝阵内爆动力学模式和动态黑腔,获得高产额X射线辐射能量和功率,X射线辐射功率达5.6TW,泡沫X射线辐射温度达63eV,本文给出主要实验设计方法和结果.
徐荣昆李正宏杨建伦丁宁周秀文蒋世伦章法强王真许泽平宁家敏李林波E.V.GrabovskyG.M.OleynicV.V.AlexandrovV.P.Smirnov
关键词:Z箍缩X射线辐射
Z箍缩内爆的MARED程序1维模拟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研制可靠的数值模拟工具对Z箍缩内爆产生X光辐射过程进行理论研究、实验分析以及负载设计至关重要。介绍了2维三温辐射磁流体力学程序(MARED)的物理方案,给出了MARED程序的1维检验结果,验证表明MARED程序适用不同装置条件、不同负载参数。结合丝阵Z箍缩实验的数值模拟和分析表明:相同负载质量条件下,钨丝阵内爆产生的X光辐射功率远大于铝丝阵产生的X光功率;相同负载电流条件下,负载质量越大,计算得到X光功率越低;X光功率随着负载电流增加而增加。
丁宁邬吉明杨震华符尚武宁成刘全束小建张扬戴自换
关键词:Z箍缩丝阵负载数值模拟
Z箍缩驱动惯性约束聚变的新途径探索
2016年
惯性约束聚变(ICF)是要把某种形式的能量直接或间接地加载到聚变靶上,压缩并加热聚变燃料,在内爆运动惯性约束下实现热核点火和燃烧。基于脉冲功率技术的快Z箍缩(Fast Z—pinch)技术可以实现驱动器电储能到Z箍缩负载动能或X光辐射能的高效率能量转换,
丁宁张扬肖德龙黄俊薛创
关键词:惯性约束聚变Z箍缩驱动器脉冲功率技术能量转换
轴向剪切流对Z箍缩等离子体瑞利-泰勒不稳定性的抑制被引量:3
2005年
利用理想磁流体力学模型对有轴向剪切流的Z箍缩等离子体不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可压缩模型的色散关系,分别对可压缩及不可压缩模型中轴向剪切流对Z箍缩等离子体瑞利 泰勒不稳定性的抑制作用进行了比较,讨论了可压缩性对含有轴向剪切流系统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可压缩性能够减缓瑞利 泰勒 凯尔文 亥姆霍兹(RT KH)模扰动的增长,因而使得轴向剪切流对系统不稳定性的抑制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计算结果还说明,在RT不稳定性线性增长阶段,等离子体温度较低,使用可压缩模型能够更真实地描述系统的状态。
张扬丁宁
关键词:瑞利-泰勒不稳定性Z箍缩色散关系磁流体力学可压缩性体温
Z箍缩丝阵负载参数的优化设计
以俄罗斯S-300 Z-pinch装置的负载电流波形为基准,利用Z箍缩的质点模型对钨丝阵负载的初始半径和线质量进行了系统的优化计算,得到了不同电流幅值的电流波形所对应的优化丝阵负载参数。发现了负载最大内爆动能与负载电流幅...
宁成杨震华丁宁
文献传递
PTS装置柱状铝箔内爆早期阶段条纹形成的模拟研究
稠密 Z箍缩可以产生强脉冲 x 射线源,具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的潜力.内爆品质是产生高温辐射用于驱动聚变的关键问题,不同类型的负载其内爆品质有显著的不同.最近,在 PTS 装置上进行了铝套筒内爆实验,套筒高度15毫米、厚度...
王冠琼张扬肖德龙王小光丁宁孙顺凯薛创束小建
关键词:Z箍缩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