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振平
- 作品数:236 被引量:1,497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水稻倒伏对产量影响及倒伏和株高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35
- 1996年
- 选用了5个不同熟期、类型的黑龙江省目前典型高产水稻品种,设置了6个肥力水平,研究水稻倒伏对产量影响及倒伏和株高的关系。结果表明,倒伏使水稻品种结实率明显降低,收获损失加重,限制了产量潜力进一步提高;品种间抗倒性有差异,株高过高特别是下部两个节间过长是倒伏的重要原因。同时探讨了耐肥抗倒、收获指数。
- 李荣田姜廷波秋太权崔成焕龚振平
- 关键词:水稻倒伏株高
- 施氮水平对大豆吸收利用氮素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2
- 2009年
- 本试验采用框栽方法,利用15N示踪,以(15NH4)2SO4作为标记氮肥,研究了施氮水平对大豆吸收利用氮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大豆的氮素积累和来源有明显影响,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施氮水平的氮素积累量不同。高氮促进肥料氮的吸收,抑制根瘤固氮,肥料氮积累大小顺序为高氮>中氮>低氮(P<0.01),根瘤固氮大小顺序为低氮>中氮>高氮(P<0.01)。不同施氮水平对大豆产量有明显影响。低氮和中氮处理的产量明显高于高氮处理(P<0.01),而低氮和中氮处理无显著差异。
- 姚玉波马春梅张磊龚振平
- 关键词:大豆施氮水平氮吸收
- 灌溉水平对春大豆株高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采用框栽方法,研究灌溉水平对春大豆株高与产量的影响。试验选用三个不同类型大豆品种为材料,设置了三个灌溉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生育期间,随着灌溉水量的增加,土壤含水量明显增加,大豆株高和产量均表现为随灌溉水平增加而增加,但三个供试品种间有明显差异。绥农14和嫩丰18的T120处理的株高明显高于T100和T80处理,T100和T80处理差异不显著,合农60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灌溉主要通过影响大豆中高位节间长度而影响株高,对低位节的节间长无明显影响;绥农14和合农60不同灌溉水平间产量差异显著。
- 赵恩龙葛慧玲龚振平马春梅王晓君张斯文
- 关键词:大豆灌溉水平株高
- 高粱空间诱变后代的灰色理论评价被引量:5
- 2002年
- 高粱恢复系唐恢 2 8(TR2 8)于 1996年进行卫星搭载 ,返回地面后进行田间种植 ,诱变后代发生了广泛变异。SP3代株系多已基本稳定整齐 ,并筛选出一批优良株系。本文对TR2 8空间诱变SP3代入选优良株系进行灰色理论分析 ,从中确定了综合性状良好的株系 。
- 刘自华周国顺龚振平
- 关键词:高粱空间诱变后代卫星搭载
- 春大豆荚果发育过程中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本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对3种品质类型的5个春大豆品种荚果发育过程中的酯酶(EST)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春大豆品种从开花20~62d的发育过程中共出现23条酶带,Rf值集中在0.170~0.795间,可分为3个区,即A区(0.170~0.338)、B区(0.371~0.695)和C区(0.719~0.795)。不同品种、不同时期酯酶同工酶活性和条带数均有所差异;大豆荚果发育前期条带数少,集中在B区;随着荚果发育进程的进行,条带数明显增加,出现C区;接近成熟期时条带数减少,B区活性减弱,A区明显出现条带。
- 宫纪娟金喜军龚振平马春梅
- 关键词:春大豆酶谱分析
- 一种可调式种子发芽培养箱
-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子培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种子发芽培养箱,包括箱体及若干组培养机构,每组培养机构包括两个角铁、培养箱,两个角铁对称设置在箱体两侧内壁上,培养箱位于两个角铁中间,培养箱上端固定安装有限位边架,限位边架在...
- 董守坤曲志鹏周欣宇闫超马春梅龚振平刘丽君
- 东北地区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被引量:3
- 2009年
- 针对东北地区常见的4种耕作方式(留茬覆盖、留茬无覆盖、旋耕和翻耕起垄),测定了玉米田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留茬覆盖处理土壤温度较低,但并未低于出苗的最低界限温度;由于土壤含水量较高,出苗效果良好,秸秆全量还田,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与提高。
- 马春梅邸伟赵泽松宋秋来刁晓林曾祥亮杨悦乾龚振平
- 关键词:耕作方式土壤温度留茬覆盖
- 垄台深松灭茬成垄整地机
- 垄台深松灭茬成垄整地机属于农业机械;该机包括机架总成及配装在机架总成上的变速传动箱、肥箱、三点悬挂架总成、地轮、灭茬刀轴总成和垄台成形集土器,在所述机架总成前端部上、位于灭茬刀轴总成前侧部位处配装垄台深松铲总成,所述垄台...
- 龚振平杨悦乾马春梅赵淑红赵艳忠董守坤刘宏俊谭贺文张先民阎超
- 文献传递
- 大豆鼓粒期对肥料氮的吸收与分配研究被引量:29
- 2010年
- 采用15N分阶段标记的方法,研究了鼓粒期间大豆植株对氮素的同化吸收,尤其是肥料氮在各器官中的积累与分配。结果表明:1)5次标记试验期间积累的氮素总量为291.4 mg/plant,占标记试验Ⅴ结束时(鼓粒末期)大豆植株氮素积累总量的48.9%,说明鼓粒期间的氮素积累对于大豆氮素积累具有重要作用;2)从鼓粒始期到鼓粒末期,大豆植株氮素阶段积累量急剧降低,由标记试验Ⅰ的109.5 mg/plant下降到标记试验Ⅴ的19.6 mg/plant;3)鼓粒期大豆植株所吸收的氮素主要来自根瘤固氮,该部分氮占总同化量的67.4%,而肥料氮只占32.6%;4)根瘤固氮和肥料氮的同化量均随着鼓粒进程的推进而下降,分别由标记试验Ⅰ的67.5和42.0 mg/plant下降到标记试验Ⅴ的10.8和8.8 mg/plant;5)5次标记试验中,不同器官中肥料氮的积累量均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性,为子粒>叶片>茎>根系>荚皮,并且分配到子粒中的肥料氮比例是逐渐增加的,由标记试验Ⅰ的27.9%增加到标记试验Ⅴ的85.0%。
- 金喜军马春梅龚振平姚玉波邸伟
- 关键词:大豆鼓粒期肥料氮根瘤固氮
-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水解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以龙原288为材料,采用4种耕作方式,在玉米生育的关键时期,通过对3种土壤水解酶——蛋白酶、脲酶、转化酶活性的测定,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解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玉米生长发育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与玉米生长发育密切相关,与翻耕处理相比,少免耕处理能有效提高土壤水解酶活性;在促进土壤水解酶协调性方面,免耕处理表现出明显优势。
- 张冰董守坤孙聪姝龚振平刘丽君
- 关键词:耕作措施土壤水解酶蛋白酶脲酶转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