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鑫
-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复合纤维对严寒地区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为了研究严寒地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制备了5种不同聚丙烯纤维和钢纤维掺加的混凝土试件,测试了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质量损失率和动弹性模量,分析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影响混凝土力学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复掺聚丙烯纤维和钢纤维能够在单掺一种纤维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以及抗折强度;复合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质量以及动弹性模量损失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大而增大;相同冻融次数下,复掺聚丙烯纤维1.0 kg·m^(-3)和钢纤维40 kg·m^(-3)条件下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最佳。
- 贾超齐鑫
- 关键词:复合纤维混凝土冻融循环抗冻性能
- 案例教学法与情景教学法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 2020年
- 评价和分析情景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应用于儿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9年10-12月在医院儿科见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40名作为对照组,行情景教学法;将2020年6-8月在医院儿科见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40名作为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教学满意度。结果:见习后,实验组的临床技能、临床思维、医患沟通能力的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整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联合在儿科教学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提高儿科教学的教学质量。
- 陈宏齐鑫乔羽黄冬成宋倩男
-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儿科
- 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2020年
-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授课中的运用功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实习的儿科医学生126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n=63)与对照组(n=63),对照组给予以往的授课法,观测组给予案例授课法,比较两组医学生的专业技能。结果:观察组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分(93.81±2.27)、专业技能操作技能得分(90.56±2.18)、综合成绩得分(94.59±2.24)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学生的儿科诊治技能(94.53±3.32)、用具(95.74±3.72)、仪器(94.22±3.74)、沟通能力(85.42±5.53)、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295.47±9.73)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学生的带教满意度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儿科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综合能力,带教满意度高,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陈宏齐鑫乔羽黄冬成宋倩男
- 关键词:儿科医学生
- 关于加强中医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被引量:5
- 2008年
- 郭宏伟李宝琴白昱朱峰齐鑫
- 关键词:人文教育学科育人
- 三位一体教学法在儿内科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效果研究
- 2022年
- 观察和评价分析三位一体教学法在儿内科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20名接受规范化培训儿内科医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观察组采用三位一体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对儿内科理论和实践进行规范教学,操作部分由住院医师讲解自行练习。通过调查问卷方式了解学生对于各自的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评分。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1.72±0.26)分,对照组满意度为(1.24±0.43)分,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可以明显提高儿内科规范化培训教学成果,该教学法值得在其他科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值得推广应用。
- 陈宏齐鑫黄冬成陈群赵建云
- 关键词:三位一体教学法儿内科
- 以PBL为中心分阶段式的带教模式在儿科带教质量中的影响
- 2020年
- 探讨以PBL为中心分阶段式的带教模式在儿科带教质量中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儿科实习的医学生6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医学生分为研究组(n=30)与对照组(n=30),研究组予以以PBL为中心分阶段式的带教模式,对照组予以一对一填鸭式的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带教质量。结果:研究组带教后的学习动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培训后医学生的基础诊治质量(92.18±2.86)、专科诊治质量(91.57±4.55)、安全管理质量(93.73±4.61)、文书书写质量(94.98±3.67)、诊治服务质量(93.79±4.13)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PBL为中心分阶段式的带教模式可有效提高儿科实习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带教质量良好,值得推荐。
- 陈宏齐鑫乔羽黄冬成陈群
- 关键词:儿科
- 基于营养学的临床医学疾病防治研究——评《医学营养学》被引量:1
- 2021年
- 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患者可能因为细胞、组织以及器官功能等方面的影响致使吸收和贮存营养的能力处于较低水平,产生一些营养不良的症状。对此,营养支持对患者临床诊治和结局具有重要意义。临床营养支持是营养学的一部分,目的是通过合理营养搭配和摄入以延缓患者的应急代谢反应、防止患者细胞氧化损伤以及调控患者的免疫应答等,促进患者康复。当下,临床营养已经成为了医学护理和保健的重要内容,国内针对该课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 齐鑫贾超
- 关键词:医学护理医学营养学临床营养支持营养搭配代谢反应
- 核心素养视域下以结局为导向的儿科医师规培带教研究
- 2024年
- 目的 研究核心素养视域下以结局为导向的中医儿科住院医师规培带教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轮转中医儿科的112名专硕规培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6)。对照组采用常规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核心素养视域下以结局为导向的中医儿科住院医师规培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学生首次参加执医考试通过率、结业考试通过率、岗位胜任力、教学反馈情况及教学模式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学生首次参加执医考试通过率和结业考试通过率均更高(P<0.05);两组出科时职业精神与素质、团队合作能力、信息管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时观察组临床基本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医学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科时观察组学习内容全面、知识点清晰突出、难点解剖透彻、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参与度高、提高医患沟通技巧、提高综合学习能力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科时观察组教学模式满意度为98.21%,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结论 核心素养视域下以结局为导向的中医儿科住院医师规培带教模式效果显著,可提高学生首次参加执医考试通过率、结业考试通过率及岗位胜任力,提升培训质量和教学模式满意度。
- 陈宏宋倩男齐鑫李锐乔羽张伟金甲一
- 关键词:中医儿科学住院医师
- “互联网+”教学模式在儿内科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 2022年
- 针对“互联网+”教学模式在儿内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为儿内科规范化培训提供良好的思路。方法 通过文献阅读及临床实践总结归纳儿内科规培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互联网+”模式下相应的解决策略。结果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互联网+”教学模式能够明显改善儿内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所存在的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自主学习性不高等问题。结论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信息化技术逐渐应用在规培工作中,“互联网+”技术也逐渐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重点之一。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互联网+”教学模式有显著的优势,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
- 陈宏张佩颖宋倩男黄冬成齐鑫
- 关键词:儿内科医师
- 人工智能视阈下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医儿科学专业型硕士“五术”培养策略研究
- 2025年
- 在当今互联网技术的迅猛推进与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人工智能已广泛展现出其在各领域,特别是医学领域的深远潜力。中医儿科学作为一门聚焦于儿童健康维护与疾病防治的中医综合性知识体系,长期面临诊断精准度、治疗手段创新及科研深化等诸多挑战。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为中医诊疗的智能化、预测精准化、治疗个性化及管理高效化开辟了广阔前景,有望显著提升医疗成效、催化科研步伐并优化患者预后。鉴于此,中医儿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跨学科融合教育,特别是针对中医儿科学专业型硕士的“五术”培养模式的革新,已成为当前专业硕士教育体系中的关键议题。本文聚焦于探讨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下,对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医儿科学专业型硕士“五术”培养体系进行革新的迫切性与战略价值,挖掘人工智能技术在促进中医儿科学专业型硕士“五术”综合能力提升中的潜在应用路径,进而设计并提出适应时代需求的课程改革与教学优化策略。
- 陈宏宋倩男李锐王文增冯大庆张伟齐鑫
- 关键词:人工智能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医儿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