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靖
- 作品数:17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漯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漯河市洁净手术室建设及管理现状调查报告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了解漯河市洁净手术室建设及管理现状。方法依据《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进行现场查看及询问填写调查表,再现场检测部分洁净手术室。结果漯河市医疗机构洁净手术室在设计等级、建筑布局、设备安装、综合管理及自身检测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不同指标不同等级洁净手术室共检测198间,合格162间,合格率为81.81%。结论漯河市医疗机构洁净手术室建设及管理现状不容乐观,急需科学指导和规范管理。
- 赵桂让黄道靖李康
- 关键词:手术室
- 漯河市蜂蜜卫生质量调查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了解漯河市蜂蜜卫生质量状况,探讨提高蜂蜜质量的措施。[方法]随机对漯河市蜂蜜厂、商场专卖店、蜂农采集蜂蜜处及流动销售蜂蜜户进行抽样检验。[结果]共抽样127份,所检12项指标全部合格的73份,合格率57.5%。其中厂家、商场专卖店合格率较高,蜂农和流动销售户合格率较低。蜂蜜检测项目中淀粉酶活性、还原糖合格率较低,菌落总数、羟甲基糠醛、铅、锌、大肠菌群、霉菌、致病菌合格率较高。[结论]蜂农及流动销售的蜂蜜卫生质量合格率较低,应引起重视,有关部门特别要加强对流动销售户及蜂农所销售蜂蜜的管理。
- 黄道靖
- 关键词:蜂蜜卫生质量
- 2008-2018年漯河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效果评价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分析漯河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情况,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8年漯河市预警信息数据,采用Excel 2007及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8年共接收预警信息7064条,涉及27种传染病,确认暴发/流行11起,信号阳性率为0.16%,灵敏度为50.00%。各年度预警信号数均>400起,4-7月高峰期预警数占50.17%。单病例预警信号2493条,手足口病、麻疹、急性弛缓性麻痹(AFP)共占92.10%;时间序列预警信号4571条,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丙型肝炎共占71.32%。各县区24h及时响应率均>96%,不同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2,P<0.01)。响应时间M(P25~P75)为0.60(0.19~1.88)h,不同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4.33,P<0.01)。单病例预警信号及时响应率为67.75%,响应时间M(P25~P75)为0.81(0.24~3.05)h,预警信号阳性率为0.24%。时间序列预警信号及时响应率为97.77%,响应时间M(P25~P75)为0.51(0.17~1.51)h,预警信号阳性率为0.11%。结论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一定程度上能够早期识别与发现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但预警信号阳性率偏低。
- 赵桂让齐亚辉刘卫光牛世文黄道靖
- 关键词:预警信号传染病运行效果
- 漯河市淋病与梅毒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分析漯河市淋病与梅毒的流行特征,探讨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漯河市历年来的淋病与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漯河市自1991年有淋病疫情报告以来,截至2012年底累计报告淋病2 391例,淋病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1998年达到最高峰为13.01/10万,之后发病率一直呈下降趋势,2012年降至最低,为0.55/10万,2005年之前梅毒发病率一直低于淋病,2005年疫情有所上升,自2008年以来呈快速上升势头,由1991年的0.08/10万上升到2012年发病率达35.30/10万,1991—2012年累计报告梅毒3 566例,2004—2012年隐性梅毒(1 699例)占总病例数(3 293例)的51.59%。结论漯河市近年来梅毒发病率上升速度较快,隐性梅毒占比重较大,必须加强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对临床医生传染病诊断标准的培训,规范性病的报告,提高疫情报告准确率。
- 赵桂让黄道靖任冬冬胡昕
- 关键词:淋病梅毒
- 漯河市农村3~18岁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 2008年
- 黄道靖任蕴慧陈翠花
- 关键词: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农村乙肝疫苗接种抗体测定
- 漯河市2004—2018年梅毒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了解近年来漯河市梅毒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8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漯河市的梅毒疫情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04—2018年漯河市共报告梅毒8180例,年均发病率22.10/10万。男性3976例(占48.60%),女性4204例(51.40%),男女比为0.941;女性年均发病率(23.44/10万)高于男性(20.92/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6,P<0.05);≥60岁2761例,占33.75%,20~39岁2760例,占33.74%;3月、7月为发病高峰,分别占9.60%、8.88%;职业主要为农民(73.76%),型别以隐性梅毒为主(66.03%)。结论梅毒是危害漯河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点传染病,加强防控刻不容缓。
- 齐亚辉赵桂让牛世文刘卫光黄道靖
- 关键词:梅毒疫情流行病学特征
- 漯河市农村压力井饮用水水质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了解漯河市农村饮用水水质状况。方法抽取农村未进行改造的压力井井水,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2006)进行检测。结果检测309份水样中,合格水样6份(占1.94%),不合格水样303份(占98.06%);检测项目中,总硬度、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亚硝酸盐、溶解性总固体的合格率较低。结论目前,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还很差,迫切需要解决农村安全饮用水问题,建议政府加快农村饮用水改造工程进度。
- 黄道靖葛秋风付韬张孝生
- 关键词:农村安全饮用水卫生质量
- 2019—2023年河南省某市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菌污染状况及毒力基因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河南省某市食品样品中致泻大肠埃希菌(diarrheagnic Escherichia coli,DEC)污染状况及毒力基因分布,为制定食源性疾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河南省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工作手册》,对2019—2023年某市采集的339份食品样本进行分析,对DEC进行分离、鉴定和基因分型,并做毒力基因分型。结果食品样本中DEC总检出率为9.7%(33/339),不同年份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26,P<0.05)。不同食品类别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795,P<0.05),其中生鲜肉类食品检出率最高(20.4%);散装食品检出率高于包装食品(χ^(2)=29.364,P<0.05)。分离鉴定出36株DEC,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是优势毒力株,携带毒力基因以集聚热稳定性毒素A基因和肠定植因子基因为主。结论某市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菌污染较严重,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是食品污染的优势毒力株。
- 郭辽朴黄道靖赵桂让张小然周晓帅
- 关键词:食品致泻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食源性致病菌
- 2013—2022年漯河市人间布鲁菌病疫情监测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分析近年来漯河市人间布鲁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疫情快速上升原因,为遏制疫情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3—2022年漯河市人间布病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十年来年漯河市共报告布病552例,年均发病率2.16/10万;2021年报告发病人数为历年来最多;发病高峰为3—6月,男性年均发病率高于女性(χ^(2)=85.867,P<0.01),发病人群主要为农民,集中在40~60岁。结论 漯河市人间布病疫情处于快速增长态势,卫生和动物疫控部门要加强联防联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从源头遏制疫情。
- 牛世文赵桂让黄道靖齐亚辉王芳芳
- 关键词:布病疫情
- 漯河市1953~2005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了解实施计划免疫前后麻疹流行特征的变化规律,探讨消除麻疹的措施。[方法]将52年麻疹疫情资料划分为疫苗接种前、疫苗接种、计划免疫3个阶段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个阶段发病率有显著的差异,年均发病率分别为:902.89/10万、176.79/10万、4.82/10万。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流行特征表现为:流行强度减弱、流行周期消失、发病年龄后移。[结论]麻疹疫苗计划免疫是控制麻疹发病的有效手段,现阶段麻疹控制应是加强计划免疫管理,调整免疫策略,完善监测系统,开展强化免疫活动。
- 任蕴慧黄道靖陈翠花
- 关键词:麻疹计划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