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群峰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电子电信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信号
  • 2篇芯片
  • 2篇脑电
  • 2篇脑电信号
  • 1篇低通
  • 1篇低通滤波
  • 1篇低通滤波器
  • 1篇电极
  • 1篇电路
  • 1篇电信
  • 1篇电信号
  • 1篇信号放大
  • 1篇信号放大电路
  • 1篇运算放大器
  • 1篇专用集成电路
  • 1篇椭圆滤波器
  • 1篇微电子
  • 1篇微电子学
  • 1篇芯片系统
  • 1篇滤波器

机构

  • 4篇华侨大学

作者

  • 4篇黄群峰
  • 3篇凌朝东
  • 1篇张艳红
  • 1篇李国刚
  • 1篇叶媲舟

传媒

  • 2篇微纳电子技术
  • 1篇华侨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07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脑神经电信号提取专用电极芯片的设计研究
2006年
介绍了能提取脑电信号电路系统研制的重要性和可能性。通过把最新的微电子技术运用到脑电生物信号的提取领域,提出了一种用于脑神经电信号提取的电极芯片的解决方案,并对方案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和系统组成模块进行了分析讨论。
黄群峰凌朝东
关键词:电极芯片微电子学
脑电信号检测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研究
脑电是生物电活动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中始终存在着伴随脑神经活动所产生的电活动。自从1924年德国精神病学家,耶那大学的Hans Berger教授首次发现并记录到人脑有规则的电活动,脑电的研究就一直得到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和临...
黄群峰
关键词:芯片系统集成电路信号放大电路
文献传递
脑电信号提取专用电极芯片的设计被引量:7
2007年
根据脑电信号的特性,提出一种适用于检测脑电信号的电极芯片的系统设计方案,分析系统所涉及的主要模块的实现技术.系统采用双铝双多晶(DPDM)标准的0.6μm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完成系统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同时采用单片集成微机电系统(MEMS)的工艺技术完成检测电极的制造,检测电极为4 mm×4 mm,电极针头长度为30~50μm,针头间距为100~210μm.系统的滤波模块主要是带通滤波电路,通带范围为0.5~50 Hz,低噪声放大电路和可调增益放大器采用基于斩波的差分差值放大器(CHS-DDA)技术,而连续时间滤波器则采用转导-电容(Gm-C)技术.
凌朝东黄群峰张艳红李国刚
关键词:脑电信号
脑电信号检测用的含工频陷波OTA-C低通滤波器被引量:1
2007年
由于研究脑电的需要,研制检测脑电信号的专用集成电路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CSMC的DPDM 0.6μm CMOS工艺可集成低通椭圆滤波器的设计。该滤波器的特点是同时实现了低通滤波和工频陷波的功能,它是针对脑电信号的检测采用基于跨导运算放大器和电容(OTA-C)结构而设计的。通过Cadence公司的Spectre仿真结果看,该滤波器通带符合设计要求,对50 Hz工频干扰的衰减达到58.5 dB,实现了工频陷波功能。
叶媲舟凌朝东黄群峰
关键词:脑电信号椭圆滤波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