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盛才

作品数:46 被引量:123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9篇显像
  • 25篇PET/C
  • 25篇PET/CT
  • 20篇正电子
  • 17篇正电子发射
  • 16篇鼻咽
  • 14篇脱氧
  • 14篇脱氧葡萄糖
  • 13篇断层显像
  • 13篇PET/CT...
  • 12篇氟代脱氧葡萄...
  • 11篇肿瘤
  • 11篇鼻咽癌
  • 10篇淋巴
  • 8篇细胞
  • 8篇计算机断层
  • 7篇正电子发射断...
  • 7篇正电子发射型
  • 7篇随访
  • 7篇计算机断层显...

机构

  • 39篇广西医科大学...
  • 13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昆明市第二人...

作者

  • 46篇黄盛才
  • 38篇秦朝军
  • 27篇马加强
  • 24篇颜李梅
  • 19篇韦小林
  • 6篇龙耀斌
  • 4篇苏丹柯
  • 4篇陈军
  • 4篇王安宇
  • 4篇朱小东
  • 4篇黄江琼
  • 4篇张俊
  • 3篇王仁生
  • 3篇李鹏举
  • 3篇章忠明
  • 3篇丁义
  • 2篇莫明玉
  • 2篇曹锡忠
  • 2篇张勇
  • 2篇梁天佳

传媒

  • 12篇广西医学
  • 7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广西医学院学...
  • 2篇微创医学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7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1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3
  • 2篇2002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1)C-胆碱PET/CT在检测颅脑胶质瘤术后残留或复发病灶价值的探讨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11C-胆碱PET/CT显像在检测颅脑胶质瘤术后肿瘤残留或复发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例颅脑胶质瘤术后疑为肿瘤复发或残留的患者均同时行11C-胆碱及18F-FDG颅脑显像,最后诊断结合手术后病理检查和临床随访。结果20例患者18F-FDG显像真阳性4例,真阴性3例,假阳性2例,假阴性11例,准确性35.0%(7/20例),敏感性26.6%(4/15例),特异性60%(3/5例),阳性预测值66.6%(4/6例),阴性预测值20%(3/15例);11C-胆碱显像,真阳性16例,真阴性3例,假阳性1例,假阴性0例,准确性95.0%(19/20例),敏感性100%(16/16例),特异性75%(3/4例),阳性预测值94.1%(16/17例),阴性预测值18.7%(3/16例)。结论11C-胆碱检测颅脑胶质瘤术后肿瘤残留或复发病灶价值优于18F-FDG显像。
黄盛才秦朝军马加强韦小林颜李梅
关键词:脑胶质瘤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18F-氟代脱氧葡萄糖脑胶质瘤手术
^(18)F-FDG PET/CT显像在结直肠癌治疗后随访的价值
2010年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与CT显像在结直肠癌治疗后随访的价值比较。方法 143例结直肠癌治疗后的患者均行PET/CT全身显像,应用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法(标准摄取值,SUV)判断结果。结果 32例显像阴性,111例有局部复发和(或)转移,通过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PET/CT最终正确诊断130例,真阴性30例,真阳性100例,假阳性10例,假阴性3例,其灵敏度为97.08%,特异性为75%,准确性为90.9%,阳性预测值为90.9%,阴性预测值为90.9%。结论 18F-FDGPET/CT显像在早期监测直肠癌复发和(或)转移及疗效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黄盛才秦朝军马加强韦小林颜李梅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18)F-FDG PET/CT显像对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价值探讨
2014年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化疗前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累及的器官及化疗后疗效的评价。方法 14例1~14岁病理确诊为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均作PET/CT全身显像,其中3例是化疗前了解病变累及的器官;7例是化疗后评价疗效;4例为化疗前后对比,评价疗效。结果 3例化疗前的患儿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并摄取18F-FDG增高,不同部位的骨质破坏并摄取18F-FDG增高;7例化疗后的患儿有6例肿瘤活性已完全灭活,1例原病灶部位仍有高度活性的肿瘤组织存在;4例化疗前后对比发现,2例肿瘤活性完全灭活,1例原病灶摄取18F-FDG减低,病情好转,1例病情加重,出现新发病灶。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在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化疗前了解累及器官的范围及化疗后评价疗效是一种较好的无创方法。
黄盛才秦朝军马加强韦小林颜李梅
关键词: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药物疗法^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鼻咽癌原发灶^(18)F-FDG PET/CT显像的影像特征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原发灶18F-FDGPET/CT显像的影像特征。方法:对40例病理确诊为鼻咽癌并未经治疗的病例做18F-FDG PET/CT显像,并统计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病灶CT平扫表现为鼻咽局部软组织肿胀,邻近结构受压或(和)受破坏的占87.50%(35/40);病灶18F-FDG PET表现为18F-FDG代谢明显增高灶的占100.00%(40/40)。其中病灶边缘清晰的占97.50%(39/40),病灶小的[最大直径(1.51±0.51)cm]形态多为球体或类球体,较大的[最大直径(2.76±1.02)cm]多为不规则体,分别占40.00%和60.00%;邻近淋巴结转移或(和)颅底骨受侵蚀的占80.00%(32/40)。结论:鼻咽癌原发灶18F-FDG PET/CT显像典型的表现特征是鼻咽部形态为球体或不规则体的、有侵袭性的,并有18F-FDG代谢明显增高及边缘清晰的肿胀软组织病灶。
秦朝军黄盛才马加强颜李梅韦小玲
关键词:鼻咽癌头颈肿瘤^18F-FDG正电子显像
^(18)F-FDG PET/CT显像在鼻咽癌治疗后随访的价值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18F-FDG PET/CT)在鼻咽癌放疗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0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均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结果 70例患者中,有12例鼻咽部软组织增厚并摄取FDG增高,标准摄取值最大值(SUVmax)均≥2.5,18 F-FDG PET/CT诊断为局部复发,复发灶的SUVmax为6.51±2.83,周围纤维组织SUVmax值为1.43±0.52。PET/CT对鼻咽癌原位复发诊断灵敏度为91.66%,特异性为98.27%,淋巴结转移灶的准确性为77.94%。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监测鼻咽癌放疗后局部是否复发及有无转移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黄盛才秦朝军马加强韦小林颜李梅
关键词:鼻咽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氟代脱氧葡萄糖计算机断层扫描随访
核医学见习带教的几点体会
2002年
黄盛才
关键词:核医学见习带教实习课标记性临床课见习课
纹状体18F-FP-(F)-DTBZ PET/CT显像的实验研究
秦朝军孔繁渊黄盛才颜李梅韦小林马加强岳峰陈彪陶国现朱琳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CT与同机CT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淋巴结及结外病灶的诊断价值对比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比较^(18)F-氟代脱氧葡萄糖电子发射断层成像/CT(^(18)F-FDG PET/CT)与同机CT显像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淋巴结及结外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8例经病理确诊为DLBCL的患者,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对比分析^(18)F-FDG PET/CT与同机CT对DLBCL患者受累淋巴结和结外病灶的检出率,以及对淋巴结、结外病灶的诊断效能。结果经手术或活检病理发现,299枚可疑受累淋巴结中确诊受累淋巴结272枚,90处可疑受累结外病灶中确诊受累结外病灶84处。^(18)F-FDG PET/CT对受累淋巴结检出率为86.29%,高于同机CT的74.92%(P<0.05);^(18)F-FDG PET/CT诊断受累淋巴结、受累结外病灶的敏感性、准确度均优于与同机平扫CT图像(P<0.05)。结论^(18)F-FDG PET/CT对DLBCL患者受累淋巴结、受累结外病灶的诊断效能高于同机CT。
丁义黄盛才秦朝军章忠明龙耀斌马加强颜李梅
18F-FDG PET/CT与CT检查在肺癌治疗后随访中的对比研究
黄盛才秦朝军马加强韦小林颜李梅
^(131)碘治疗合并严重肝功能损害的甲亢(附60例报告)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 :探讨采用 1 31碘治疗合并严重肝功能损害的甲亢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 0例患者分为 3组 , 组 1 2例为甲亢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 组 1 8例为甲亢合并药物性肝炎患者 ; 组 30例为甲亢性肝病患者。均采用退黄、降低转氨酶等药 ,待肝功能明显改善后再服用 1 31碘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甲亢症状均得到控制 ,甲状腺激素水平趋于正常 ,肝功能亦趋于正常。结论 :采用 1 31
黄盛才施荣虎彭盛梅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肝功能损害碘131安全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