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应龙

作品数:28 被引量:176H指数:8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直肠
  • 10篇结直肠
  • 9篇结肠
  • 7篇肠镜
  • 6篇术后
  • 6篇肿瘤
  • 6篇结肠镜
  • 5篇腺瘤
  • 5篇内镜
  • 4篇结肠镜检
  • 4篇结肠镜检查
  • 4篇结直肠锯齿状...
  • 4篇镜检
  • 4篇病变
  • 4篇病理
  • 4篇肠癌
  • 4篇肠镜检查
  • 3篇直肠癌
  • 3篇随访
  • 3篇切除

机构

  • 20篇内蒙古医科大...
  • 8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内蒙古医学院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28篇黄应龙
  • 13篇苏秉忠
  • 10篇陈平
  • 8篇姜泊
  • 8篇龚伟
  • 4篇黄丽韫
  • 3篇于金华
  • 3篇马丽丽
  • 3篇李晓华
  • 2篇郝粉娥
  • 2篇智发朝
  • 2篇刘思德
  • 2篇丛春莉
  • 2篇胡海清
  • 2篇李艳梅
  • 2篇杜春
  • 2篇张海波
  • 2篇马丽丽
  • 2篇王新颖
  • 2篇陈春华

传媒

  • 5篇现代消化及介...
  • 3篇中华消化内镜...
  • 3篇内蒙古医科大...
  • 2篇广东医学
  • 2篇局解手术学杂...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胃肠病学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消化内镜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常规全腹部增强CT结直肠癌术前评估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通过病理对照常规平扫联合增强CT扫描评价结直肠癌肿瘤一般情况与临床T、N分期诊断效能指标,明确全腹部增强CT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10月我院经CT确诊的4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检查未发现结直肠癌远处转移。通过平扫加增强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组评价结直肠癌肿瘤的一般情况(肿瘤位置、肿瘤尺寸、肿瘤大体病理类型)和结直肠癌T、N分期;将影像学分期与病理分期进行对照,分别计算T、N分期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计算评价T、N分期正确率,进行一致性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T检测肿瘤位置、大体病理类型与手术结果相比符合率为100%。CT测量肿瘤最大径与手术测量数据分别为(2.26±1.40)cm、(2.37±1.38)cm,数据呈高度相关(r=0.906,P=0.000)。影像学分期T分期正确率为65.3%,一致性较好(k=0.467,P=0.000)。影像学分期N分期正确率为63.3%,一致性较好(k=0.440,P=0.000)。结论增强CT扫描可以在结直肠癌术前评估中提供足够信息,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陈凤丽郝粉娥黄应龙
关键词: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结直肠癌术前评估
结肠镜检查中大肠肿瘤的漏诊率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分析结肠镜检查中大肠肿瘤的漏诊率。方法患者在初次结肠镜检查发现并切除腺瘤后120 d内进行了结肠镜复查,分析2次结肠镜检查结果。记录2次结肠镜检查所见肿瘤的特征,包括大小、部位、形态、数目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分析不同类型肿瘤在结肠镜检查中的漏诊率。结果 809例患者中271例发生肿瘤漏诊,2次结肠镜检查共检出肿瘤2 134枚,漏诊肿瘤425枚,肿瘤总漏诊率为19.9%(425/2 134);肿瘤平均患者漏诊率为33.5%(271/809)。结论结肠镜检查中确实存在着较高的肿瘤漏诊率,其中漏诊的主要为腺瘤,而恶性肿瘤的漏诊率很低。
黄应龙龚伟黄丽韫刘思德智发朝白杨姜泊
关键词:大肠肿瘤结肠镜检查漏诊率
广东地区散发性结直肠癌及腺瘤的临床症状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广东省本地居民散发性结直肠癌及腺瘤的临床症状及危险因素。方法以3894例进行初次结肠镜检查的广东籍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临床症状并进行相关因素问卷调查,排除增生性息肉、家族性息肉、炎症性肠病、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患者,将研究对象分为无息肉对照组、非进展型腺瘤组、进展型腺瘤组及肠癌组,应用2检验比较临床症状的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别筛选对结直肠癌及腺瘤的影响因素。结果便血多发生于进展型腺瘤组及肠癌组,体重下降多发生于肠癌组,非进展型腺瘤及进展型腺瘤发生的影响因素基本一致,年龄>40岁、男性、体质指数增加、吸烟为其危险因素,而阿斯匹林的应用为其保护因素,针对结直肠癌,年龄>40岁、吸烟、饮酒、糖尿病为其危险因素,阿斯匹林的应用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对便血及体重下降的患者应高度警惕肠道肿瘤的存在,肠道肿瘤预防上应从年龄、吸烟、饮酒、肥胖、糖尿病及阿斯匹林的应用几方面加以重视。
黄丽韫龚伟毛华黄应龙王新颖姜泊
关键词:结直肠癌腺瘤临床症状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学研究进展
2023年
近年来,结直肠锯齿状病变(colorectal serrated lesions,CSL)逐渐成为公认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前体病变,越来越受到重视。鉴于CSL具备独特的组织结构,导致其内镜下难鉴别、易漏诊。本文旨在深入探讨CSL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组织学分类、内镜病理学特征、与结直肠癌的关联、筛查、治疗以及预后,以期提升临床及病理科医师对CSL的认知,以期尽早发现、诊断和治疗,有效降低其癌变率。
杜乌仁黄应龙
关键词: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病理学内镜特征流行病学诊疗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分析和内镜治疗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在胆道手术后胆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年来 ERCP 对胆道损伤的诊断价值及 ENBD、ERBD 对医源性胆道狭窄和胆漏的治疗效果。结果在424例 ERCP 检查和治疗的病例中有19...
苏秉忠陈平黄应龙于金华马丽丽
关键词:医源性胆道损伤内镜治疗
文献传递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切除术后结肠镜随访监测研究进展
2024年
随着结直肠癌(CRC)筛查项目的普及,结直肠锯齿状病变(CSL)作为重要的癌前病变,其发病率和患病率逐渐升高,该类病变切除后的结肠镜随访监测管理成为预防CRC的关键环节之一。近年来,不同行业协会陆续发布和更新了关于CSL切除术后的结肠镜监测指南,但由于人群特征和地理位置不同,这些指南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就CSL切除术后结肠镜随访监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总结支持CSL切除术后结肠镜监测的证据,比较并归纳主要指南更新要点,以期为制定符合我国国民特征的监测指南或共识提供参考,从而降低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赵艳清黄应龙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结肠镜检查
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结肠镜随访时间间隔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腺瘤患者在内镜下切除腺瘤后结肠镜随访间隔时间。方法对1976年至2007年在广州南方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所有经结肠镜下诊断并切除腺瘤患者的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初次结肠镜检查腺瘤的大小、部位、数量、形态和组织病理结果,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和随访结肠镜检查结果。根据进展期腺瘤的复发风险,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对随访终点有5%(t0.05),10%(t0.10),20%(t0.20)患者发生进展期腺瘤时所对应的时间段进行估算。用Bootstrap抽样方法随机抽样,并分别计算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与t0.05、t0.10、t0.20各分位数所对应的时间。结果当在5%的随访患者中出现进展期腺瘤时,低风险组患者的随访时间大概是6.9年(95%CI:6.3~12.2),而高风险组患者的随访时间大概是3.0年(95%CI:2.7~3.2)。若10%的随访患者最终发展为进展期腺瘤,低风险组患者随访时间约为12.6年(95%CI:8.5~14.5),高风险组的随访时间约为4.2年(95%CI:3.5~5.0)。而当随访患者中进展期腺瘤复发患者达到20%时,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的随访时间分别约为15.0年(95%CI:14.2~17.1)和5.6年(95%CI:5.0~6.3)。结论对于高风险和低风险组患者在腺瘤切除后3年和6.9年随访是安全的。
黄应龙龚伟姜泊苏秉忠
关键词:结直肠腺瘤结肠镜随访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7年在南方医院内镜中心检查并治疗的LST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内镜下LST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肿瘤切除方法等,对LST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09例患者中发现LST 111例,其中89例(80%)为颗粒型LST(LST-G),22例(20%)为非颗粒型LST(LST-NG);LST-NG的平均大小明显大于LST-G[(23.9±8.8)mm vs(34.4±18.2)mm,P=0.009],且恶性肿瘤的发生比例也明显高于LST-G(P=0.011);LST-G主要位于直肠(63%),而LST-NG则主要位于右半结肠(54%)(P<0.001);两种类型LST的主要腺管开口分型存在很大差异,LST-G以Ⅳ型为主(62%),而LST-NG以ⅢL和Ⅴ型为主[ⅢL54%(12/22),Ⅴ36%(8/22)]。结论 LST是一种具有特殊临床病理特征的非隆起型肿瘤病变,颗粒型和非颗粒型LST在临床病理特征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龚伟黄应龙苏秉忠姜泊
关键词:侧向发育型肿瘤临床病理腺管开口分型
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复发风险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切除后不同时间段腺瘤复发风险。方法对1976年至2007年在广州南方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所有经结肠镜下诊断并切除腺瘤患者的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根据初次结肠镜检查患者腺瘤特征对患者进行分层,即非高危腺瘤和高危腺瘤患者,分析不同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腺瘤复发风险。结果1356例腺瘤患者在腺瘤切除术后1年到20年间接受了3次以上的有效随访结肠镜检查。基础腺瘤(初次结肠镜检查中发现腺瘤)为高危腺瘤患者,在1~3年、3~5年、5~10年和10~20年4个时间段内高危腺瘤的累计复发率分别是3.8%、13.1%、34.7%和52.0%,任意腺瘤的复发率分别是32.6%、58.1%、75.8%和86.2%。基础腺瘤为非高危腺瘤患者,高危腺瘤的累计复发率分别是0.9%、3.9%、5.8%和29.2%,任意腺瘤的复发率为11.5%、28.9%、45.3%和62.5%。两种类型基础腺瘤(即高危腺瘤和非高危腺瘤)患者比较,复发高危腺瘤或任意腺瘤的累计风险均存在很大差异(P=0.000)。结论腺瘤切除后复发腺瘤或高危腺瘤累计风险随时间延长明显增加,高危腺瘤患者腺瘤切除后复发风险在不同时间段均明显高于非高危腺瘤患者。
黄应龙苏秉忠姜泊龚伟
关键词:结直肠腺瘤复发结肠镜检查
低频振幅一致性在伴中央颞区棘波良性癫痫认知功能损害中的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索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在伴中央颞区棘波良性癫痫(BECTS)儿童认知功能损害中的价值。方法选取BECTS和健康对照组各35例,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和fMRI,分析其智商和低频振幅(ALFF)异常脑区。结果实验组语言智商低于对照组,操作智商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左侧中央后回、下角后区、颞中回、枕中回ALFF值高于对照组;双额眶区ALFF值低于对照组。结论 BECTS儿童存在认知损害,上述脑区ALFF改变可能是导致BECTS发生及认知损害的脑功能机制。
李晓华徐成伟谢生辉杜默涵庄蒙丽陈柏谕黄应龙
关键词:低频振幅癫痫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