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平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廉江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慢性
  • 6篇肝炎
  • 5篇乙型
  • 5篇乙型肝炎
  • 5篇慢性乙型
  • 5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阳性
  • 3篇阳性慢性乙型...
  • 3篇疗效
  • 3篇HBEAG阳...
  • 3篇HBEAG阳...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恩替卡韦
  • 2篇病毒
  • 1篇蛋白
  • 1篇胸腺
  • 1篇胸腺肽
  • 1篇胸腺肽Α

机构

  • 9篇廉江市人民医...
  • 1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柳州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黄平
  • 5篇杨高雄
  • 2篇王海
  • 1篇冯广贵
  • 1篇林龙
  • 1篇林潮双
  • 1篇黄新
  • 1篇柯柳
  • 1篇龙英姿
  • 1篇林龙

传媒

  • 2篇华夏医学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为后期的医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自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联合胸腺肽α1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71.7%);而治疗后HBe Ag/HBe Ab血清转换率、HBe Ag阴转率相关抗病毒疗效指标,对照组相对于观察组显著偏高;两组的组间数据具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不良反应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进行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的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在治疗中起到显著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黄平王海黄江秀杨高雄
关键词:胸腺肽Α1恩替卡韦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65例抗甲状腺药致肝损害的诊治分析
2009年
黄平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抗甲状腺药物肝损害
手足口病15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黄平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小儿
两种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2016年
目的:观察比较国产阿德福韦酯(利福之)与进口阿德福韦酯(贺维力)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48周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别纳入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每天口服利福之10 mg,对照组每天口服贺维力10 mg,疗程均为48周。治疗前和治疗后12,24,36,48周分别检测血清HBV DNA定量、血清HBV标志物、ALT水平。比较两组48周时HBV DNA水平、HBV 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12,24,36,48周的HBV DNA水平、HBV 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与进口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利福之与贺维力均能有效改善肝功能,抑制HBV DNA及有较好的安全性。
黄平杨高雄黄江秀林龙黄存敏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阿德福韦酯疗效
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比较替比夫定与拉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94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就诊顺序分别纳入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每天口服替比夫定600mg,对照组每天口服拉米夫定100mg,疗程均为48周。治疗前和治疗后4、12、24、48周分别检测血清HBVDNA、血清HBV标志物及ALT水平。比较两组48周时HBVDNA水平、HBV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结果两组HBVDNA水平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均有所下降,治疗4周时下降最明显。治疗48周时,治疗组HBVDNA阴转率(72.3%)高于对照组(42.6%)(Χ^2=8.530,P〈0.05);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替比夫定可有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对血清指标的改善优于拉米夫定。
黄平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
达诺瑞韦联合索磷布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真实世界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全口服直接抗病毒方案已经成为慢性丙型肝炎(CHC)治疗的首选。本研究旨在评价利托那韦增强的达诺瑞韦(DNVr)联合索磷布韦(SOF)±利巴韦林(RBV)治疗基因1、2、3、6型,非肝硬化及代偿期肝硬化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选择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柳州市人民医院以及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四家中心登记的5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所有患者均处方达诺瑞韦联合索磷布韦加或不加利巴韦林方案治疗12周,随访12周。主要终点是治疗结束12周后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12)。次要终点是治疗结束时的病毒学应答率(EOT)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58例患者中,GT1a占5.2%(n=3);GT1b占43.1%(n=25);GT2a占17.2%(n=10);GT3a占5.2%(n=3);GT3b占8.6%(n=5);GT6a占20.7%(n=12)。其中4例患者存在代偿期肝硬化。所有患者完成12周治疗,且结束治疗时HCV RNA低于检测下限(LLOQ<15 IU/mL)。有5例患者未能完成12周随访,完成随访的53例患者全部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100%)。对于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用达诺瑞韦联合索磷布韦加利巴韦林方案治疗12周,SVR12为100%(4/4)。在治疗和随访期间未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仅有5例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结论达诺瑞韦联合索磷布韦加或不加利巴韦林方案治疗基因1、2、3、6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SVR12高达100%(53/53),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冯凯黄平柯柳龙英姿杨晓冬林潮双
关键词:丙型肝炎持续病毒学应答
替诺福韦酯联合鳖甲煎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研究替诺福韦酯联合鳖甲煎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40例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鳖甲煎丸;对照组40例给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和治疗不同时期(治疗12、24、36和48周时)HBV-DNA水平、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白蛋白(ALB)]和肝脏弹性[肝脏硬度值(LSM)]及治疗前和治疗24和48周时肝纤维化四项[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和Ⅲ型前胶原(PC-Ⅲ)];治疗期间(12、24、36和48周)监测肾功能,治疗24和48周时复查肝脏B超,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在治疗12、24、36和48周时HBV-DN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在治疗12周时试验组HBV-D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24、36和48周时2组HBV-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2、36和48周时2组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4周时试验组HBV-DNA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在治疗12、24、36和48周时ALT、TBIL和ALB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在治疗12周时试验组ALT、TBIL和AL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在治疗24、36和48周时2组ALT、TBIL和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2、24、36、48周时,2组LSM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在治疗24和48周时,2组HA、LN、PC-Ⅲ和Ⅳ-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替诺福韦酯联合鳖甲煎丸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能够在较短时期内更好地起到抗病毒和恢复肝脏功能的效果,能够使患者的肝脏纤维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在治疗纤维化方面具有优势。
黄平钟善瑜黄诚山冯广贵邓岳凤杨高雄
关键词:替诺福韦酯鳖甲煎丸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4月于本院肝病门诊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31.2±19.4)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34.9±21.5)U/L]及总胆红素(TBil)[(16.3±7.0)μmol/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T(47.8±32.1)U/L、AST(48.8±42.1)U/L及TBil(17.1±8.3)μmol/L](t=16.348、19.284、17.395,P=0.032、0.042、0.02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蛋白(ALB)高于对照组,HBV DNA载量、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8周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20.0%)(χ~2=6.31、P=0.04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恩替卡韦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疗效较好。
黄平杨高雄黄新林龙
关键词:恩替卡韦复方鳖甲软肝片慢性乙型肝炎疗效
丙种球蛋白辅治手足口病持续高热患儿的效果
2017年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出现持续高热时,在传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伴有持续高热现象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其中30例患儿予传统治疗方案(传统组),另30例在传统治疗的同时采取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组),比较患儿退热所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疗效。结果丙种球蛋白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传统组(86.67%比66.67%,P<0.05),退热所用时间[(4.45±1.50)d比(6.19±1.33)d]、并发症发生率(13.3%比30.0%)以及住院时间[(5.96±2.76)d比(11.45±2.20)d]均明显少于传统组(均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方案的同时,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有助于手足口病持续高热患儿快退热、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黄平黄江秀杨高雄王海
关键词:手足口病持续高热丙种球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