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敏
- 作品数:1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5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交界性逸搏促发魏登斯基现象心电图1例分析
- 2010年
- 黄华敏齐晓红卢喜烈
- 关键词:心律失常心电描记术
- 双腔起搏器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中心室起搏管理与房室间期自动搜索功能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比较最小化心室起搏中心室起搏管理(MVP)与房室间期自动搜索[Search AV(+)]功能对右室起搏比例(V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50例症状性窦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间歇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均安装双腔起搏器,分为MVP组和Search AV(+)组,程控MVP组关闭Search AV(+)功能,开启MVP功能;Search AV(+)组开启Search AV(+)功能。于术后随访,比较其6个月的心房起搏、心室起搏比例、高频心房事件次数,及LVEF的值。结果:50例患者完成随访,MVP组比Search AV(+)组的心室起搏比例、高频心房事件次数都显著降低,分别为(11.4±8.3)%,(36.7±7.4)%和(32±10)次,(86±16)次;6个月的LVEF值较术前有显著差异,两组心房起搏比例、12个月的LV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VP功能与SearchAV(+)功能相比可更加减少不必要的右心室起搏,减少高频心房事件。
- 孙亚娟李运田杜大勇齐晓红黄华敏
-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心室起搏管理
- 窦房交界区早搏未下传似心律不齐一例心电图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1岁,于2013年7月10日入院治疗,临床诊断II型糖尿病。心电图查检如下,基础心律为窦性心律,PR间期0.16s,P-P间期不等,QRS时限0.09s,P1-P2间期与P3-P4间期大于平均PP间期。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窦房交界区早搏未下传(见图1)。
- 黄华敏
- 关键词:心电图分析心律不齐交界区早搏窦房P-P间期
-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心电图呈巨R波形1例被引量:1
- 2014年
- 1病历资料患者男,82岁,主因'发作性头晕、头痛1天'于2013年4月12日入院,既往有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40/90mmHg,心率71bpm,律齐,双肺检查无异常,心脏叩诊无扩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图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梗三项均正常。4月15日15:20,患者突发胸闷、胸痛,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急性下壁心梗,
- 孙亚娟齐晓红黄华敏
- 关键词:支架内血栓下壁心梗冠脉介入术发作性头晕起搏器置入术
- 膀胱癌患者B超、CT尿路成像及静脉尿路造影影像学价值比较
- 2020年
- 探究B超、CT尿路成像及静脉尿路造影在膀胱癌患者筛查和诊断中的影像学价值。方法:选取武警北京总队医院2015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B超、CT尿路成像及静脉尿路造影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三种影像学方法的准确度和敏感度。结果:B超检查结果显示150例患者中膀胱癌患者90例,诊断率为60.00%;静脉尿路造影检查结果显示150例患者中101例为膀胱癌患者,诊断率为67.33%;CT尿路成像检查结果显示150例患者中147例为膀胱癌患者,诊断率为98.00%,CT尿路成像的诊断率显著高于B超检查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与CT尿路成像的准确性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尿路成像在膀胱癌患者的初次诊断中准确率更高,更接近于病理学诊断,临床诊断价值高,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曲琦黄华敏
- 关键词:B超CT尿路成像静脉尿路造影膀胱癌
-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变化,为冠心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冠心病8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等均正常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两组R-R间期的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超过50mm的N-N间期所占百分数(PNN50),以及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等HRV指标。结果:观察组SDNN、SDANN、RMSSD、PNN50、LF、HF等HRV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HRV可反映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下降。
- 孙亚娟齐晓红黄华敏
- 关键词:冠心病心率变异性动态心电图
- 心电图呈急性心肌梗死图形的心包积液一例
- 2011年
- 患者,男性,33岁,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7个月。住院期间,患者诉呼吸困难、胸闷。查体:左下肺呼吸音消失,叩诊实音,无干湿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 黄华敏周军荣齐小红申翠华
- 关键词:心包积液心电图
-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ECG异常表现及其意义
- 2022年
-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ECG)异常表现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解放军305医院收治的135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作研究对象,按照其肥厚部位不同将其划分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组(甲组,62例)和间隔肥厚型心肌病组(乙组,73例),均行ECG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室间隔厚度、V4~V6 T波倒置、-aVR导联倒置T波、Ⅲ导联R/S<1等指标的差异。结果甲组患者的室间隔厚度薄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中的V4~V6 T波倒置比例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中的aVR导联倒置T波比例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中心电图Ⅲ导联R/S<1、主波向下比例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G能够在辅助鉴别诊断心尖肥厚型、间隔肥厚型心肌病中发挥出巨大作用,结合相关诊疗手段有助于提高患者早期确诊率,为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奠定良好的诊断基础,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黄华敏
- 关键词: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
- 室性早搏诱发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
- 2010年
- 黄华敏卢喜烈齐晓红
- 关键词:室性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24H动态心电图窄QRS心动过速窦性心律肺呼吸音
- 某部门诊士兵血压和心率昼夜动态观察
- 2009年
- 目的:观察某部门诊士兵血压和心率24h的动态变化。方法:选择门诊士兵125例,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测定血压和心率24h的动态变化。结果:门诊士兵血压杓型和非杓型夜、日间血压平均值与正常型比较,差异显著(P<0.05);杓型和非杓型心率与正常型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24h血压动态监测是筛选高血压病及对高血压患者指导用药的有效方法。
- 齐晓红黄华敏孙亚娟
- 关键词:血压心率动态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