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勇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理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下腹横纹正中单一小切口治疗小儿双侧腹股沟斜疝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下腹横纹正中单一小切口治疗双侧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优越性。方法:将2006年2月—2009年6月收治的229例(280侧)小儿腹股沟疝患儿根据采用不同的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分为四组:即单一小切口双侧组、单侧小切口组、双侧斜切口组和单侧斜切口组,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在组间的差异。结果:全部患儿手术顺利,切口甲级愈合。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在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一小切口双侧组各指标均小于斜切口治疗的二组,但各指标在单一小切口治疗单侧和双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下腹横纹正中单一小切口治疗小儿双侧腹股沟斜疝操作简单、创伤小、美观、恢复快。
- 曲文超李爱民杨利杰李乐生王宁周雨黄勇吴学东
- 关键词:双侧腹股沟斜疝手术儿童
- 幼年及成年大鼠在肠缺血-再灌注中肠组织学损伤的比较
- 2013年
- 目的在建立小肠缺血-再灌注(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I/R)模型的基础上,比较II/R幼年及成年SD大鼠肠组织形态学变化。方法 4周龄和10周龄SD大鼠,分为幼鼠组和成鼠组,每组5只大鼠用于作正常对照,余下15只用于建立II/R模型,分别于缺血前、缺血1 h、再灌注1 h和再灌注2 h 4个时间点取距回盲部5 cm处肠管行组织学观察并进行Chiu's氏6级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缺血1 h可见绒毛倒伏但结构基本完整,绒毛下间隙增宽和充血;再灌注1 h时出现绒毛坏死崩解脱落、小溃疡形成,多处固有层分离,毛细血管暴露,再灌注2 h时肠组织损伤程度未见明显加重,但绒毛上皮细胞脱落,溃疡面增多,幼鼠组有明显的出血现象。肠组织病理改变的Chiu氏评分结果随缺血和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评分增加,再灌注1 h时幼鼠组的分值高于成鼠组(P<0.05),其余各时间点两组评分值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肠组织病理损伤呈现随II/R的时间延长而加重,其中又以幼年大鼠肠组织损伤较严重且发展快。
- 侯嘉伟林春榕吴学东王敏李正金张杉杉黄勇李娜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肠组织
- 利多卡因对肠缺血-再灌注幼鼠肺保护作用的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幼鼠肠缺血-再灌注(II/R)所致肺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周龄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缺血组(II组)各10只,缺血-再灌注组(II/R组)和利多卡因干预组(Lid组)各30只。Sham组仅暴露腹腔脏器,不作任何干预;II组为阻断肠系膜上动脉(SMA)1 h;II/R组经阻断SMA 1 h后恢复血供,再灌注2 h,建立II/R损伤模型;Lid组于再灌注前10 min经股静脉注射利多卡因2 mg/kg,II/R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再灌注0.5、1和2 h进行肺组织H-E染色并研究各组肺组织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检测结果的组间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肠缺血1 h即出现肺组织损伤,再灌注后肺损伤进行性加重,利多卡因干预后肺组织损伤有所减轻;肺组织中ICAM-1、MPO和MDA水平检测结果在组间比较,II组和Sham组间各指标测得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I/R组肺组织中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id组中MPO活性仍高于Sham组(P<0.01)和II组(P<0.05),MDA水平仅高于Sham组(P<0.05),ICAM-1的表达也仅在再灌注1 h时高于Sham组(P<0.01),Lid组其余时间点MDA和ICAM-1测得值均未高于Sham组(P>0.05)。结论 II/R导致幼鼠肺组织损伤并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加重,利多卡因减轻了再灌注阶段产生的有害因子对肺组织的损伤。
- 曲文超林春榕吴学东潘云黄勇李娜
- 关键词:利多卡因幼鼠
- 利多卡因对幼鼠小肠缺血-再灌注肠组织损伤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幼鼠小肠缺血-再灌注(I/R)肠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8只4周龄SD幼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6只。假手术组仅暴露腹腔脏器,不作任何干预;I/R组,再灌注前经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5mL;利多卡因干预组再灌注前经股静脉注射利多卡因2mg/kg。于再灌注后30、60、90、120min每组各处死4只幼鼠取小肠组织。比较3组幼鼠小肠组织的病理学形态和Chiu′s评分。结果 I/R组和利多卡因干预组小肠组织均发生了明显的炎症病理改变,并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呈现加重的趋势;I/R组和利多卡因干预组各时间点Chiu′s评分均高于假手术组,而I/R组高于利多卡因干预组(P<0.05),其中两组评分均以再灌注90min时为最高。结论幼鼠肠I/R所致肠组织病理损伤呈现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加重的趋势,但利多卡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I/R所致的肠组织损伤。
- 庄立峰林春榕潘云鲁智英周雨黄勇姚瑶吴学东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肠组织利多卡因幼鼠
- 小儿脊髓栓系综合症研究进展
- 2014年
-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临床常见的小儿神经管发育畸形常见并发症,特别是脊膜膨出的患儿采用单纯的脊膜膨出切除修补术,术后患儿发生机率更高。常由于脊髓圆锥受膨出脊膜、脊髓纵裂纤维束、病变终丝、或骨嵴的固定牵拉,以及皮样囊肿、脂肪瘤等的黏连压迫而缺血缺氧,可能会诱发患儿大小便失禁、患儿下肢畸形以及出现感觉运动功能障碍[1]。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复杂,随着病情进展,患儿出现沁尿、肢体、运动神经障碍,需要多学科的综合诊治,常常易导致误诊,脊髓栓系后相关并发症导致的功能障碍随之产生并伴终生,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所在。因其致残率高、病理复杂多样、手术治疗较困难,存在较多并发症,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 黄勇
- 关键词:脊髓栓系脊膜膨出切除修补术下肢畸形脊髓纵裂脊髓圆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