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勇
- 作品数:48 被引量:18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2010-2011年广东省东莞市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毒血凝素基因变异特征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了解2010-2011年广东省东莞市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的特征及变化。方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基因扩增、测序得到标本HA基因的核酸序列,利用生物信息软件对序列的特征及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测序得到各标本HA基因1701 bp长度的核苷酸序列,566个氨基酸。2年间有24个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但其中有12个位点的改变只出现在单个毒株上。发生明显变化趋势的位点只有145、202、391、468,其中202位点属于Sb抗原决定簇区。受体结合位点、潜在糖基化位点及二硫键比较稳定,2年间没有发生变化。结论主要功能区域比较保守,无变化。序列中发生明显变化趋势的位点只有4个,其中1个位于抗原决定簇区,属于流感病毒抗原漂移过程中突变的累积。
- 黄勇杨华可袁达康黎景全李艳芬周建孟李宇政陈永迪
- 关键词: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
- 反式二氢二醇环氧苯并芘诱发细胞p53基因的变化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观察苯并(a)芘[B(a)P]代谢产物反式二氢二醇环氧苯并芘[anti 7,8, dihydrodiol 9,10 epoxidebenzo(a)pyrene ,BPDE]诱发的恶性转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umanbronchialepithelialcells ,HBE)及其裸鼠成瘤细胞中的p5 3基因突变情况,探讨BPDE诱导细胞癌变的机制。方法 多聚酶链聚合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 SSCP)、基因测序。结果 PCR SSCP分析结果提示,反式BPDE诱发的恶性转化细胞及其裸鼠成瘤细胞p5 3基因的Exon 7和Exon 8有突变。基因测序发现裸鼠成瘤细胞(B3 )的p5 3基因Exon 8的第2 82位密码子位置出现了一个G→T点突变,其编码的氨基酸由精氨酸(CGG)→亮氨酸(CTG)。结论 反式BPDE可诱导p5 3基因发生突变,提示p5 3基因突变可能是BPDE诱导细胞癌变的重要机制之一。
- 黄勇陈家堃吴中亮吕嘉春纪卫东蒋义国
- 关键词: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BPDE恶性转化细胞细胞癌变
- 东莞市2011年麻疹病毒核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 2013年
- 目的:了解东莞市2011年流行的麻疹病毒的基因型别和核蛋白基因变异情况。方法:采集病人的咽拭子或尿液标本,用VERO-SLAM细胞分离病毒。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测序技术获得毒株的核蛋白基因碳末端450 bp核苷酸序列,并与麻疹各基因型代表株及沪191疫苗株进行序列比对和构建进化树分析。结果:共分离到6株麻疹病毒株,均属于H1基因型H1a亚型。6株毒株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8%~100%。6株毒株间有5株序列相同。各毒株与China93-2毒株同源性最高,为98.7%和98.9%。与沪191疫苗株同源性则为92.4%~92.7%。结论:东莞市2011年麻疹病毒流行株均属于H1基因型H1a亚型,与中国的流行情况一致。暂无新型及传入性的其它亚型出现。毒株间的变异很小。
- 黄勇杨华可袁达康黎景全李艳芬周建孟
- 关键词:麻疹病毒核蛋白基因
- 东莞市2009年流感病毒流行情况分析
- 2010年
- 目的:了解东莞市流感病毒感染流行情况。方法:采集疑似流感病人咽拭子分泌物,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核酸。用MDCK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血凝试验阳性标本进行血凝抑制实验分型鉴定。结果:全年共检测2489份标本,哨点医院监测标本1235份,爆发疫情及临床住院病人标本1254份。共有667份标本用于分离培养季节性流感病毒,分离到134份季节性流感毒株,总分离阳性率为20.09%。其中季节性H1为36份,季节性H3为50份,B型48份。荧光定量RT-PCR方法共检测2081份标本,有911份阳性,其中新型H1N1为652份,季节性H1为63份,季节性H3为140份,B型56份。监测标本和疫情标本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1.84%和43.7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χ2=0.008,P=0.931),但两者阳性标本中新型H1N1所占的百分率分别为54.82%和82.66%,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83.195,P<0.01)。结论:2009年季节性流感分离阳性率高过往年,最高月份达55%。10-12月流感感染中新型H1N1亚型占绝对优势,95%以上。爆发疫情及临床住院病人检测阳性标本中新型H1N1所占的百分率高于哨点医院监测标本。
- 袁达康黄勇杨华可黎景全李艳芬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荧光定量RT-PCR
- 东莞市2004年人群流感病毒检测与分析
- 目的:了解东莞市流感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
方法:对门诊病人采取咽拭子分泌物,接种到MDCK细胞,放33.5℃温箱培养.对MDCK细胞上清液进行血凝试验.
结果:333份标本中分离出流感病毒42株,流感...
- 袁达康杨华可黄勇黎景全
- 关键词:流感病毒MDCK细胞血凝试验病毒感染
- 文献传递
- 2015年东莞市游泳池水水质卫生监测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分析东莞市2015年泳池水卫生质量状况,为进一步做好游泳池水卫生监督工作提供背景资料。方法依据GB/T18204-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对276份泳池水进行抽检并对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浑浊度、pH值、游离性余氯、尿素等各项指标进行测定、评价。结果东莞市2015年共抽检游泳池水样276份,各项指标检测合格的有224份,合格率为81.2%,其中公共场所、酒店、住宅小区和学校的合格率分别为80.0%、92.0%、74.8%、100%,各单项检测合格率:pH值、浑浊度、尿素、游离性余氯、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分别98.2%、100%、89.9%、88.8%、90.2%、98.9%。结论东莞市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有待改善,应加强监督检测工作。
- 方昌勇张莉萍黄勇李艳芬陈仲威
- 关键词:公共卫生监测
- 东莞市2008年麻疹病毒基因型分析
- 2009年
- 目的:为了掌握东莞市2008年流行的麻疹病毒的基因型别和核蛋白基因变异情况。方法:采集东莞市2008年麻疹疫情中病人的血清、咽拭子、尿液等标本。对血清IgM抗体检测阳性的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采用VERO-SLAM细胞进行培养,对分离到的病毒株提取核糖核酸(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麻疹病毒N基因序列,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取病毒株碳末端450bp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到11株麻疹病毒株,均属于H1基因型H1 a亚型。11株毒株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6.7%~100%,11株毒株间,2、4、5、7、8号的序列相同,9、10、11号的序列相同。各毒株与Ch ina93-2毒株同源性最高,为98.7%~99.3%,与Ch ina94-7毒株同源性为96.7%~97.3%,与其它H1亚型的同源性则为97.1%~98.2%。结论:东莞市2008年麻疹病毒流行株均属于H1基因型H1 a亚型,与中国其它地区的流行情况一致。暂无新型及传入性的其它亚型出现。
- 杨华可黄勇袁达康黎景全李艳芬
- 关键词:麻疹病毒基因型
- 广东省东莞市2017—2018年登革病毒E基因进化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测定广东省东莞市2017—2018年Ⅰ~Ⅳ型登革病毒(DENV-1~DENV-4)的E基因序列,分析其系统进化情况及流行基因亚型,从分子水平探讨病毒来源。方法收集东莞市2017—2018年140例可疑登革热患者急性期血清,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阳性血清用C6/36细胞分离培养登革病毒,测定分离株E基因序列,绘制系统进化树,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40份急性期血清中DENV核酸阳性54份,阳性率38.6%,DENV-1阳性占53.7%。分离得到17株毒株。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10株DENV-1分离株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0.0%~99.9%,氨基酸同源性为96.6%~99.8%,分属基因Ⅰ型和基因Ⅴ型。7株基因Ⅰ型分离株与泰国2015年、缅甸2015年、中山2015年及越南2016年流行株核苷酸同源性较高(99.3%~99.9%),其中2018年本地株D2018078与2017年输入株D2017008核苷酸同源性达99.8%;3株基因Ⅴ型分离株与印度2014年、2017年株及新加坡2014年流行株核苷酸同源性较高(97.7%~99.1%)。4株DENV-2分离株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1.0%~98.6%,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为97.6%~99.8%,分属混合型和亚洲Ⅰ型,2株混合型分离株与马来西亚2014年、台湾2015年流行株核苷酸同源性较高(99.6%~99.7%);2株亚洲Ⅰ型分离株分别与越南2015年、泰国2011年流行株核苷酸同源性较高(99.3%~99.5%)。2株DENV-3分离株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8.4%,氨基酸同源性为99.4%,均属基因Ⅰ型,与缅甸2017年、马来西亚2015年流行株核苷酸同源性较高(99.3%~99.7%)。1株DENV-4分离株与越南2013、2016年流行株同源性较高(99.3%~99.5%),属基因Ⅰ型。结论2017—2018年东莞市登革热的病原体主要为DENV-1,其次是DENV-2,各至少有2种基因亚型同时在流行;DENV-3和DENV-4各至少有1种基因亚型在流行。流行方式主要为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及我国中山、台湾等地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暴发流行,存在输入引起本地感染的风险。
- 陈仲威张莉萍方昌勇黄勇李艳芬
- 关键词:E基因基因亚型序列同源性进化分析
- 东莞市2010—2016年病毒性腹泻监测及分析被引量:19
- 2018年
- 目的了解东莞市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体谱构成及流行情况,为东莞市病毒性腹泻防治提供资料依据。方法 2010年7月开始,每周从监测点医院采集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样品,采用ELISA方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荧光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核酸。结果 2010—2016年共检测粪便样品5 026份,全部检测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其中600份检测腺病毒和星状病毒。4种病原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5.96%(802/5 026)、14.56%(732/5 026)、5%(30/600),1.33%(8/600),总检测阳性率为30.18%。轮状病毒、诺如GⅡ型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发病集中在2岁以下低龄儿童,各病原体2岁以下儿童感染比例分别为69.10%、62.26%、82.14%、71.43%。轮状病毒每年有1个流行高峰,每年12月份至次年1月达高峰。诺如GⅡ型病毒每年有2个流行高峰,3月和8月达高峰。结论监测的4种病原体中,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两者的阳性率相近。诺如病毒以GⅡ型为主。轮状病毒、诺如GⅡ型病毒、腺病毒和星状病毒主要感染2岁以下的婴幼儿,轮状病毒和诺如GⅡ型病毒感染有较强的季节性。
- 黄勇陈永迪李艳芬黎景全
- 关键词:病毒性腹泻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
- 东莞市2012年病毒性腹泻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东莞市病毒性腹泻中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高埗医院、寮步医院腹泻门诊病人粪便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结果检测粪便样品共831份,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15.64%和17.57%。轮状病毒感染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秋冬季为发病高峰;诺如病毒感染则无特殊的季节特征,阳性样品以GⅡ型为主。0~3岁年龄组患者的感染率显著高于3岁以上年龄组患者。结论病毒性腹泻全年均可发生,冬季的感染率较高。各年龄组男女性人群都可感染。应加强对病毒性腹泻,尤其是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监测。
- 李艳芬黎景全袁达康黄勇陈永迪杨华可
- 关键词:病毒性腹泻轮状病毒诺如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