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玲

作品数:33 被引量:459H指数:13
供职机构:外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成果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政治法律
  • 7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共同体
  • 5篇东亚思想库网...
  • 5篇思想库
  • 4篇主义
  • 3篇世界秩序
  • 3篇外交
  • 2篇地区秩序
  • 2篇地区主义
  • 2篇制度主义
  • 2篇秩序
  • 2篇中国与国际体...
  • 2篇人类命运
  • 2篇社会
  • 2篇社会化
  • 2篇清谈
  • 2篇权力
  • 2篇文明
  • 2篇现代性与后现...
  • 2篇南海问题
  • 2篇后现代

机构

  • 33篇外交学院
  • 1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33篇魏玲
  • 2篇秦亚青
  • 1篇张蕴岭
  • 1篇杨光斌
  • 1篇金灿荣
  • 1篇谢韬
  • 1篇王燕

传媒

  • 12篇外交评论(外...
  • 8篇世界经济与政...
  • 4篇亚太安全与海...
  • 1篇世界知识
  • 1篇当代亚太
  • 1篇南洋问题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东南亚研究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国别和区域研...

年份

  • 4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变自己 塑造世界: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共同进化被引量:13
2020年
在“新时代”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国需要实现与国际体系共同进化。共同进化是行为体和体系积极互动、相互调整和适应,以实现正向回馈、走向共同进步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行为体的体系重要性越高,能动性越强,实现行为体与体系共同进化的可能性就越大。能动性是化解结构困境、实现共同进化的核心机制,主要通过实践产生作用。当前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充分发挥能动性,“改变自己,塑造世界”,是实现中国与国际体系共同进化的现实路径。中国在完善国内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需积极应对国际挑战、承担国际责任,在可持续发展、国际制度改革和全球治理领域做出贡献,促进国际合作和国际体系的进步。
魏玲
关键词:共同进化能动性
如何认识和理解百年大变局被引量:20
2019年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财富权利的转移,带来了文化权力的变化,形成多元并存的时代。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崛起和西方民粹主义兴起,发展范式的转变,需要极强的国际治理。无论从文明意义还是从制度体系上,目前世界秩序进入了"无人区"。百年大变局中的重要体系意义的变量是中国,中国在国际权利财富和利益分配中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中心。伴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从体系秩序、国际制度到理念规范,实现与国际体系的共同演进,是我们在"百年大变局"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变为现实,需要卓有成效的行动,不仅是中国自身,也需要动员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张蕴岭杨光斌杨光斌魏玲金灿荣金灿荣
关键词:民粹主义
发展地区主义与东亚合作被引量:10
2019年
冷战后两极格局瓦解,国际关系主流理论倾向于预测东亚地区会出现动荡和冲突。然而,近30年来,东亚地区不仅维持了总体和平,而且还成为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主流理论预测错误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其高度抽象性和非历史性,它们普遍忽视历史进程和本土性。后冷战时期东亚国家共同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发展问题,发展主导了地区进程,从而维护了东亚稳定,推动了东亚合作。本文将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地区进程称为发展地区主义。经济发展是东亚各国共享的背景知识,是东亚进程的主导性实践,决定了地区进程的主要内容和国家间互动结构。发展地区主义以发展安全为根本规范,以实用主义、灵活性和共同进化为特征,培育了合作习惯,并为地区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条件。本文以南海争端与合作为例,说明即便是在最为敏感的领土争端领域,发展地区主义进程也可以化解冲突,维护地区稳定,促进国家间合作。
魏玲
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国际体系
2019年
何理解和认识“百年未有之如大变局”?一个重要的视角是中国自身的定位,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基于此,我们可以从演进中的国际体系来理解中国的崛起。(一)体系秩序如何理解演进中的国际体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话语中,复兴于兹的体系是什么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这应该是一个改良的体系,与变化的国际实力结构相匹配在界定性规则和利益分配方面更具代表性的国际体系。
魏玲
关键词:利益分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演进
东亚地区化:困惑与前程被引量:16
2010年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东亚地区化出现了一些新的复杂情况,政治安全问题突出,架构竞争日益明显,东盟、中国与美国等关键行为体的东亚战略进入调整期。但是在复杂的现象背后,以和平、发展和繁荣为目标的东亚一体化基本面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东亚出现新冷战的可能性不大,地区合作前景依然乐观。根据对新地区主义理论、欧盟经验和东亚模式的分析,文章指出东亚地区化应坚持软性制度主义、不对称互动和过程主导,并提出了坚持东盟制度中心、加强大国战略协调以及推进10+1务实合作的政策建议。
魏玲
规范·制度·共同体——东亚合作的架构与方向被引量:15
2010年
近来,围绕东亚一体化的制度、架构与方向的讨论非常活跃,各方纷纷抛出自己的倡议与构想,"共同体"再次成为东亚合作中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从地区主义的相关理论与东亚合作的现实进展两条脉络入手,探讨东亚一体化的未来架构和发展方向。文章指出,规范和制度是共同体建设的核心要素。东盟方式和东盟中心仍将是东亚合作的主导规范,多重层叠和不断扩展的制度网络是东亚一体化的动力和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模糊性和过程性是东亚共同体建设的特点和现实选择。
魏玲
关键词:共同体架构
负责任主权、大国合作与国际秩序--评《权力与责任:构建跨国威胁时代的国际秩序》被引量:2
2009年
王燕魏玲
关键词:国际秩序负责任跨国权力主权
第二轨道进程:规范结构与共同体建设
魏玲
关键词:共同体东亚思想库网络
文献传递
理解东亚安全和南海问题——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视角被引量:2
2016年
近年来,东亚安全成为热点问题。相关东盟国家的国内政治出现重大变化;地区安全的参与力量、治理架构、规范与议程多元化;南海问题持续发酵,叙事升级,加剧地区紧张。本文以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审视和剖析。现代性是西方启蒙运动后出现的社会秩序,以理性和普遍性为核心。后现代性以反权威、反正统、去中心为灵魂,以不确定性、否定性、多元性、非连续性为特征,是对现代性思维的质疑和颠覆。论文指出,东亚安全热度上升主要来自地区秩序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塑造秩序的理念不确定,基于现代思维的主导权之争与后现代去中心进程并存;在安全规范和议程上,地方知识获得更多的本土自觉,主权安全和发展安全并重,协商治理成为可行的规范;南海问题基于实在的领土争议,但又是话语建构的安全热点,服从于霸权护持的目的。面对长期化和不断复杂化的东亚安全局势,论文提出,应参照后现代性的"他者"思维,建设具有包容性和普遍代表性的地区规范和价值体系。
魏玲
关键词:后现代性
第二轨道外交:现实主义渊源与社会规范转向被引量:5
2009年
"第二轨道外交"作为一个术语是在美苏冷战期间提出来的,带有明显的现实主义色彩;它以心理安全困境为理论出发点,是一轨外交的工具和补充。20世纪80—90年代,随着地区主义掀起新浪潮以及冷战结束,"第二轨道外交"研究出现了从现实主义到社会规范研究纲领的转向;它以互动、观念、规范和身份为核心概念,以经济和安全为核心议题,探讨第二轨道外交对地区规范和身份的建构作用。虽然"第二轨道外交"研究迄今已取得重大进展,但仍然存在理论研究匮乏、研究议题狭窄等比较明显的问题。随着"第二轨道外交"重要性和自主性的不断提高,加强相关研究已成为迫切的现实需要。
魏玲
关键词:第二轨道外交现实主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