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辉 作品数:13 被引量:78 H指数:6 供职机构: 延安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并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64例分析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及胸膜肥厚的疗效。方法:将64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在B超定位下胸腔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尿激酶20 u加生理盐水50 m L胸腔注入24 h后开放引流胸水;对照组经B超定位胸腔穿刺抽液,隔日1次;将两组病人的引流胸液量、胸穿刺数、气胸、胸水吸收时间、血性胸水发生率和胸膜增厚的程度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引流胸液量大,胸腔穿刺数少,胸水吸收时间短,血性胸水发生率,引起胸膜增厚明显减少。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能有效引流胸液,减轻胸膜增厚和粘连,安全有效。 付世东 高院 高辉关键词:胸膜炎 结核 尿激酶 引流术 沙利度胺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评价沙利度胺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万方数据,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筛选有关沙利度胺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GP化疗方案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和治疗期间毒副作用(红细胞计数减少、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计数减少、恶心呕吐及肝功能损伤)发生情况。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个RCT,总计1 02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PD率低于对照组〔OR=0.42,95%CI(0.21,0.86),P=0.02〕;两组患者CR率〔OR=1.44,95%CI(0.36,5.69),P=0.61〕、PR率〔OR=1.50,95%CI(0.94,2.39),P=0.09〕、SD率〔OR=0.96,95%CI(0.60,1.53),P=0.86〕、红细胞计数减少发生率〔OR=0.75,95%CI(0.50,1.22),P=0.16〕、白细胞计数减少发生率〔OR=1.17,95%CI(0.83,1.64),P=0.37〕、血小板计数减少发生率〔OR=0.91,95%CI(0.66,1.24),P=0.54〕、恶心呕吐发生率〔OR=0.65,95%CI(0.39,1.96),P=0.11〕及肝功能损伤发生率〔OR=0.81,95%CI(0.34,1.96),P=0.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沙利度胺联合GP化疗方案可降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D率,但对CR率、PR率、SD率、红细胞计数减少发生率、白细胞计数减少发生率、血小板计数减少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及肝功能损伤发生率无影响。 高辉 任为为 贾莉关键词:沙利度胺 吉西他滨 顺铂 META分析 低剂量螺旋CT联合血清肺癌自身抗体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2023年 目的 分析低剂量螺旋CT(LDCT)联合血清肺癌自身抗体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延安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肺癌患者120例为肺癌组,另选取同期医院收治肺部良性病变患者46例为对照组,均进行LDCT扫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肺癌7项肿瘤相关自身抗体[7-TAAB,包括p53、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SRY盒转录因子2(SOX2)、G抗原7(GAGE7)、ATP结合RNA解旋酶(GBU4-5)、黑色素瘤抗原A1(MAGE A1)、肿瘤相关基因(CAGE)]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LDCT联合血清7-TAAB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肺癌组CT征象中磨玻璃结节、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分叶征比例高于对照组(χ^(2)/P=5.743/0.017、8.260/0.004、7.275/0.007、11.499/0.001、14.118/<0.001、11.474/0.001)。166例患者中,LDCT诊断肺癌阳性病例114例、阴性病例52例,24例肺癌误诊为良性病变,28例肺部良性病变误诊为肺癌。肺癌组血清p53、PGP9.5、SOX2、GAGE7、GBU4-5、MAGE A1、CAG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Z=5.168、4.170、4.660、4.561、4.039、5.528、4.981,P均<0.001)。肺癌组血清p53、SOX2、GAGE7、MAGE A1、CAGE、7-TAAB阳性率高于对照组(χ^(2)/P=18.669/<0.001、9.114/0.005、13.676/<0.001、12.377/<0.001、6.794/0.009、27.041/<0.001)。LDCT、血清7-TAAB及二者联合诊断早期肺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4、0.725、0.886,LDCT联合7-TAAB诊断效能高于单项指标(Z=4.000、4.184,P均<0.001)。结论 LDCT联合血清肺癌自身抗体对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较高。 高院 宋延峰 张晓艳 赵雪艳 高辉关键词:肺癌 低剂量螺旋CT 自身抗体 肺腺癌并淀粉酶异常升高1例 被引量:1 2012年 1临床病例患者,李某,女,54岁。主因背痛伴咳嗽2月余,加重伴胸闷10余天。2011-03-17入院。者于2010-12中旬出现背部刺痛,阵发性加重,深吸气时明显,伴咳嗽,咳白痰,量不多,偶有痰中带血及黄痰,伴盗汗,无发热,于当地医院行肺片检查后,考虑: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 高辉 高院关键词:淀粉酶 肺腺癌 痰中带血 临床病例 阵发性 深吸气 MRSA所致重症肺炎1例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临床特征、预后及耐药情况,以期为预防医院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发生和流行。方法:分析该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资料,对MRSA肺炎的易感因素、临床特征及MRSA耐药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对于MRSA感染的肺炎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能够有效抑制病原菌,并且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在治疗MRSA感染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过程中,早期、正确使用抗生素能够提高患者治愈率。 刘东阳 高辉关键词:肺炎 利奈唑胺 金黄葡萄球菌 网络远程管理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研究网络远程管理(NRM)联合无创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R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延安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CDPD^RF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0)、对照组(n=50)。出院后研究组行NRM联合NPPV治疗,出院后对照组行传统家庭氧疗(LTOT)。观察两组出院前及出院前6个月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mMRC评分、CAT评分,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等氧化应激因子。两组生存质量及再次住院及急性加重情况。结果出院6个月,研究组FEV1、FVC及FEV1/FVC均大于对照组,mMRC、CAT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OD、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PO、MDA水平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存质量各分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再次住院率、急性加重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RM联合NPPV治疗CDPD^RF可及时对患者做出诊断并进行远程指导,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患者肺功能及机体氧化应激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降低再次住院率、急性加重率,促进患者康复。 高辉 高院 孙萍 贾莉关键词:无创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支气管激发和舒张试验测试对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乙酰甲胆碱(Mch)支气管激发试验和沙丁胺醇支气管舒张试验对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5年8月,我院呼吸内科门诊收治的98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EFV1/FVC)值以及配合程度,随机分为Mch支气管激发试验组(激发试验组)和沙丁胺醇支气管舒张试验组(舒张试验组),两组均49例。激发试验组患者通过Astograph Jupiter-21进行Mch激发试验;舒张试验组患者通过Jaeger肺功能仪进行沙丁胺醇舒张试验。比较患者试验前FeNO(Pre-FeNO)以及试验完成后5minFeNO(PostFeNO)的差异。结果:激发试验组患者Post-FeNO为24.08±2.35(ppb),显著低于Pre-FeNO的28.07±1.34(ppb)(t=1.354,P=0.026),其中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患者Pre-FeNO值与Post-FeNO值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6,P=0.017),而阴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7,P=0.076);舒张试验组患者Pre-FeNO为36.83±2.46(ppb),Post-FeNO为34.69±2.16(ppb),试验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9,P=0.125)。结论:沙丁胺醇支气管舒张试验对患者FeNO仅有轻微的影响,但Mch支气管激发试验会显著降低哮喘患者FeNO值,因此临床应用Mch支气管激发试验诊断哮喘时应特别谨慎。 魏亚强 高院 高辉 张晓飞关键词:乙酰甲胆碱 支气管激发试验 支气管舒张试验 福莫特罗、孟鲁司特和溴醋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比较福莫特罗、孟鲁司特和溴醋茶碱联合应用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疗效。方法利用观察、前瞻、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于延安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哮喘患者78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接受福莫特罗(6pg/喷)+布地奈德(100μg/喷)联合吸入剂(2次/d,每次2喷)、口服孟鲁司特(10mg,1次/d)+布地奈德(100μg/喷,2次/d,每次2喷)和口服溴醋茶碱(100mg,2次/d)+布地奈德(100μg/喷,2次/d,每次2喷)。患者在治疗后随访4周,记录治疗前后的肺量测定值包括FEV,和最大呼气流速(PEFR)。利用哮喘生命质量问卷(AQLQ)方法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质量情况。结果与基线期相比,在接受4周药物治疗后3组患者的FEV1、PEFR和生命质量均表现出显著改善。3组每两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区域A、C和D无明显差异。但在区域B,福莫特罗组患者与其他2组相比能够更有效地控制哮喘症状(治疗4周后AQI。Q评分为0.45±0.02VS0.61±0.03,0.83±0.15;t=2.18,2.25;P〈0.05)。溴醋茶碱组中3例患者有胃刺激反应,而其他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福莫特罗、孟鲁司特和溴醋茶碱联合应用布地奈德在治疗哮喘方面疗效类似。 高院 韩婷 拓华 马科 高辉关键词:福莫特罗 孟鲁司特 支气管哮喘 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 EGFR19/21外显子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比较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19/21外显子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诊断为 EGFR19/21外显子突变 NSCLC 患者242例,以年龄、性别、吸烟史、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行为状态(ECOG PS)评分及EGFR 突变类型配对后随机分为 A、B 两组。A 组患者(n =121)接受吉非替尼药物治疗,B 组患者(n =121)接受厄洛替尼药物治疗。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估患者的总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Cox 回归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 PFS 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将研究药物作为一线治疗的63例 NSCLC 患者进行亚组分析,评价 A、B 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及生命质量。结果 A、B 两组的中位 PFS 分别是11.6个月和9.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 =0.39,P >0.05)。两组患者的 ORR 和 DCR 分别为76.9%、74.4%(χ2=1.03,P =0.58)和90.1%、86.8%(χ2=1.46,P =0.31)。ECOG PS≥2(HR =2.60,95%CI 为1.54~4.43,P =0.001)和非腺癌(HR =3.61,95%CI 为1.54~8.66,P =0.003)是 PFS 欠佳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将两种药物作为一线治疗的患者,A、B 两组的 ORR 分别为76.6%、90.2%(χ2=0.83,P =0.12),中位 PFS 分别为11.6个月、14.4个月(HR =0.59, 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情感功能(F =10.27,P =0.03)、腹泻(F =10.24, P =0.03)及疼痛(F =9.02,P =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 两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各项生命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得到改善,且大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 EGFR19/21外显子突变 NSCLC,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两种药物耐受性良好,表现出相似的临床疗效。 申洁 李怡蓉 高院 高辉 白璐关键词:吉非替尼 厄洛替尼 左氧氟沙星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性粒细胞气道炎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性粒细胞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利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将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左氧氟沙星500 mg或者安慰剂治疗。连续7 d药物治疗后,在第0(基线)、7、14、28天对患者行痰液诱导用于微分细胞计数和细菌定量分析。结果在基线期,痰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气道细菌负载量呈正相关(r=0.66,P=0.002)。对于基线期细菌负载量超过106cfu/ml的病人,7 d治疗后左氧氟沙星组患者减少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于安慰剂组26.5%(95%置信区间:1.8%~51.3%)。另外,左氧氟沙星治疗后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变化与基线气道细菌负载量呈显著负相关(r=-0.78,P=0.003)。结论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左氧氟沙星可引起气道细菌负载量发生短期的降低,这可能与高细菌负载量患者中性粒细胞气道炎症减少相关。 高院 高辉 任为为 贾莉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左氧氟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