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萍芝
- 作品数:13 被引量:68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克罗恩病误诊分析及防范措施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分析克罗恩病(CD)误诊原因,探讨对本病误诊的防止对策。方法总结28例误诊病例临床表现,行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血清蛋白测定等实验室检查,并进行消化道造影、结肠镜、B超、胃镜检查,分析CD误诊原因及后果。结果误诊的原因为:1.CD涉及胃肠道多部位及全身多系统,致使临床表现多样化,且临床表现又缺乏特异性;2.对本病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3.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不够细致。结论提高对CD的认识,综合分析是减少CD误诊率的关键。
- 徐樨巍申芳娥王惠玲高萍芝董丽娟
- 关键词:克罗恩病误诊儿童
- 北京地区A组轮状病毒基因型别与临床特点的观察被引量:2
- 1995年
- 北京地区A组轮状病毒基因型别与临床特点的观察北京儿童医院(100045)王殿敏,高萍芝,关德华首都儿科研究所免疫中心实验室钱渊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为A组轮状病毒,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较高的发病率,也是婴幼儿死亡率极高的疾病之一,因...
- 王殿敏高萍芝关德华钱渊
- 关键词:轮状病毒基因型
- 小儿慢性腹泻流行病学与病因研究被引量:47
- 2009年
-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腹泻(CDD)的流行病学与病因、发病情况、病因与临床特点。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的179例CD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间CDD的发病率为4.8%,1岁以内CDD患儿为50.3%,<3岁者占62.6%。常见合并症有贫血(46.4%)、营养不良(45.3%)、生长发育障碍(24.0%)、低蛋白血症(36.3%)等。明确病因者154例,确诊率87.7%。CDD前3位病因为炎性肠病(IBD)(35.2%)、感染因素(17.3%)及免疫缺陷病(15.6%),未确定病因(含难治性腹泻7例)占12.3%。结论小儿CDD以婴幼儿尤其是婴儿多发;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等合并症;CDD病因众多,以非感染性因素多见,IBD是小儿CDD的最重要病因。
- 徐樨巍王国丽邱晓红王大勇沈惠青高萍芝王惠玲张晶
- 关键词:慢性腹泻流行病学儿童
- 小儿慢性腹泻病的流行病学与病因研究
-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腹泻病(CDD)的流行病学与病因,了解CDD发病情况、病因与临床特点, 提高小儿CDD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996年1月-2006年1月住院的179例CD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间C...
- 徐樨巍王国丽邱晓红王大勇沈惠青高萍芝王惠玲
- 细菌性痢疾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1998年
- 细菌性痢疾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高萍芝王殿敏王国利陈荷英白细胞介素-6(IL-6)是近年来被广泛研究的一种细胞因子,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具有复杂的生物学功能。它参与机体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对维持机体生理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IL-6...
- 高萍芝王殿敏王国利陈荷英
-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痢疾血清白细胞介素6
- 感染性腹泻息儿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1998年
-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6例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其中细菌性痢疾16例,病毒性肠炎10例。结果:腹泻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菌痢组明显高于病毒性肠炎组(P<0.001);急性期组明显高于恢复期组;提示IL-6参与了腹泻的发病过程,其含量随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而改变,测定血清IL-6含量,对感染性腹泻患儿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 高萍芝王殿敏王国利陈荷英
-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肠炎白细胞介素6
- 乙肝疫苗接种的近期效果被引量:1
- 1990年
- 乙肝疫苗问世已数年,临床已在试用。乙型肝炎目前仍为多发病、常见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部分病例可转为迁延性或慢性活动性肝炎,不仅对小儿的健康和学习带来严重影响,而且也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从预防着手,是解决乙型肝炎发病的根本措施,而预防接种又是易推广、效果明显的最理想的办法。
- 朱晓彬范少贞陈燕华史京华高萍芝刘茜平戴迎春王会玲尹淑珍
- 关键词:乙肝疫苗接种
- 北京地区腹泻儿童星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高萍芝刘亚谊刘春艳申芳娥
- 关键词:腹泻儿童星状病毒感染
-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合并急性胰腺炎2例报告被引量:1
- 2009年
-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DHS)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病机制不清,与药物、病毒感染、细胞免疫紊乱有关[1]。临床合并肝、肾损害较为常见,合并胰腺炎比较少见[2]。
- 沈惠青周锦高萍芝
-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急性胰腺炎反应综合征细胞免疫紊乱肾损害
- 婴幼儿溃疡性结肠炎13例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总结婴幼儿溃疡性结肠炎 (UC)临床特征 ,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 对 13例婴幼儿溃疡性结肠炎的内镜表现、活检结果、临床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 婴幼儿溃疡性结肠炎 13例 ,占本院同期溃疡性结肠炎 4 6 % ,多数起病急 ,主要表现为反复腹泻 ,大便为黏液血便、脓血便及便血 ,部分有发热 ,一般情况较差 ,腹痛等不明显 ,贫血、营养不良较突出 ,且并肛周病变。内镜下病变呈连续性分布 ,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 ,血管纹理模糊 ,质脆 ,易出血 ,有颗粒样改变并可见多发糜烂及浅表溃疡 ;少数见假息肉。结论 婴幼儿溃疡性结肠炎在儿童中占有一定比例 ,误诊率高 ,临床上不容忽视。结肠镜及黏膜活检是目前确诊UC最可靠的方法。
- 高萍芝申芳娥
- 关键词:结肠炎溃疡性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