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良

作品数:5 被引量:63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内酰胺
  • 2篇内酰胺酶
  • 2篇细菌
  • 2篇Β-内酰胺酶
  • 1篇对照临床研究
  • 1篇医院内
  • 1篇医院内感染
  • 1篇乙酸
  • 1篇阴沟
  • 1篇阴沟肠杆菌
  • 1篇用药
  • 1篇院内感染细菌
  • 1篇声门下吸引
  • 1篇随机对照临床...
  • 1篇体外
  • 1篇体外抗菌
  • 1篇头孢
  • 1篇头孢吡肟
  • 1篇评分
  • 1篇重症

机构

  • 5篇东南大学

作者

  • 5篇高良
  • 2篇陈建明
  • 2篇黄英姿
  • 2篇邱海波
  • 2篇王海亮
  • 1篇刘少华
  • 1篇徐晓婷
  • 1篇周韶霞
  • 1篇郑瑞强
  • 1篇朱艳萍
  • 1篇孙岩军
  • 1篇杨从山
  • 1篇邹宝波

传媒

  • 2篇第二届全国现...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第四届全国铁...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5
  • 2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头孢吡肟对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观察头孢吡肟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以纸片扩散法检测头孢吡肟与其他 15种常用抗菌药对ICU院内细菌感染病人感染部位培养分离出的 174株革兰阴性 (G- )杆菌 ,74株革兰阳性 (G+)球菌体外抗菌活性。结果 :头孢吡肟对G- 杆菌的抗菌活性高于常用第 2代和第 3代头孢菌素 ,与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类似 ,低于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阿米卡星、头孢哌酮 舒巴坦等。头孢吡肟对G+球菌的抗菌活性高于第 2代和第 3代头孢菌素 ,与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及阿米卡星和奈替米星类似 ,但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很低。结论 :在ICU院内感染流行病学监测指导下 ,头孢吡肟可作为经验性治疗院内细菌感染的首选抗生素之一。
郑瑞强邱海波周韶霞黄英姿刘少华高良
关键词:头孢吡肟抗生素类医院内感染
阴沟肠杆菌TEM-1型β-内酰胺酶的质粒传播
目的:分析我院阴沟肠杆菌质粒介导TEM-1耐药基因结构特征,给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方法:对临床分离的38例阴沟肠杆菌质粒提取,21株阴沟肠杆菌有质粒,质粒进行转化.对转化株及原始株进行药敏比较试验和TEM耐药...
王海亮高良陈建明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临床用药PCR检测
文献传递
持续声门下吸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58
2008年
目的评价持续声门下吸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意义。方法选2004年10月-2006年4月收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急诊与危重病医学科需要建立人工气道实施机械通气的18岁以上成年患者,随机分为持续声门下吸引组(CASS组)与不行声门下吸引组(NASS组)。用VAP临床诊断标准和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进行VAP评估。记录声门下引流量、VAP发生情况、28d病死率等。结果共有101例患者人选,机械通气48h以上CASS组48例,NASS组43例,2组患者平均APACHEⅡ为(20.8±6.1)分,诊断VAP时CPIS为(5.6±1.0)分。CASS组患者第一个24h声门下引流量平均为(27.2±21.2)ml。CASS组、NASS组VAP发生率分别为25.0%、46.5%(P=0.032),发生时间分别为(7.3±4.2)d、(5.1-t-3.0)d(P=0.100)。NASS组发生VAP的患者下呼吸道标本革兰阳性球菌比例明显高于CASS组(P=0.004)。发生VAP的患者第一个24h声门下引流量明显少于未发生者(P=0.006)。发生VAP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延长、住院病死率和28d病死率显著增加(P值分别为0,000、0.009、0.035)。结论有效的声门下吸引可显著降低早发性VAP的发生率。
杨从山邱海波朱艳萍黄英姿徐晓婷高良
关键词:持续声门下吸引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建立一种简便细菌金属β-内酰胺酶筛选方法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细菌金属β-内酰胺酶的筛选方法。 方法:根据协同试验原理,进行双纸片协同试验,采用亚胺培南(IPM)和头孢他定(CAZ)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和巯基乙酸钠(SMANa)协同作用的方...
王海亮高良陈建明
关键词:金属酶巯基乙酸钠巯基乙酸
文献传递
麻醉机清洗消毒前后细菌培养结果及其机械性能的比较
目的:通过比较麻醉机清洗消毒前后的机械性能和细菌培养结果,以期探讨麻醉机清洗消毒技术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方法:麻醉机清洗消毒前后测试其汇漏量和机械顺应性,并设定潮气量(V<,t>)500ml、通气频率(f)14min<'-...
孙岩军邹宝波王强高良景亮
关键词:麻醉细菌消毒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