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莲英
- 作品数:10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核科学技术更多>>
- 六向电子束泵浦激光二极管参数测量
- 二极管参数测量在电子束泵浦激光器实验中用于实时监测加速器运行状态.本文简要叙述了加速器真空二极管的结构,着重介绍了主要的二极管参数测量方法,并给出实验测量结果.
- 安晓霞马莲英于力易爱平黄欣
- 关键词:电子束泵浦
- 文献传递
- 重频XeF(C-A)蓝绿激光器中XeF_2浓度的监测与控制被引量:1
- 2006年
- 介绍了采用光谱吸收法实时监测重复频率XeF(C-A)蓝绿激光器中XeF2气体浓度的原理和控制XeF2气体浓度的方法;给出了监测窗中XeF2气体浓度与激光器气室中的XeF2气体浓度之间的关系,获得了在不同主/载气路气流量条件下激光器气室中XeF2气体浓度值,通过调节主/载气路的气流量实现了对激光器腔室内XeF2气体浓度的控制,保证了XeF(C-A)蓝绿激光器1 Hz重频运行。
- 黄超于力马莲英易爱平安晓霞李辉陈广宇刘晶儒
- 关键词:光谱吸收XEF2
- 多通道沿面放电电学特性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介绍了一种多通道沿面放电光泵浦源,以聚四氟乙烯做绝缘基板,面积约10cm×10cm,其上均匀布置10对放电电极及对应的放电通道。在理论分析了泵浦源的触发特性后利用幅值25~40kV、上升时间约10ns的触发信号获得了多通道放电抖动<10ns的10通道均匀放电,实验研究了该泵浦源在多通道沿面放电下放电通道的电阻、电感及能量沉积效率等参数随储能、气体介质压强及放电通道数等实验条件的变化规律。当氮氩混合气体总气压0.1MPa(氮氩比例为3:7)、泵浦源储能电容0.5μF、充电电压20kV时,通道能量沉积效率约94%。实验结果表明:装置储能越小、介质气压越高、放电通道数越多,放电通道的电阻就越大、能量沉积效率越高。
- 易爱平刘晶儒于力张亚洲马莲英张永生
- 关键词:XEF(C-A)激光触发
- 一种基于薄膜开关的全自动方波发生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薄膜开关的全自动方波发生器,包括触发单元,输出传输线,依次连接的高压直流电源、充电电阻、同轴传输线的芯线、同轴传输线的芯线、薄膜开关、同轴传输线的皮线、负载电阻、同轴传输线的皮线、接地端子;输出传输...
- 张国伟陈志强孙凤荣王海洋陈维青曾正中马莲英
- 文献传递
- 快前沿电子束源的初步实验研究
- 本文利用薄膜开关获得的快沿脉冲源与小间隙电子束二极管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套快前沿电子束源装置,初步实验获得的电子束前沿约为1ns,距离二极管阳极2cm处的流强约为5A,电子最大能量约20keV.
- 陈玉兰曾正中王海洋马莲英尹佳辉
- 关键词:方波发生器薄膜开关脉冲源
- 文献传递
- 重频XeF蓝绿激光器中XeF2浓度的监测与控制
- 本文介绍了采用光谱吸收法实时监测重复频率XeF蓝绿激光器中XeF2气体浓度的原理,给出了监测XeF2气体浓度同激光器气空中的XeF2气体浓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XeF2气体浓度的控制方法,给出了在不同主气路和载气路气流量条...
- 黄超于力马莲英易爱平安晓霞李辉陈广宇刘晶儒
- 关键词:激光器重复频率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薄膜开关和Blumlein平板双传输线的快前沿电子束源
- 研制了一套紧凑型150 kV亚纳秒上升前沿电子束源装置。该电子束源主要由基于多层薄膜开关和平板型Blumlein脉冲双传输线的快前沿脉冲发生器以及快启动电子束二极管组成。快前沿脉冲发生器采用全固态绝缘介质,在匹配负载两端...
- 陈玉兰曾正中张众马莲英王海洋尹佳辉
- 关键词:薄膜开关脉冲发生器
- 文献传递
- 一种多层绝缘薄膜开关的研制
- 研制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平板型多层薄膜开关,开关采用电磁驱动的机械撞针进行触发,与平板型Blumlein传输线相结合,实验研究了不同层数薄膜下开关的动态特性,在匹配输出负载两端获得了最大幅值 75kV的亚纳秒上升前沿的电压脉...
- 张众陈玉兰曾正中马莲英王海洋
- 文献传递
- 基于平板型薄膜开关的快前沿高压脉冲发生器
- 基于平板型薄膜开关和平板型Blumlein脉冲双传输线研制了一紧凑型快前沿高压脉冲发生器,分析了脉冲发生器电路杂散参数对脉冲成形的影响,在匹配负载两端获得了最高幅值75kV的亚纳秒上升前沿的高压脉冲.
- 陈玉兰曾正中张众王海洋马莲英
- 关键词:薄膜开关传输线脉冲发生器
- 文献传递
- 多通道表面放电光泵浦源触发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介绍了多通道表面放电光泵浦源的设计,理论分析了触发电压幅值及上升时间、绝缘基板厚度等参数对所设计光泵浦源触发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在触发电压作用下,通道两电极处电场出现强烈畸变,而通道中间电场基本为零。采用高速相机拍摄泵浦源的放电图像以及电流线圈测量各通道的放电电流这两种方法实验研究了泵浦源的同步性及放电均匀性。当氮氩混合气体总气压为0.1 MPa(氮氩体积比为3∶7),充电电压20 kV,触发电压30 kV,前沿约10 ns时,成功实现了10通道均匀放电,抖动约20 ns。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放电装置绝缘良好的情况下,若充电电压和触发电压越高,触发电压上升时间越短,触发电极至通道的有效距离越短,则多通道放电的抖动就越小,放电均匀性越好。
- 易爱平刘晶儒于力张亚洲马莲英张永生
- 关键词:触发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