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莉
- 作品数:18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牡丹江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牡丹江市社会科学课题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师范生“专业团队”教育实践模式探析被引量:1
- 2014年
- 阐述"专业团队"教育实践模式的基本思路,以"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员"活动为例分析该模式在专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师范生专业实践的有效途径。
- 姚雯雯侯东辉马莉吴传刚
- 关键词:自我调节学习师范生教育实践模式
- 一种心理学教育用能力训练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心理学教育用能力训练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前侧面上设储物装置,箱体底面设移动装置和水平高度调节装置,箱体内设支架,支架上设舵机,舵机输出轴连接转轴,转轴另一端与箱体侧壁连接,转轴上固定翻转板,翻转板下方设倾斜...
- 滕妍马莉姚雯雯
- 文献传递
- M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研究实例
- 2013年
- 服务社会是大学的一大职能,社会也需要大学的研究带动发展。这不仅是知名大学的任务,也应该是地方高校的发展方向。我们应借鉴国内外知名的高校与地方经济互动的经验,创新发展高校自身优势的合作模式,为地方性大学与地方政府提供具体而真实的参考和借鉴。
- 吴传刚教传朋于艳玲马莉
- 关键词:区域经济互动模式
- 地方高校在与政府和农村学校合作共建中的角色定位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文章在分析地方政府、地方高校和农村学校合作共建的必然性基础上,着重分析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方面的优势,给予地方高校农村教育改革推动者、教育资源提供者、农村校长和教师培训承担者的角色定位,并提出了推进农村教育改革、综合配置教育资源、培训师资提高质量等三个方面的建议,以保证三者合作共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 杜琳娜马莉
- 关键词:地方高校地方政府合作共建
- 瑞士现代学徒制的机制分析与经验借鉴被引量:2
- 2018年
- 瑞士现行的学徒制覆盖面很广,其学习模式独具风格。借鉴瑞士职业教育中的体系和机制,给予学徒制相对应的法律地位、增加职业培训中心或职业学校的学习、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企业的作用、建立职业教育信息交流机制、开展职业指导与咨询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路径。
- 吴传刚石瑞敏马莉
- 关键词:学徒制职业教育
-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析
- 2011年
-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教育是关系国家的大事,然而农村的教师队伍建设却存在较多问题。单一角度的思考和策略不能解决这样复杂的问题,应采用综合系统手段。地方高师院校与农村中小学的合作共生,以及地方高师院校免费师范生政策是对解决这一问题的综合模式的探索。
- 吴传刚马莉于艳玲
-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教师
- 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模式研究
- 2019年
- 如今,孩子的学前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和国家都相当关注的一个教育阶段,做好幼儿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日后的行为养成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新课改的推行,将教育与信息化技术结合在一起,也将教育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新课改的要求需要创新现在的教育教学,也需要从事学前教育的幼儿教师们能够了解信息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方面的运用。所以,针对幼师这个专业学校应该注重对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
- 滕妍马莉
-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师教育模式
-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中小学思政教育的策略被引量:1
- 2023年
- 中小学思政教育是引导中小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要切实发挥其作用,就要不断优化和调整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从教育方式层面激发学生兴趣,从心理层面引发学生情感认同。由王如新、赖菡、张惠玲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育》一书,结合初中思政课学科特征,从学科视野、公民视野、社会视野、国家视野和生活视野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对一线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进行解读和验证。
- 马莉
- 关键词:思政教育激发学生兴趣一线教师良好品德情感认同
- 师范生本科毕业论文研究方法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合理使用是影响师范生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本科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借助数理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原因,从学校、教师、学生多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期达到提高师范生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目的。
- 姚雯雯马莉梁晶
- 关键词:本科师范生毕业论文研究方法
- 地方师范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近十年来,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经历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师范教育结构调整以及教师教育体系开放化等一系列改革。但在学校定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地方师范高校人才培养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明确清晰的办学定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能、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建立职业性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关键因素。
- 滕妍李晓璇马莉
-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