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手术麻醉安全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 2015年 麻醉安全性在增加,但围术期仍存有诸多挑战。"外科手术的围术期医疗模式"新策略的提出,期望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麻醉医师应该主动迎接时代挑战,承担起学科发展的历史使命,通过调整专业定位、规范医疗行为、加强病人安全管理建设,来构建起围术期手术麻醉的安全体系。 朱斌 马爽 黄宇光关键词:麻醉 病人安全管理 麻醉与患者安全 被引量:6 2016年 全球每10人中就有1人遭遇过医疗差错,医疗事故频发已成为世界性问题,严重威胁患者的安全。倡导患者安全活动是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1世纪的重要举措,也是全球极为重视的课题和难题[1]。“安全手术,挽救生命”是WHO提出的安全主题之一,其中“安全的麻醉”为其重要的评估内容。麻醉安全既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更是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环节。 刘子嘉 马爽 黄宇光关键词:麻醉 手术 《麻醉记录单标准》修订与新标准解读 2025年 1《麻醉记录单标准》修订工作的立项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从中国古代的‘车同轨、书同文’,到现代工业规模化生产,都是标准化的生动实践。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标准已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世界需要标准协同发展,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习近平总书记对标准化工作的深刻论述,明确了标准在国家发展和全球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也为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根本遵循。 裴丽坚 马爽 王强 黄宇光关键词:通用语言 经济全球化 车同轨 书同文 经贸往来 2018年麻醉医疗质量管理现状报告 被引量:4 2020年 随着《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的发布,麻醉学科发展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为了推进全行业麻醉质量的提升,2018年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首次将专科医院纳入调查范围。本研究对此次调查情况进行了分析,数据展现如下:(1)麻醉质控认知水平逐步提升,专科医院仍有欠缺;(2)综合医院级别越高,麻醉医师的工作负荷越重,且这一倾向在过去几年仍在加剧;(3)部分过程指标认识水平仍显不足;(4)综合医院级别越高,多数结局指标的报告发生率越低。对此,提出下一步质控重点:(1)继续将麻醉质控工作向各类医院推进;(2)推动质控指标的信息化采集;(3)推进各省级麻醉质控中心工作开展。 马爽 申乐 黄宇光 马旭东关键词:麻醉 丙泊酚注射痛的预防——研究充分,但管理不足 被引量:1 2011年 丙泊酚是一种可以提供镇静或麻醉的镇静催眠药,广泛应用于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和急诊科。丙泊酚起效快,易于滴定式使用,麻醉复苏过程平稳,并有诸如预防恶心及呕吐等其他优点,因此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应用,这并不令人感到吃惊。 马爽 虞雪融关键词:丙泊酚 注射痛 镇静催眠药 重症监护室 手术室 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手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总结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AIE)患者行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手术的围术期麻醉管理经验和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行CPB下心脏瓣膜手术患者117例,性别不限,年龄18~70岁,ASA分级Ⅱ-Ⅳ级,分为AIE组(n=57)和非AIE组(n=60)。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1~2 mg、依托咪酯0.15~0.30 mg/kg、舒芬太尼0.3~0.5 μg/kg和罗库溴铵0.6~1.0 mg/kg,经口气管插管术后行低潮气量高频率容量控制通气,适当增加PEEP。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动态评估。麻醉维持:吸入1.0%~1.5%七氟醚,间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0.3 μg/kg,静脉输注哌库溴铵2 mg/h,术中维持BIS值40~60。AIE组根据术前血培养结果,术中给予敏感抗生素。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术前血常规、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浓度、手术时间、CPB时间、术中血管活性药用量、液体出入量、抗生素使用情况、术后监护室停留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新的有创操作情况(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住院时间、严重并发症(术后出血、心包填塞、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急性肺损伤、肾功能衰竭及其他脏器功能衰竭等)和死亡的发生情况等。结果与非AIE组比较,AIE组年龄、体重指数、术前Hb、Hct、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术前高血压比率、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浓度、体温、心率升高,术中异体输血量、CPB后去甲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和麻黄碱用量增加,术后血管活性药使用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监护室停留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延长(P〈0.05)。结论AIE患者行CPB下心脏瓣膜手术术前应全面评估,积极纠正心力衰竭,术中使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评估,适当增加血管活性药物的应� 刘子嘉 惠尚懿 校搏 李旭 郭文娟 马爽 于春华 黄宇光关键词:心内膜炎 心脏外科手术 心肺转流术 麻醉 湖北省基层医疗机构麻醉科发展现状调查 2021年 目的了解湖北省基层医疗机构麻醉科发展现状,为基层医院麻醉学科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微信向全省基层医疗机构发放电子问卷调查表,收集并分析相关资料。结果回收有效问卷479份,回收率33%。在开展麻醉业务的部分医疗机构中,100%设有手术室,仅38.95%设置麻醉科;42.63%配备专职麻醉医生,而3.77%麻醉人员未接受任何专业训练,5.59%未取得医师资格;96.05%开展手术室内麻醉,53.94%年麻醉量低于100例;仅47.37%配备除颤仪、31.05%配有止吐药;发生不良事件时,24.63%医疗机构从未上报;仅有46.35%愿意继续从事麻醉工作,40%希望提供进修学习机会。结论我省部分基层医疗机构麻醉学科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是麻醉人员严重不足、麻醉相关医疗设备配置不全、医疗制度执行不严,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各级部门应重视基层医疗机构麻醉学科发展,并给予相应支持。 高锐针 覃兆军 占乐云 陈向东 王洁 马爽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 麻醉学 手术安全核对表,捍卫手术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如何降低外科手术的手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尤其是如何避免那些本可以避免的错误事件一直是人类所面临的挑战.世界卫生组织在2008年发起了'安全手术确保病人安全'活动,明确了安全手术的10个基本目标,并制定了'手术安全核对表'... 朱斌 马爽 黄宇光从麻醉质控指标到围术期患者安全 被引量:6 2017年 质控指标是开展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重要工具,既能反映安全质量现状,又能促进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17项麻醉质控指标于2015年公布,通过麻醉质控指标的采集过程,可以规范麻醉单的记录并促进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的应用。而通过对采集麻醉质控指标的分析,可以启动PDCA循环,实现麻醉质量的持续改进,进而确保围术期患者安全。 马爽 裴丽坚 黄宇光关键词:数据采集 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风险管理 2012年 重大手术患者的同术期管理日益被认为是一个影响公众健康且需求严重缺乏的领域。由于高龄、合并症或者手术的复杂性等因素,约15%的住院手术患者并发症风险高,如肺炎或心肌梗死^1.2。高危手术患者占所有围术期死亡的80%。 马爽 惠尚懿 许力 马璐璐关键词:非心脏手术患者 围术期死亡 风险管理 择期 住院手术患者 高危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