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娟

作品数:5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除草
  • 3篇葡萄
  • 3篇灰葡萄孢
  • 3篇除草活性
  • 2篇毒素
  • 2篇生物除草
  • 2篇生物除草剂
  • 2篇微生物除草剂
  • 2篇活性
  • 2篇除草剂
  • 1篇诱变
  • 1篇诱变剂
  • 1篇真菌
  • 1篇植物病原
  • 1篇植物病原真菌
  • 1篇生物安全
  • 1篇生物安全性
  • 1篇培养滤液
  • 1篇紫外线诱变
  • 1篇马唐

机构

  • 5篇河北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马娟
  • 4篇董金皋
  • 3篇徐扩
  • 2篇张金林
  • 2篇李川
  • 1篇李春格
  • 1篇刘颖超
  • 1篇刘云惠
  • 1篇张剑
  • 1篇马振国
  • 1篇闫淑娟
  • 1篇庞民好
  • 1篇钮绪燕
  • 1篇时翠平
  • 1篇苑凤瑞
  • 1篇张利辉
  • 1篇李国勇
  • 1篇司贺龙
  • 1篇董立新
  • 1篇贾慧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菌物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灰葡萄孢诱变菌株毒素的除草活性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对灰葡萄孢BC4菌株进行紫外线诱变得到了15个诱变菌株,经测定筛选出BC4-1、BC4-2和BC4-15等3个诱变菌株中以BC4-1菌株效果最好。试验发现,用于毒素产生的PD培养基的pH值对产毒能力影响很大,以pH4.0最优。用三氯甲烷、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培养滤液制备BC-粗毒素,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以乙酸乙酯萃取所得粗毒素对杂草种子萌发及生长抑制作用最强。通过柱层析法和HPLC法分离和纯化除草活性组分,得到1个在271nm有最大UV吸收的化合物,该组分在100mg·L-1浓度下对马唐的生长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50mg·L-1浓度下可完全抑制马唐和反枝苋种子的萌发。
张金林徐扩李川马娟董金皋
关键词:灰葡萄孢活性研究除草紫外线诱变培养滤液粗毒素
灰葡萄孢强除草菌株的筛选与活性物质的组分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灰葡萄孢产生的毒素具有较强的除草活性,开发成生物除草剂前景广阔。本试验以灰葡萄孢BC4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和化学诱变剂诱变分生孢子或菌丝体,获得了所产毒素除草活性比野生菌株显著增强的3个突变菌株。对各菌株产生的毒素提取液进行HPLC分析,发现获得的3个突变菌株中各个组分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野生菌株,且遗传稳定。利用HPLC制备得到了4个组分,其中组分Ⅰ、Ⅳ对马唐和反枝苋具有很强的杀除活性,为灰葡萄孢的遗传改良及毒素源除草剂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马娟徐扩董金皋
关键词:毒素除草活性马唐反枝苋
微生物除草剂与生物安全被引量:35
2006年
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效、环保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越来越显示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本文概述了微生物除草剂的种类、剂型及特点,介绍了利用微生物及其天然产物防治杂草的潜在优势和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对微生物除草剂的生物安全性进行了评价。
马娟董金皋
关键词:微生物除草剂剂型生物安全性
植物病原真菌除草活性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董金皋张金林王惠张利辉刘颖超庞民好李川闫淑娟徐扩马娟钮绪燕王保廷董立新马卖林苑凤瑞李国勇韩建民李春格王朝华张凤云张剑董晔欣谷守琴范永山王艳辉邢继红贾慧时翠平司贺龙马振国刘云惠
该课题属于应用基础研究,利用植物病原真菌毒素来开发成为生物源除草剂。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特别是植物病原真菌毒素开发微生物除草剂具有目标针对性强、开发成功率高、易于加工等特性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现已成为微生物除草剂研...
关键词:
关键词:除草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物质
灰葡萄孢除草活性菌株的诱变及其相关基因的差异显示
灰葡萄孢产生的毒素具有除草活性,有望开发成微生物除草剂。本试验以灰葡萄孢BC4菌株及由其诱变得到的突变菌株为材料,比较其所产毒素的除草活性及所含除草活性物质的差异,并对调控灰葡萄孢除草活性物质产生的相关基因进行了研究,结...
马娟
关键词:灰葡萄孢除草活性微生物除草剂化学诱变剂基因差异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