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从凤

作品数:34 被引量:192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2篇护理
  • 8篇健康教育
  • 8篇肝癌
  • 7篇置入
  • 7篇肿瘤
  • 6篇溶栓
  • 6篇溶栓治疗
  • 6篇腔静脉
  • 6篇腔静脉滤器
  • 6篇腔静脉滤器置...
  • 6篇滤器置入
  • 6篇静脉
  • 6篇静脉滤器
  • 5篇干预
  • 5篇病人
  • 4篇血栓
  • 4篇手术
  • 4篇肿瘤患者
  • 4篇门诊
  • 4篇介入

机构

  • 28篇广西医科大学...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34篇马从凤
  • 13篇符冰
  • 9篇罗春华
  • 8篇檀美芳
  • 4篇庞永慧
  • 4篇黄英隆
  • 4篇罗春华
  • 2篇王海燕
  • 2篇吴日英
  • 2篇蒋凤姣
  • 2篇周建文
  • 2篇符冰
  • 1篇唐忠敏
  • 1篇李云
  • 1篇黄燕清
  • 1篇左红群
  • 1篇游雪梅
  • 1篇阙子文
  • 1篇覃宇周
  • 1篇谢燕芳

传媒

  • 5篇蛇志
  • 3篇广西医学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医学文选
  • 2篇现代消化及介...
  • 2篇上海护理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护理学报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三届全国肿...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3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程序化健康教育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腔静脉滤器置入并溶栓治疗癌症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程序化健康教育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腔静脉滤器置入并溶栓治疗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7年7月~2010年12月将8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与对照组43例,实验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程序化、个体化阶段性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出院前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及溶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腔静脉滤器置入并溶栓癌症患者中实施程序化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相关疾病知识水平及患者遵医行为,对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马从凤檀美芳罗春华
关键词:健康教育癌症腔静脉滤器溶栓治疗
以培养护生核心能力为导向的个体化量化管理带教探讨
2020年
探讨个性化临床护理管理带教方法在培养护生核心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介入科临床实习的护生80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带教方法异同,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带教法,观察组应用个性化管理加上护理量化表,并对护生进行全程管理评价。结果:观察组在出科时对介入治疗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护理操作、专科健康教育能力、医护患沟通能力等评分优于对照组 (P<0.05)。护生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实践中,个性化临床护理管理带教方法在培养护生核心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带教方法。
马从凤黄妍林玉霞罗春华蒙嫦
关键词:核心能力
癌症患者健康教育缺陷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对癌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方法。方法:对266例住院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患者对入院、住院和出院时的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的理解和遵从情况,并分析不足之处及改进对策。结果:各种健康教育项目缺陷的发生率为9%~25%,缺陷有重教育轻教育效果、心理评估不及时、随机性大、有错漏现象等。改进要求有针对性培训,事先确定好教育路径,尽量应用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方法等。结论:通过有效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评估、干预可减轻癌症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马从凤檀美芳符冰罗春华
关键词:健康教育心理评估癌症患者
癌症患者腔静脉滤器置入加溶栓治疗的护理被引量:8
2010年
总结46例癌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后行腔静脉滤器置入加溶栓治疗的护理经验。术前评估心理状况,术后护理以预防并发症为主,观察穿刺点、溶栓中的出血倾向,肺栓塞先兆,是否发生滤器移位、脱落、血栓闭塞及穿破下腔静脉等;术后24h指导在床上活动,测量腿周径,溶栓时采用血压计袖带充气置于患肢局部加压,以促进溶栓,防治肢体水疱。本组患者3~10d下肢水肿减轻,双大腿周径差距缩小,下肢肿胀、疼痛基本消失,溶栓总有效率9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马从凤檀美芳符冰蒋凤姣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腔静脉滤器置入溶栓治疗护理
个体量化健康教育提高癌症病人介入治疗依从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个体量化健康教育对癌症病人介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住院的癌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65例与对照组72例,研究组进行个体量化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随机性健康教育。两组间及不同文化程度病人间进行依从性比较。结果研究组不...
马从凤檀美芳符冰王海燕
关键词:个体量化健康教育随机健康教育癌症治疗依从性
文献传递
全程护理模式对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1年
探讨全程护理模式对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于 2019 年 01 月 -2021年 01 月纳入的 100 例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行常规护理的为参照组,实行全程护理模式的为观察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观察组癌因性疲乏评分显著降低,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全程护理模式的实行,能够有效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
马从凤林玉霞符冰黄妍黄英隆
关键词:全程护理模式原发性肝癌
一件式尿路造口袋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渗漏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一件式尿路造口袋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渗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引流管渗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纱布敷料加压包扎,观察组采用一件式尿路造口袋联合防漏膏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期间睡眠质量、周围刺激性皮炎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更高,周围刺激性皮炎发生率更低(均P<0.05)。结论采用一件式尿路造口袋处理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术后穿刺口渗漏效果良好,可降低周围刺激性皮炎发生率,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满意度。
马从凤吕小红罗春华符冰林玉霞
关键词:渗漏护理满意度
肝癌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的预见性护理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介入插管化疗的影响。方法将86例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及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血糖控制方面两组比较无差异性(P>0.05),但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更平稳,不易出现波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同时可减少患者介入插管化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
马从凤庞永慧罗春华符冰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肝癌糖尿病介入治疗
化疗病人恶心与呕吐的护理干预被引量:24
2003年
目的 :探讨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护理干预。方法 :将 166例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 82例 ,观察组8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分别在化疗前、中、后进行护理干预 (建立干预基础以及采取认知干预、心理干预、饮食干预 )。比较两组化疗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化疗时恶心、呕吐发生率为 2 8.6% ;对照组化疗时恶心、呕吐发生率为 64.6%。结论 :护理干预能降低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
马从凤韩忠秀
关键词:护理干预化疗恶心呕吐
持续镇痛联合穴位治疗对肝癌切除术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持续镇痛联合穴位治疗对肝癌切除术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肝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采取病人主诉疼痛时,遵医嘱给予止痛治疗及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采取持续镇痛48h联合足三里穴和内庭穴位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术前和术后第4天的胆红素、白蛋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功能的变化,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和肿瘤最大直径。[结果]观察组术后第4天的胆红素、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功能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镇痛联合穴位治疗能有效促进肝癌切除术肝功能的恢复。
庞永慧刘琴卜彩菊赵新华向邦德韦瑜群马从凤
关键词:肝癌肝切除术镇痛穴位疗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