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饶福东

作品数:14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陈可冀中西医结合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关节
  • 5篇麻醉
  • 5篇关节置换
  • 4篇单次
  • 4篇腰麻
  • 4篇置换术
  • 4篇膝关节
  • 4篇膝关节置换
  • 4篇膝关节置换术
  • 3篇手术
  • 3篇蛛网膜
  • 3篇蛛网膜下
  • 3篇蛛网膜下腔
  • 3篇蛛网膜下腔阻...
  • 3篇椎管
  • 3篇网膜
  • 3篇膜下
  • 3篇老年
  • 3篇超声
  • 3篇穿刺

机构

  • 14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饶福东
  • 9篇林洁
  • 7篇林华阳
  • 6篇修忠标
  • 4篇卢希
  • 4篇杨锡馨
  • 3篇林翔
  • 3篇林芩
  • 3篇刘洪
  • 3篇陈刚
  • 2篇王翔锋
  • 2篇李丽珍
  • 2篇林友国
  • 2篇张枫
  • 1篇邱水生
  • 1篇王芳
  • 1篇林树英
  • 1篇李师阳
  • 1篇林玮
  • 1篇钱彬

传媒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肌骨超声对改良针内针穿刺技术在单侧全髋关节置换老年人行单次高位腰麻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评价应用肌骨超声经椎间隙平面旁正中横向纵向扫描辅助定位穿刺引导技术对改良针内针穿刺法在单侧全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行L_(2-3)间隙单次微创等比重高位腰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9月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且实施L_(2-3)间隙单次微创等比重腰麻的7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超声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其中6例(观察组2例和对照组4例)转为L_(2-3)间隙退出研究。观察组采用肌骨超声定位引导单次微创等比重腰麻,对照组采用体表手法触诊定位法,均采用患侧在上的侧卧体位下进行操作。比较2组穿刺情况,如穿刺失败、穿刺时间、穿刺次数以及脑脊液流出、脑脊液抽出、脑脊液注药后流出和脑脊液注药后抽出例数,观察2组并发症(异感、下肢感觉和运动障碍)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脑脊液流出、注药后脑脊液流出的概率明显增加,脑脊液回抽、脑脊液注药后回抽的次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穿刺异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下肢感觉和运动障碍。结论:在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肌骨超声辅助定位引导下L_(2-3)间隙单次微创等比重腰麻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与体表标志触诊定位法比较具有明显优势。
林华阳饶福东林洁张枫林友国修忠标刘洪张良志刘锦坤杨婷婷屈云宵黄淋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阻滞老年人
改良针内针穿刺技术在老年患者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探讨改良针内针穿刺技术在老年患者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阐明其在超声定位引导下单次等比重脊椎麻醉中的麻醉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择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且实施单次等比重脊椎麻醉的6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患侧在上的侧卧手术体位进行穿刺。60例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经超声定位棘突间隙后,行正中入路的单次蛛网膜下腔穿刺,以穿刺针见脑脊液流出或抽出判定为穿刺成功。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的针内针技术(破皮后16 G硬膜外穿刺针穿刺引导、套用25 G笔尖式侧孔脊麻穿刺针);改良组患者采用改良的针内针技术(20 G注射针直接破皮引导、套用25 G笔尖式侧孔脊麻穿刺针)。观察2组患者1次穿刺成功率、2次穿刺成功率、1次皮肤穿刺成功率、2次皮肤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患者满意率、麻醉起效时间、满足所需麻醉平面率、麻醉平面固定时间、术者对肌松满意度、手术时间、PACU停留时间和麻醉操作即刻不良反应及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穿刺成功。与传统组比较,改良组患者1次穿刺成功率、2次穿刺成功率、1次皮肤穿刺成功率和2次皮肤穿刺成功率高(P<0.01),穿刺时间短(P<0.01),患者满意率高(P<0.01),麻醉起效时间缩短(P<0.01),麻醉平面固定时间延迟(P<0.01),术者对肌松满意率高(P<0.01),麻醉10 min和术后10 min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升高(P<0.05)。与传统组比较,改良组患者麻醉穿刺操作过程即刻不良反应和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穿刺前先超声定位,采用改良针内针穿刺技术行非可视条件下单次等比重脊椎麻醉,可明显减少穿刺次数和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
官永银林华阳饶福东林洁修忠标刘洪张良志杨婷婷屈云宵方寒冰孙鹤
关键词:脊椎麻醉超声检查全髋关节
内关穴注射氟哌利多合口服排气汤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60例被引量:3
2014年
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产生急性重度疼痛,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身心健康,临床提倡多模式镇痛[1-2],麻醉药起主导作用,因常伴发消化道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胀、便秘,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还导致食管受损、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误吸性肺炎、窒息等,是影响早期进食、下肢关节康复训练的重要因素。
林华阳饶福东林洁修忠标林翔林芩汪铮邱水生卢希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内关氟哌利多排气汤
不同穿刺方法单次腰麻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肛肠手术中单次腰麻三种不同穿刺方法的麻醉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探讨用于肛肠手术较合适的单次腰麻穿刺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肛肠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三组(n=60):A组:腰硬联合麻醉针内针穿刺法,B组:腰麻穿刺针直接穿刺法,C组:18G针头引导腰麻穿刺针穿刺法。记录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次数、注药后30min麻醉平面超过T6的例数、术后48h头痛和腰痛发生率。结果 B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低于A、C组,穿刺次数高于A、C组(P <0.05),C组与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腰痛发生率高于B、C组(P <0.05),C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注药后30min麻醉平面超过T6的例数及术后48h头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8G针头引导腰麻针穿刺法可以达到肛肠手术所要求的麻醉效果,同时具有首次穿刺成功率高、腰麻穿刺术后腰痛发生率低的优点。
李丽珍饶福东林威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腰麻肛肠手术麻醉并发症
不同通气方式对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氧合和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观察单腔气管导管插管双肺通气配合二氧化碳(CO_2)充气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单肺通气对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氧合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41~70岁,随机分成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单肺通气组(D组)和单腔气管导管插管双肺通气配合CO_2充气组(S组),每组2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或进胸)后5min(T1)、单肺通气(或进胸)后30min(T2)、单肺通气(或进胸)后60min(T3)、拔管后5min(T4)、拔管后24h(T5)、拔管后72h(T6),观察:(1)氧合指标:T0~T5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氧分压(PaO_2)及动脉CO_2分压(PaCO_2);(2)炎症因子水平:检测T0,T3~T6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浓度。结果 2组的SpO_2和PaO_2在T1时升高,T2及T3时下降,而PaCO_2在T1,T2及T3时均升高(P<0.05);S组的SpO_2,PaO_2和PaCO_2在T1,T2及T3时均高于D组(P<0.05)。2组的SOD从T3~T6均降低,在T4,T5及T6时S组均高于D组(P<0.05);与之相反,2组的MDA,TNF-α和IL-1β在T3~T6均升高,在T4,T5及T6时S组均低于D组(P<0.05)。结论单腔气管导管插管双肺通气配合CO_2充气可改善患者的氧合状况,减少炎性因子释放。
李丽珍林芩王翔锋饶福东林树英
关键词:肺换气白细胞介素类
椎管减压后采用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椎管减压后用利多卡因继续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64例实施腰椎椎管减压手术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VAPS)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的优良率为96.88%,对照组患者麻醉的优良率为78.13%。观察组患者麻醉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切皮、椎管探查及缝皮时观察组VAP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切皮时两组VAPS高于椎管探查和缝皮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和继续麻醉后对照组心率HR、SBP和DBP明显提高,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继续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可较好地满足手术的要求,值得临床推广。
饶福东
关键词:椎管减压术利多卡因
超声定位下罗哌卡因不同注药方法对单次等比重腰麻在老年单髋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L2~3穿刺成功后应用1%罗哌卡因2.0 ml不同注药法进行单次等比重腰麻在老年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拟施单次等比重腰麻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分次组和单次组各30例,均采用患侧在上的侧卧体位下进行操作。超声定位L2~3为穿刺间隙、正中入路经皮两次内穿刺成功51例,其中分次组26例,单次组25例,以脑脊液从腰穿针流出确定穿刺成功。分次组采用1%罗哌卡因2.0 ml与脑脊液分次稀释分次注药法,单次组采用传统的1%罗哌卡因2.0 ml与脑脊液2.0 ml单次稀释单次注药法。对比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平面、平面固定时间、术者肌松满意率、手术时间和恢复室停留时间,术中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术中出血量、尿量、晶体量、胶体量、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量和血管活性药使用率,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神经相关症状、头痛、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结果分次组感觉起效时间更迅速、T5~8平面发生率更高、平面固定时间更迟,而术者肌松满意度更高、手术时间更短、恢复室停留时间更长(P<0.01)。分次组在麻醉后10 min、术后10 min平均动脉压、心率显著低于单次组(P<0.05);分次组术中出血量更少、尿量更多、晶体量更多、胶体量更少(P<0.01)。结论老年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穿刺前先超声定位,在同一穿刺间隙L2~3应用相同剂量罗哌卡因与脑脊液、分次稀释分次注药方法的单次等比重腰麻,可明显提高麻醉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出血量更少,循环稳定,具有一定优势。
林华阳饶福东张枫林洁林友国修忠标刘洪张良志刘锦坤杨婷婷屈云宵黄淋方寒冰孙鹤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阻滞关节成形术
老年人日间肛肠手术中等比重罗哌卡因单次腰麻合理剂量的应用及其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日间肛肠手术中等比重罗哌卡因头高足低体位单次腰麻的合理剂量,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为老年人日间肛肠手术的临床麻醉提供依据。方法:老年肛肠病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0.8、1.0、1.3和1.5mL组,每组30例,各组患者均给予1%罗哌卡因与脑脊液分次混合液,经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入0.8、1.0、1.3和1.5mL,观察患者麻醉效果、生命体征、麻醉平面固定时间、术后麻醉完全恢复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随着罗哌卡因剂量增加,各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和感觉平面固定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高阻滞平面≤T5-8发生率变化比较,罗哌卡因1.3和1.5mL组均大于罗哌卡因0.8和1.0mL组(P<0.05);罗哌卡因1.5mL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最长,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肌松程度比较,罗哌卡因0.8mL组欠佳,而罗哌卡因1.0、1.3、1.5mL组均能满足手术要求,与罗哌卡因0.8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0.8mL组术中牵拉腹痛发生率高,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1.3和1.5mL组运动神经阻滞完全消退时间最长,与罗哌卡因0.8m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罗哌卡因1.5mL组患者需术后导尿的发生率最高,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日间肛肠手术应用1%罗哌卡因分次脑脊液稀释实施头高足底体位下等比重单次腰麻剂量以1.0~1.3mL为宜,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不良反应少。
林华阳林洁饶福东杨锡馨陈刚林玮卢希
关键词:罗哌卡因肛肠手术
舒芬太尼及地塞米松对上肢手术施行改良臂丛麻醉效果与术后镇痛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观察增强臂丛麻醉效果和延长术后镇痛时间。方法选择单侧上肢骨科手术的ASAI一Ⅱ级择期/急诊成年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四组:l组,0.33%盐酸罗哌卡因+0.67%盐酸利多卡因(简称罗利合剂);Ⅱ组,罗利合剂+舒芬太尼20I,zg;BI组,罗利舍剂+地塞米松10mg;1V组,罗利合剂+舒芬太尼20斗g+地塞米松10mg。结果Ⅱ、Ⅳ组麻醉起效时间均优于I组(P〈0.01);麻醉维持时间和持续镇痛时间各实验组均优于I组(P〈0.01),Ⅳ组最佳(P〈0.01),但Ⅱ组较Ⅲ组的镇痛持续时间更长(P〈0.05)。I组在麻醉后5、15rain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均升高(P〈0.01),但MAP麻醉后30min又回到麻醉前水平(P〉0.05),HR仍然变化(P〈0.01);Ⅱ组MAP和HR在麻醉后30min均回到麻醉前水平(P〉0.05);Ⅲ、Ⅳ组MAP和HR在15、30min均较麻醉前有升高(P〈0.05或〈0.01);各组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良肌间沟入路的麻醉操作经验基础上,罗利合剂配方中加入舒芬太尼和地塞米松施行上肢手术麻醉效果增强最佳,并显著延长持续镇痛时间。
林华阳饶福东林洁王芳陈刚杨锡馨
关键词:肌间沟臂丛阻滞舒芬太尼地塞米松术后镇痛
控制性降压对耐乐品椎管内麻醉下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控制性降压对椎管内麻醉下老年患者膝关节表面人工置换术的可行性及应用管理,旨在减少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的出血量和缩短手术时间。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拟施行膝关节置换术的ASAⅡ~Ⅲ级病人85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辅用咪达唑仑2mg,术中必要时重复静注,不加用其他降压措施;B组为观察组,辅用剂量为25~75μg·kg^-1·min^-1的丙泊酚,和少量芬太尼0.75μg·kg^-1,应用开始泵注剂量为0.5μg·kg^-1·min。的硝酸甘油进行控制性降压。所有病例全程密闭透明面罩给氧、监测多导联心电图、动态监控左桡动脉有创血压、中心静脉输液和测压、脉氧饱和度、经鼻呼气末CO2分压和波形、记录出血量和尿量。术中预先适时补液扩容。两组必要时按指征使用血管活性药和/或加快输入晶、胶体。术毕统计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两组均未发生任何麻醉相关并发症;观察组术中出血量由对照组的(626±81)ml减少到(380±65)ml,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输液总量由(3230±126)ml下降到(2250±90)ml,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时间由(83±20)rain缩短至(55±15)rain,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毕苏醒期患者舒适程度由28.6%(12/42)提高至74.4%(32/43),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尿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讨论只要麻醉管理方法掌控得当,控制性降压在腰硬联合麻醉为主,辅以静脉麻醉方法应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可明显减少出血量,减少输液总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术毕舒适程度和手术安全性。
林华阳林洁饶福东陈刚杨锡馨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控制性降压监测麻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