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静莲

作品数:10 被引量:157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精神分裂症
  • 8篇分裂症
  • 5篇护理
  • 4篇照顾
  • 4篇照顾者
  • 4篇住院
  • 4篇精神分裂症患...
  • 3篇慢性
  • 3篇慢性精神分裂...
  • 3篇患者照顾者
  • 2篇依从
  • 2篇依从性
  • 2篇运动疗法
  • 2篇支持性护理
  • 2篇生活质量
  • 2篇住院精神分裂...
  • 2篇疗法
  • 2篇慢性精神分裂...
  • 2篇康复
  • 2篇活质量

机构

  • 9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浦东新区...

作者

  • 10篇顾静莲
  • 5篇王玲
  • 3篇闵海瑛
  • 3篇沈颖
  • 2篇沈燕敏
  • 2篇秦虹云
  • 1篇杨振东
  • 1篇俞玮
  • 1篇瞿正万
  • 1篇曹新妹
  • 1篇孙喜蓉
  • 1篇王灿
  • 1篇施美丽
  • 1篇唐敏捷

传媒

  • 2篇上海护理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药业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强度运动疗法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低强度运动疗法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将90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再同时实施3个月的运动疗法干预。测定两组干预前后生理指标: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生化指标:血脂包括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以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分比较干预效果。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收缩压(121±9) mmHg和舒张压(82±7) mmHg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53,-2.648;P<0.05);干预组总胆固醇(4.08±0.53)mmol/L和甘油三酯(0.90±0.21)mmol/L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517,-2.734;P<0.01);干预后PANSS总分为(63.93±5.78)分,其中阳性量表(14.65±2.71)分,阴性量表(13.44±2.40)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35.84±3.78)分,均低于对照组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0.521,-4.174,-7.256,-8.055;P<0.01)。结论低强度运动疗法有助于促进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身心健康。
顾静莲闵海瑛沈颖沈燕敏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血压血脂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照顾者的负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照顾者的负担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更有效开展护理服务工作。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Zarit负担量表(ZBI)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100例患者和照顾者。结果:患者的婚姻状况是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t=4.107,P=0.019);患者的工作情况和经济状况对照顾者SDS得分有影响(分别为t=3.851,P=0.025;t=2.701,P=0.035),具有统计学意义。照顾者负担平均(37.36±14.37)分,91%的照顾者存在负担,轻度54%、中度28%、重度9%。照顾者SDS平均(40.94±6.07)分,66%的照顾者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轻度53%、中度12%、重度1%。ZBI总表负担和SDS得分之间未见相关性(r=0.03,P=0.808)。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对照顾者负担和情绪有影响,照顾者普遍有照顾负担、其情绪现状需加以关注,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王玲顾静莲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患者照顾者负担抑郁
支持性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照顾者的效果研究被引量:23
2015年
目的评价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照顾者实施支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6月在上海市某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照顾者7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接受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观察组实施支持性护理干预3个月,采用Zarit护理负担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照顾者进行评定。结果经过支持性护理干预,观察组的Zarit护理负担量表评分(P<0.01)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P<0.05)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支持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照顾者负担、提高照顾者的自我效能、促进照顾者的心理健康。
顾静莲闵海瑛沈颖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照顾者支持性护理康复
老年人跌倒相关评定量表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跌倒已是临床上常见且严重的不良事件,不仅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痛苦与经济负担,也给医院与护理院等机构带来管理上的困难与风险,导致医疗纠纷的增加。研究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约有1/3的人跌倒1次或多次,并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这个问题日益凸显。在国外,已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跌倒进行研究,我国开展跌倒相关研究在近十年,处于初级阶段。现将跌倒相关评定量表综述如下,为今后开展跌倒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顾静莲
关键词:老年人跌倒量表
精神专科TTT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对患者社区康复的介入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Train-The-Trainer(TTT)护理模式在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动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对患者家属需求调查的结果设计培训内容。于2019年8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病区14名在岗临床护士为培训授课者候选人,由副高职称以上护理专家对其进行培训并考察合格后列为培训授课者。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5个街镇在社区登记在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照顾者137名为研究对象,接受培训授课者培训,共计5次。使用系统家庭动力学量表(Sales of the family dynamics,SSFD)对患者进行评估,以评价家庭动力的变化。结果14名培训授课者授课素质在培训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7名首要照顾者在经过培训授课者培训后家庭的SSFD总分为(74.58±10.01)分,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其中疾病观念、家庭气氛维度评分分别为(13.62±2.55)、(28.57±5.30)分,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0.002,P2=0.020)。结论TTT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家庭的疾病观念以及家庭氛围,在实践中值得推广。
王玲秦虹云顾静莲唐敏捷陈燕华
关键词:护理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14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均接受医生制订的医疗方案,包括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专科护理,研究组实施24周个体化护理干预,共随访72周。在入组时和入组4,12,36,48,60,72个月后测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SQLS)、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袁(PANSS)分值。结果入组前两组SQLS,SSPI和PANSS得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入组12周后研究组S9LS和PANSS得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SSPl得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干预前后SQLS、SSPI和PANSS得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对照组观察前后比较,SQKS总分无显著差异,SSPI总分有显著差异(P〈0.01),PANSS总分无显著差异;阳性症状、一般病理表现及阴性症状较观察后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在合理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社会技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积极促进患者康复的作用。
俞玮曹新妹孙喜蓉瞿正万杨振东顾静莲谢洁静沈燕敏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个体化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运动疗法在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在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7—1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43例,实施运动疗法3个月,观察患者平均每天自主运动时间、便秘和嗜睡状况、体重和体质指数(BMI)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3个月后患者每天自主运动时间增加,便秘和嗜睡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体重和BMI下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能够促进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主动运动时间的增加,改善便秘和嗜睡状况,降低体重和BMI,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顾静莲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运动疗法生活质量
支持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及照顾者焦虑情绪的影响被引量:59
2016年
目的:探讨支持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及照顾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其照顾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实施支持性护理干预3个月,采用依从性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分别评价患者的依从性、照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经过3个月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12例完全依从、18例部分依从、6例不依从)和护理依从性(11例完全依从、15例部分依从、10例不依从)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461,17.537;P <0.01)。干预后观察组照顾者 SAS 评分为(37.51±5.93)分,低于干预前的(43.11±4.98)分,并低于对照组的(42.08±5.6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4.283,4.040;P <0.01)。干预后观察组照顾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9名(82.6%)满意,5名(14.2%)较满意,1名(2.9%)不满意,高于对照组中15名(41.7%)满意,11名(30.6%)较满意,9名(25%)不满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05,P <0.01)。结论实施支持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有助于减轻照顾者焦虑情绪,从而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顾静莲王玲沈颖施美丽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照顾者焦虑依从性支持性护理
精神分裂症患者照顾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照顾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帮助其在家庭中承担健康教育角色,探讨实用、科学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方法自行设计照顾者知识来源调查表和照顾者所需健康教育内容调查问卷,于2013年7月—2014年6月调查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照顾者100例。结果被调查的照顾者均想了解与所照料患者有关的知识,选择肯定比率为100%;照顾者相关知识来源途径依次为医护人员、报刊书籍、网络等,所需健康教育内容依次为生活照料、药物治疗与管理、病情观察与处理等。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照顾者相关知识来源中,以医护人员为主,所需教育内容涉及生活、疾病、沟通、政策等多方面内容。临床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职能,指导照顾者多途径获得健康教育知识,对照顾者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帮助照顾者担当间接健康教育者角色。
王玲顾静莲秦虹云唐敏捷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照顾者健康教育需求
系统认知心理护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2
2016年
目的研究系统认知心理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按序贯入组方法,单号为研究组(30例),双号为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和常规精神科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8周的系统认知心理护理。两组在入院初、第4周时、第8周时分别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护士用住院精神病人观察量表(NOSIE)等进行评定和分析,出院时统计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BPRS得分住院第4周、第8周依次降低(P<0.01),且第4周和第8周均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NOSIE评定总分和ITAQ得分第4周、第8周依次增高(P<0.01),且第4周和第8周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BPRS得分第4周、第8周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NOSIE评定总分、ITAQ得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为(8.22±0.65)个月,对照组为(9.94±2.6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系统认知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自知力、改善精神症状和提高社会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闵海瑛顾静莲王玲滕秀菊王灿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自知力依从性精神症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