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林
- 作品数:22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4
- 2004年
- 目的 总结胸主动脉夹层 (AD)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993年至 2 0 0 3年 4月手术治疗A型AD 4 0例 ,B型 2 0例 ,其中急性夹层 16例。A型采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 13例 ,深低温停循环(DHCA)和上腔静脉逆灌 (RCP) 2 7例 ;行升主动脉置换 2 4例 ,升主动脉和半弓置换 11例 ,升主动脉、全弓和象鼻手术 5例 ;同期行Bentall手术 18例 ,主动脉瓣置换 8例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例。B型采用左心转流 7例 ,股 股转流 2例 ,DHCA 11例 ;行近端降主动脉置换 14例 ,全胸降主动脉置换或伴肋间动脉移植 6例。结果 全组术后死亡率 10 % (急性夹层 18 8% ,慢性夹层 6 8% ) ,近 3年降至 4 4 %。术后并发呼吸功能不全 8例 ,二次开胸止血 3例 ,延迟性心包压塞和腹腔内出血各 2例 ,声音嘶哑 3例。结论 正确掌握手术指征、手术技巧和术中脑保护是手术治疗AD的关键。A型夹层的手术范围应依据内膜破裂口位置决定。
- 徐志云张宝仁邹良建梅举韩林郎希龙
- 关键词:胸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深低温停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主动脉瓣置换术
- David手术在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根部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David手术治疗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根部病变的手术指征、技术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7年7月在我科行David手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病变的52例马方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方法及随访结果。结果男35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36.6±14.5)岁。术前存在重度主动脉瓣关闭反流37例(71.2%),主动脉瓣环、窦部、窦管交界直径分别为22~30 mm、40~56 mm、34~51 mm。40例主动脉根部真性动脉瘤患者行单纯David手术,主动脉阻断时间为61~108 min,平均为(81.3±11.6)min;体外循环时间为88~129 min,平均为(97.3±10.8)min。12例合并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David手术+全主动脉弓置换+降主动脉象鼻手术,主动脉阻断时间为93~126 min,平均为(107.4±11.2)min;体外循环时间为127~180 min,平均为(143.5±17.1)min。所有患者使用人工血管直径均≤30 mm,9例采用右心房分流技术处理主动脉根部渗血。42例患者撤机前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评估主动脉瓣功能,结果示无反流16例、微量反流18例、轻度反流8例。全组住院期间死亡1例(1.9%,1/52),所有患者均无二次开胸止血及其他重大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3.2±2.1)年,完整随访43例,无患者死亡;最近一次随访超声检查示主动脉瓣无反流6例、微量反流24例、轻度反流12例、中度反流1例,无中度及以上反流患者比例达97.7%(42/43);无患者因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行瓣膜置换手术;美国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Ⅰ级39例(90.7%)、Ⅱ级4例(9.3%)。结论对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根部病变,在基于一定手术指征选择合适患者的基础上,选用口径适宜的人工血管行David手术治疗的安全性高,疗效可靠。
- 谈梦伟徐志云韩林陆方林唐昊宋智钢
- 关键词: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根部瘤夹层动脉瘤
- 风心病继发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构形重建的力学特性变化及其机制的研究
- 该课题根据生物力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建立测定肺动脉顺应性的方法判断风心病肺血管结构改变的程度;并从血流力学角度,揭示血流切应力变化对肺血管结构重建的影响,以了解肺动脉血管重建的机制.为今后探索促使重建血管逆转的治疗手段提...
- 韩林
- 关键词:风心病肺动脉高压切应力平滑肌细胞
- 清醒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动脉闭合策略:ProGlide血管闭合装置后闭合技术优于外科修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基于ProGlide血管闭合装置的后闭合技术在清醒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ECMO)拔管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行清醒VA-ECMO救治并撤机患者的临床结局。根据使用的血管闭合方式,将患者分为ProGlide后闭合技术组(ProGlide组)和外科修复组。分析患者全因住院死亡率、动脉拔管闭合操作时间、出血相关事件、30 d内血管相关并发症等。结果共35例患者最终纳入研究,其中21例(60.0%)使用ProGlide后闭合技术,14例(40.0%)使用外科修复技术。全组患者男21例(60.0%)、女14例(40.0%),平均年龄(49.20±10.52)岁,VA-ECMO支持的中位时间为10.0(8.0,12.0)d,全因住院死亡率为11.4%(4/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性别后,在主要观察终点中,两组的全因住院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8,95%CI 0.09~6.89,P=0.826)。次要观察终点显示,ProGlide组具有更少的动脉拔管闭合操作时间(β=14.14,95%CI 7.22~21.05,P<0.01)及更短的撤机后ICU停留时间(β=2.11,95%CI 0.20~4.02,P=0.032)。两组均无主要出血事件及30 d内主要血管相关并发症发生,但ProGlide组次要出血事件及30 d内次要血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外科修复组(OR=0.13,95%CI 0.02~0.88,P=0.036;OR=0.05,95%CI0.00~0.59,P=0.018)。ProGlide组患者撤机时重症监护室疼痛观察工具法(CPOT)评分明显低于外科修复组(β=1.26,95%CI 0.37~2.14,P=0.007),外科修复组动脉缝合时需要额外使用瑞芬太尼的患者比例明显增加(OR=0.06,95%CI 0.01~0.36,P=0.002)。结论在清醒VA-ECMO动脉拔管过程中,采用ProGlide血管闭合装置的后闭合技术是安全、有效的。与外科修复方法相比,ProGlide血管闭合装置的后闭合技术具有操作时间短、出血及血管相关并发症少、患者疼痛感轻的优势,对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具有一定作用。
- 李白翎潘佳君唐杨烽韩林徐志云王军
- 关键词:血管闭合装置体外膜氧合作用
- 儿童主动脉瓣置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8年
- 儿童主动脉瓣疾病并不少见,通常需要早期干预治疗。随着介入治疗和瓣膜修复技术日益成熟,儿童主动脉瓣疾病的近、中期疗效令人满意。目前诸多证据支持瓣膜修复术作为儿童主动脉瓣膜病变治疗的首选。当介入治疗失败或瓣膜无法修复时,主动脉瓣置换成了必需的选择。目前对儿童主动脉瓣置换的研究已有很多,现对近些年来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 褚恒韩林
- 关键词:主动脉瓣置换术机械瓣儿童
- 阿司匹林 硝酸甘油 速效救心丸急救时该用哪种
- 2019年
- 在心脑血管病的治疗、预防和急救中,有三种药,是我们最为熟悉:阿司匹林、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到底心脏血管病突发急救时该用哪个?什么情况下用哪种?阿司匹林首先,我们平时听的最多的就是"阿司匹林",它与青霉素、安定同列为世界三大经典药物,贡献在于大大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 韩林
- 关键词:速效救心丸阿司匹林心脑血管病硝酸甘油急救心脏血管病
- 主动脉根部置换术134例临床经验
- 目的:总结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手术技术和疗效方法:1993年1月至2007年7月共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134例,男89例,女45例,年龄14~72岁,平均44.8岁。病因:马凡综合征78例,主动脉瓣环扩张症39例,二叶主动脉瓣...
- 徐志云邹良建张宝仁韩林陆方林宋智钢郎希龙徐激斌唐昊
- 文献传递
- 心脏移植术后早期三尖瓣反流的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心脏移植患者术后早期三尖瓣反流的风险因素,总结心脏移植供受体评估及心脏移植围手术期的管理经验,以期提高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生存率、降低移植术后患者早期右心功能不全发生率。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接受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后三尖瓣反流束面积与右心房面积比值将患者分为两组:组1(15例,三尖瓣反流束面积与右心房面积比值<20%)和组2(59例,三尖瓣反流束面积与右心房面积比值≥20%)。根据供体心脏标准获取心脏,术前通过Swan-Ganz导管监测患者肺动脉收缩压(PAPs)等指标,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患者术后30 d内的三尖瓣反流程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移植术后三尖瓣反流的影响因素。结果原发性移植物功能衰竭(PGF)、急性排斥反应、供受体体重比和术前PAPs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供体年龄、受体年龄、供受体性别是否匹配、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原发病种类、供受体身高比、术前总胆红素水平及术前右心室前后径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GF(OR=1.892,95%CI 1.150~1.972)、急性排斥反应(OR=1.625,95%CI 1.190~1.885)、供受体体重比(OR=0.001,95%CI 0.000~0.873)和术前PAPs(OR=1.274,95%CI 1.099~1.498)是患者心脏移植术后早期三尖瓣反流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注重供受体体重的匹配、防治围手术期肺动脉高压、严格应用免疫抑制剂及预防PGF有利于降低心脏移植术后早期三尖瓣反流,减少右心功能衰竭发生。
- 张伯尧唐杨烽张冠鑫范兴例张加俊徐志云韩林
- 关键词:心脏移植三尖瓣反流肺性高血压移植物排斥
- 无支架心脏生物瓣膜制作模具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支架心脏生物瓣膜制作模具,包括凸模和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包括三个平行连接的凸台,所述凸台的主视图为新月形,凸台的冠状面截面为弓形,凸台的矢状面截面为鱼鳍形,所述凹模包括三个凹槽,所述凹槽与凸模...
- 徐志云宋智钢王连才陆方林韩林徐激斌唐昊
- 文献传递
- 可降解外套管减轻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动物模型建立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建立可降解外套管束缚自体移植静脉减轻静脉内膜增生的动物模型 ,探讨可降解材料做外套管对防止或延缓桥静脉再狭窄的可行性。方法 以“no touch”方法取犬股静脉 ,调转后移植到同侧股动脉 ,其中一侧加用聚乳酸 聚乙醇酸 (PLGA)做成的圆柱形外套管 (外套管组 ) ,另一侧单纯静脉移植 (对照组 )。超声多普勒观察移植静脉是否通畅。术后 4周和 2 4周再次手术取移植静脉段。病理切片行苏木素 伊红 (HE)染色测量移植静脉中段内膜、中层厚度 ;维多利亚蓝(VB)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弹力纤维 ;免疫组织化学平滑肌α actin抗体染色鉴定静脉平滑肌。结果(1)所有动静脉吻合口无狭窄 ,术后早期 ,外套管组 2条静脉血栓形成、闭塞 ,对照组 1条静脉血栓形成、闭塞 ;(2 )外套管变化 :术后 4周内外套管无变形 ,6周开始变形 ,2 4周完全降解 ;(3 )静脉内膜和中层厚度 :外套管组静脉内膜增生轻 ,厚度均匀 ,对照组静脉内膜不均匀增厚 ,术后 4周和 2 4周外套管组静脉中段的内膜及中层厚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4 )移植静脉新生内膜主要由平滑肌细胞 (SMCs)和胶原纤维构成 ,术后 4周和 2 4周对照组两者含量丰富 ,而外套管组含量少于对照组且排列整齐。结论 该动物模型设计合理 ,PLGA可以做?
- 纪广玉韩林邹良建张宝仁邹榕江黄盛东徐志云刘延玲
- 关键词:移植静脉内膜增生动物模型平滑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