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慧莉

作品数:17 被引量:9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 2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10篇教育
  • 5篇大学生
  • 5篇政治
  • 5篇政治教育
  • 5篇治教
  • 5篇思想政治
  • 5篇思想政治教育
  • 4篇高校
  • 3篇道德
  • 3篇道德建设
  • 3篇思想道德建设
  • 3篇内化
  • 2篇大学生思想
  • 2篇心理
  • 2篇治道
  • 2篇思想道德
  • 2篇思政
  • 2篇民族
  • 2篇教学
  • 2篇高校思政

机构

  • 17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7篇韩慧莉
  • 3篇刘新庚
  • 1篇石共文
  • 1篇陈紫薇

传媒

  • 3篇大视野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源流
  • 1篇现代大学教育
  • 1篇伦理学研究
  • 1篇大学时代(B...
  • 1篇湖北函授大学...
  • 1篇创新与创业教...
  • 1篇山东农业工程...
  • 1篇城市学刊
  • 1篇品位·经典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立足四个课堂,着力推进民族团结思想内化
2016年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高校民族团结教育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不仅是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的一个重要因素。立足课堂教学第一课堂、校园活动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第三课堂、网络虚拟第四课堂,推进民族团结思想内化,是高校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教育大学生争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促进者和践行者。
韩慧莉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内化
艾米莉·迪金森自然诗中的女性意识
艾米莉·狄金森是一位能够代表美国十九世纪文学发展方向的杰出女诗人,她在很多方面都是特立独行的:她的生活方式,诗歌风格及其诗歌主题等。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诠释她的诗歌中所折射的女性意识。十九世纪的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父权制...
韩慧莉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女性意识话语方式
文献传递
论大学生道德素质建设的“实践外化”被引量:5
2012年
大学生道德素质建设的"实践外化",是高等教育活动中通过社会实践砺炼素质、提升品位的重要环节。组织实施"实践外化"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必须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坚持"知行合一.砺炼升华"的辩证立德理念,开辟"校内为基.校外拓展"协同互动的实施途径,建构"道德自律.制度他律.双驱互动"三位一体的运行保障机制。
刘新庚韩慧莉
关键词:大学生
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治道”内化被引量:3
2012年
"治道"内化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必需途径,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举措,是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治道"内化的组织实施是一个系统教育工程,必须建树"以为人之道为核?以为学之道为本"的理念,开辟"主导定向?渗透拓展"的实施途径,建构"道律固本·激励联动"的运行保障机制。
刘新庚韩慧莉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治道内化
治道内化·实践外化·品牌升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院系实施模式研究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是一个长期性、规范化、系统化过程,客观呼唤基层院(系)进行相应机制、模式的探讨与建设,必须形成切实可行的“基层提升工程”实施模式。二级学院是高校的办学主体,是落实“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
韩慧莉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文献传递
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及弘扬路径研究
2024年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为强师强教指明了方向,是对当前我国建设一支怎样的教师队伍的有力回答。教育家精神的内涵深刻体现了理想信念与使命担当的统一、理性思辨与人文情怀的统一、内在修养与外在事功的统一。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具有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和推进教育现代化、坚定文化自信和为促进全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智慧的时代价值。充分发挥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作用,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强大的教育力量,需要加强党的领导、深化理论研究、创新宣传方式、推进体制改革。
韩慧莉朱萍萍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
网络时代的译介学
2006年
网络的发展,其动态性、及时性、互动性特征,促进了译介学的整合与发展。网络发展既会带来机遇与挑战,也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译介学到底应该如何应对网络的发展呢?
韩慧莉
关键词:网络译介学比较文学文学翻译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困境、机遇与创新
2023年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自媒体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审视自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可以发现其存在典型的“双刃剑”效应。在监管缺失、主体解构、价值冲击等多重困境裹挟下,自媒体时代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拓展教育渠道、增加师生互动、重塑学习模式等机遇。基于此,高校应通过思维转变、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监管机制等方式,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韩慧莉陈紫薇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模式结构及其运行机理被引量:1
2012年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模式建构,是形成其长效机制的重大理论难题。必须立足现代教育平台,运用伦理学、教育学和思政学的原理与方法,加强"治道"内化,增强实践外化,打造道德品牌,系统建立"‘治道’内化·实践外化·品牌升华"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提升模式,形成"以内化为主导·外化为常态·品牌为导向"的内、外化互动运行机理。
刘新庚韩慧莉
关键词:思想道德建设方法论
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论析
2022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着眼于世界潮流基础上形成的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各个部分。通过分析论述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导向、现实导向和实践导向,指出对青年大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导向性意义;对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指出青年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教育中面临的功利化和世俗化、空想化和矛盾化趋势;并从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坚守德行底线及丰富教育载体三个方面分析。
韩慧莉刘迪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青年大学生中国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