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忠生
- 作品数:33 被引量:136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批评视域下欧洲主权债务报道的概念隐喻评析被引量:1
- 2015年
- 基于自建语料库以及Black的批评性隐喻分析理论框架,对《卫报》和《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中2012年和2013年30篇欧洲债务危机报道的3种频率最高的概念隐喻表现模式进行识别、阐释和解读并予以批评性分析,得出财政状况是物体、财政基础是建筑、财政状况是身体的结论。关注概念隐喻的语言层面的分析,同时注重其语篇连贯功能、情感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的探析,探析其强烈的话语倾向,剖析欧美政府的不同立场。
- 韦忠生
- 关键词:概念隐喻
-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旅游文本翻译
- 奈达(Nida)和纽马克(Newmark)的翻译理论都建立在某些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主要是以原语文化为视点。传统的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应该遵循忠实通顺的原则,原语在目的语中不能随意删减,改译不能归为翻译。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 韦忠生
- 关键词:英语翻译功能翻译旅游文本翻译旅游语篇翻译策略
- 文献传递
- 不可译现象的翻译策略
-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和文化上的不同特征,在词汇、语音、修辞和文化上存在不可译现象。笔者不同意完全不可译的观点,探讨了以上四个方面的基本可译性。
- 韦忠生
- 关键词:词汇语音修辞文化不可译
- 文献传递
- 主体间性视域下译者的主体性与翻译策略被引量:8
- 2012年
- 从多维度解读了译者主体性,认为作者和文本中心论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译者的主体性作用,而翻译研究中的另一个极端则是对译者主体性的过度张扬。基于对实际译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运用主体间性理论探析了译者主体与原文主体、译者主体与目的语读者主体、译者主体和翻译发起者主体在外宣翻译活动中的互动关系与翻译策略。
- 韦忠生
- 关键词:主体性主体间性翻译策略
- 英语隐喻解读与语用翻译策略
- 2006年
- 本文回顾了英语隐喻的研究发展动态,运用理查兹和布莱克的互动理论,斯珀珀和威尔森的关联理论探讨了英语隐喻的解读途径和运行机制,认为隐喻为一种语用现象,并从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探讨了英汉隐喻的翻译策略。
- 韦忠生
- 关键词:隐喻互动理论语用翻译策略
- 论译者的语篇意识的重要性
- 2005年
- 翻译是一种交际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起作用的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词或句子,而是这些词句组成的语篇,词句的交际功能只能通过语篇得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将原语与目的语的研究扩展到语篇层次,突破以词论词,以句论句的研究方法。
- 韦忠生
- 关键词:衔接连贯
- 英语拟人句英译汉探微被引量:1
- 2003年
- 本文根据汉语的特点,用语言实例对英语中"无灵名词+有灵动词"的拟人句英译汉中的物称与人称主语的转换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四种转换模式,为英语拟人句英译汉提供实践的参考框架。
- 韦忠生
- 关键词:人称物称英译汉
- 模因理论视域下的流行词解读与翻译策略——以裸族词语为例
- 2010年
- 异化翻译保留原文语言及文化的特色,把一种文化中的模因复制到另一种文化当中,满足目的语读者对译文陌生感的需求。归化翻译保留了为目的语读者所熟悉的核心模因,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接受。文化体本身常常也有吸收异族模因的要求,对本族文化的模因来说,这些引进的异族模因构成了文化生命体进化所需的突变,使本族文化获得新的生命力,丰富了本国的文化模因。
- 韦忠生
- 关键词:突变
- 语言帝国主义视域下的翻译策略
- 2010年
- 本文分析了语言帝国主义及其产生原因,探讨了在语言帝国主义视角下的翻译策略,认为后殖民翻译理论家韦努蒂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杂合"理论以及翻译学转向不失为解构的翻译策略。
- 韦忠生
- 关键词:语言帝国主义
- 招商项目文本的语篇分析与翻译策略被引量:1
- 2016年
- 招商项目书的翻译质量不但与企业自身形象的建构紧密相连,甚至与一个城市、地方政府、乃至整个国家的形象建构息息相关。相对于其他语篇,招商引资项目书篇幅较小,但是仍然是具有完整语篇功能的的文本。招商引资翻译的研究主要从语用策略、认知语言经济原则、目的论、建构主义、促销视角等展开。论文基于语篇分析理论分析了招商项目书的语篇特征,从语篇的主位推进、文化规约、衔接连贯与语体风格五个层面探析了招商项目书的翻译策略。
- 韦忠生
- 关键词:语篇分析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