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鹍

作品数:11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神经纤维
  • 3篇神经纤维层
  • 3篇视神经
  • 2篇眼部
  • 2篇视功能
  • 2篇视功能损伤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2篇细胞
  • 2篇颅咽管瘤
  • 2篇光学相干
  • 2篇光学相干断层
  • 2篇闭角
  • 2篇闭角型
  • 2篇闭角型青光眼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海绵窦瘘
  • 1篇断层扫描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邯郸市眼科医...

作者

  • 8篇雷鹍
  • 5篇瞿远珍
  • 5篇汤洋
  • 5篇杨柳
  • 4篇王丽娜
  • 3篇王淑然
  • 3篇方民
  • 3篇王梅子
  • 2篇王宁利
  • 1篇刘凤军
  • 1篇范肃洁
  • 1篇王剑
  • 1篇陆雯
  • 1篇李思珍
  • 1篇梁远波
  • 1篇孙兰萍
  • 1篇刘文茹
  • 1篇孟蕾
  • 1篇崔红
  • 1篇王冰松

传媒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眼科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鞍区生殖细胞瘤的眼部表现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鞍区生殖细胞瘤的眼部临床表现。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天坛医院诊治的鞍区生殖细胞瘤患者43例。方法回顾分析患者的视力、视野、眼底。对视力与发病年龄和病程进行相关性分析。主要指标视力,视野,眼底像。结果患者平均年龄(15.7±6.5)岁(4—31岁)。矫正视力的中位数为0.15。视力减退者52眼(74.3%),双眼盲7例(16.3%)。视力损害程度与年龄相关(r=0.384,P=0.023),即发病年龄越小视力损伤越重,而与病程无明显相关性(P=0.205)。出现视野损害者46眼(74.2%),其中以颞侧偏盲为主(46.8%)。视神经萎缩14眼(20.6%),视乳头水肿13眼(19.1%)。结论鞍区生殖细胞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其视功能损伤程度重,致盲率高。发病年龄越小视力损伤越重。
雷鹍瞿远珍王剑王丽娜
关键词:鞍区生殖细胞瘤眼底
无视交叉压迫的垂体瘤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析
2023年
目的评估无视交叉压迫的垂体瘤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和黄斑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的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9月就诊于该院的44例垂体瘤患者,其中包括MRI无视交叉压迫21例(42眼,PP-CC组),有视交叉压迫23例(46眼,PP+CC组),与18例(36眼,健康对照组)健康人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视野结果进行对比。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对3组间的pRNFL、GCC厚度,以及视野平均缺损(MD)、平均敏感度(MS)进行比较。结果3组间的平均pRNFL和平均GCC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CC组较PP-CC组pRNFL、GCC更小(P<0.05),PP-CC组较健康对照组pRNFL、GCC更小(P<0.05)。节段性分析中,PP-CC组pRNFL在鼻侧象限较健康对照组更小,下半GCC较健康对照组更小(P<0.05)。在视野的比较中,PP+CC组较PP-CC组和对照组MD增加,MS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CC组和健康对照组的MD及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视交叉压迫的垂体瘤患者在视野正常时也可出现pRNFL和GCC的变薄,OCT扫描对于垂体瘤视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和随访有重要价值。
雷鹍王淑然王梅子梁小芳汤洋杨柳
关键词:垂体瘤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视神经纤维层
OCT对多发性硬化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视功能损伤的评价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的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和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探讨疾病所致的视神经及轴突损伤情况。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收集2014-08/2016-0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RRMS患者60例、NMOSD-AQP4抗体阳性患者48例、NMOSD-AQP4抗体阴性患者35例及正常对照健康人群60例,通过OCT检测pRNFL(包括平均和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四个象限)和GCC(包括平均和上方、下方两个象限)的厚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RRMS、NMOSD-AQP4抗体阳性及NMOSD-AQP4抗体阴性组pRNFL(平均和四个象限)及GCC厚度(平均和上方、下方)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NMOSD-AQP4抗体阳性组的pRNFL及GCC厚度最薄。组间pRNFL厚度比较:NMOSD-AQP4抗体阳性组与RRMS组相比,四个象限pRNFL厚度均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MOSD-AQP4抗体阳性组与NMOSD-AQP4抗体阴性组相比,下方、鼻侧、颞侧象限pRNFL均更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方pRNFL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NMOSD-AQP4抗体阴性组和RRMS组相比,上方pRNFL厚度更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方、鼻侧、颞侧象限pRNFL厚度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GCC厚度比较:NMOSDAQP4抗体阳性组上方、下方象限GCC厚度比RRMS组和NMOSD-AQP4抗体阴性组变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OSD-AQP4抗体阴性组和RRMS组相比,上方GCC厚度更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方GCC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MOSD-AQP4抗体阳性患者的轴突损伤最明显,RRMS患者损伤最轻,而NMOSD-AQP4抗体阴性患者介于二者之间,且与RRMS更为相似。
王梅子王淑然王丽娜汤洋雷鹍方民杨柳瞿远珍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眼前节生物测量及房角狭窄原因分析
2009年
目的从生物测量的角度,对影响前房角宽度的解剖因素加以识别和定量分析。方法采用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AS-OCT,Visante,CarlZeissMeditec,USA),对入选的研究对象行眼前节成像及生物测量。运用相关关系分析找出与房角开放距离相关的解剖参数,并建立参数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结果研究对象共计212例212眼,其中女性179例(84.4%),男性33例(15.6%),年龄平均(60.6±8.94)岁。经统计学分析,建立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如下:房角开放距离=-0.377+0.310×中央前房深度-0.395×500μm虹膜厚度+0.236×晶体突度-0.033×瞳孔直径-0.222×虹膜膨隆高度。结论前节各解剖参数之间相互关联。中央前房深度、500μm虹膜厚度、晶体突度、瞳孔直径、虹膜膨隆高度直接影响了房角的宽度。
王冰松王宁利雷鹍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
OCT和视野对颅咽管瘤患者视功能损伤的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通过分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颅咽管瘤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及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的变化及其与视野平均缺损度(MD)及视野平均敏感度(MS)的相关性,探讨OCT检查应用于评估颅咽管瘤患者视路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对2014-09/2015-04在我神经外科就诊的颅咽管瘤患者95例175眼进行视野和OCT检查,测量神经纤维层厚度和GCC层厚度,利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 s)评价其与MD、MS的相关性,并分析其视乳头及视野改变的特点。结果:pRNFL厚度异常眼占53.1%(93/175),其中,视乳头水肿占3.4%(6/175),视神经萎缩占47.4%(83/175),视乳头类青光眼样改变者占7.4%(13/175)。视野缺损占71.4%(125/175)。双眼的pRNFL平均厚度(r s右眼=-0.411,r s左眼=-0.354)及GCC平均厚度(r s右眼=-0.400,r s左眼=-0.314),与MD相关(P<0.01);双眼的pRNFL平均厚度(r s右眼=0.412,r s左眼=0.342)及GCC平均厚度(r s右眼=0.414,r s左眼=0.299),与MS相关(P<0.01)。结论:pRNFL和GCC厚度与视野损害相关,可定量的评估鞍区肿瘤患者的视神经损害程度。pRNFL和GCC厚度越薄,视功能损害越严重。在临床工作中,将视野检查和OCT检查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发现及评估患者的视路损害及预后。
汤洋瞿远珍杨柳方民孟蕾王丽娜雷鹍王淑然陆雯王梅子
关键词:颅咽管瘤神经纤维层
颈动脉海绵窦瘘眼征的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分析颈动脉海绵窦瘘引起的眼部改变,加强眼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介入科收治的经全脑血管数字减影确诊的颈动脉海绵窦瘘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眼科表现。结果 39例惠者中,搏动性突眼21例(53.85%),颅内血管杂音21例(53.85%),结膜充血20例(51.28%),眼底改变20例(51.28%),视力下降19例(48.72%)。结论颈动脉海绵窦瘘瘤患者眼部改变特征明显,最常见的表现为搏动性突眼和颅内血管杂音。
瞿远珍杨柳方民雷鹍汤洋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眼表现
儿童颅咽管瘤眼部改变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儿童颅咽管瘤患儿眼部改变的特点。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治疗的17例(34只眼)儿童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儿术前矫正视力、视野、视乳头改变、肿瘤生长部位及肿瘤大小等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年龄5~14岁,平均(10.3±3.2)岁,男女性别之比为1.83∶1,患病高峰年龄集中在8~12岁;视力下降眼占79.41%(27/34)。眼底视乳头改变者占44.12%(15/34),其中视乳头水肿占5.9%(2/34),视神经萎缩占32.35%(11/34),视乳头色淡占5.9%(2/34)。视野缺损占76.47%(26/34)。肿瘤大小与视野改变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颅咽管瘤患者视力及视野的受损程度比眼底视乳头改变更明显和严重。
杨柳刘凤军汤洋雷鹍王丽娜瞿远珍
关键词:颅咽管瘤视觉障碍视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
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非瞳孔阻滞型房角关闭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观察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对非瞳孔阻滞型房角关闭的治疗效果。方法病例系列研究:对17例(31只眼)非瞳孔阻滞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于周边虹膜切除术后进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于术前和术后1周测量房角宽度和虹膜厚度,并应用前房角镜观察房角粘连情况。随访3~17月,平均8月。结果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后一周,房角开放距离(AOD)较术前明显增大(P<0.01),小梁虹膜夹角(TIA)增宽、部分患者周边虹膜前粘连(PAS)减少、周边虹膜变薄,随诊期间未发现高眼压及前房角进行性粘连。结论激光虹膜成形术可以明显加深非瞳孔阻滞型PACG的周边前房,增宽房角入口,从而预防房角粘连的进一步进展。
范肃洁梁远波孙兰萍李思珍雷鹍崔红刘文茹王宁利
关键词:激光虹膜成形术闭角型青光眼超声生物显微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