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非

作品数:9 被引量:76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痴呆
  • 5篇照料
  • 5篇照料者
  • 5篇阿尔茨海默病
  • 3篇生活质量
  • 3篇活质量
  • 3篇痴呆照料者
  • 2篇行为症状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症状
  • 2篇美金刚
  • 2篇精神行为症状
  • 2篇老年
  • 2篇老年痴呆
  • 2篇患者家庭
  • 2篇阿尔茨海默病...
  • 2篇奥氮平
  • 2篇病患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健康状况

机构

  • 8篇重庆市精神卫...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陈非
  • 5篇谭小林
  • 5篇胡舒
  • 3篇黄杰
  • 3篇曹国兴
  • 3篇赵科
  • 2篇罗英茂
  • 2篇马厚勋
  • 2篇文晏
  • 1篇陈恳

传媒

  • 4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3篇2017
  • 4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老年痴呆与Klotho基因关联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结构的形成,老年痴呆发病率逐年增高[1],已成为世界性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给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有关痴呆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早老素基因、淀粉样蛋白前体基因、载脂蛋白E基因等方面[2]。近年来研究发现,在Klotho基因敲除后的小鼠中过早出现与人类老年阶段相关的多种行为和病理变化,即被认为可能Klotho基因参与了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特别是与其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具有关联性,
陈非马厚勋陈恳
关键词:老年人痴呆
影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照料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家庭照料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WHO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Zarit照料负担量表(Z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对64名AD患者的家庭照料者进行调查。结果 (1)AD患者照料者的生活质量总的主观感受得分显著低于健康状况总的主观感受得分(t=-2.217,P=0.030)。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得分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2、-1.994,P=0.801、0.050);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0、3.658,P<0.05)。(2)有配偶、亲子关系差、有躯体疾病及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较重的照料者生活质量较低(P<0.05)。(3)照料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与照料负担总分呈负相关(r=-0.433,P<0.05),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r=0.346,P<0.05)。(4)婚姻状况、亲子关系、躯体疾病、社会支持是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r2=0.409)。结论加强对有配偶、亲子关系较差、身体情况不良的AD照料者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
蒋平静谭小林黄杰赵科文晏陈非蒋振虹胡舒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照料者家庭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照料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家属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连续照料AD患者≥3个月的直系亲属64人,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扎瑞特照料负担量表(Z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调查并分析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 AD患者家属的总体生活质量下降,其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得分明显降低。家属身体健康状况、照料负担、社会支持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居家AD患者照料者的生活质量较差,应加强对健康状况较差、照料负担重、社会支持较低直系亲属的干预,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胡舒谭小林赵科文宴黄杰陈非蒋平静蒋振虹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照料者生活质量
美金刚联合奥氮平治疗伴精神行为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疗效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美金刚联合奥氮平治疗伴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伴行为和精神障碍住院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美金刚治疗组(A组)、奥氮平治疗组(B组)和美金刚联合奥氮平治疗组(C组),各40例。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8、12周分别予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BPSD、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疗效,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BEHAVE-AD评分在治疗后第2、4、8、12周末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12周末后,C组BEHAVE-AD评分减分率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治疗前与同组治疗第12周末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与治疗第12周末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治疗第12周末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金刚联合奥氮平能快速、有效控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BPSD,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不良反应小。
陈非马厚勋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美金刚抗精神病药奥氮平精神行为症状
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患者的照料者负担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对阿尔茨海默病(AD)性痴呆患者的照料者的照料负担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在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门诊及同地区养老机构中经临床确诊的192例AD性痴呆患者及其主要照料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不同将照料者分为三组:住院组(住院痴呆患者的照料者)63例、家庭组(居家痴呆患者的照料者)64例、机构组(养老机构痴呆患者的照料者)65例。采用扎瑞特照料负担量表(ZBI)、症状自评量表(SCL-90)、WHO生活质量测定简表(QOL-BREF)、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定照料者;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评定患者,并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1)AD性痴呆患者的照料者ZBI总分得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59,P〈0.01);不同组别ZB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组ZBI总分及责任负担得分明显低于家庭组,机构组ZB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家庭组,住院组ZBI总分及个人负担得分显著高于机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照料者ZBI总分得分与照料者年龄、照料时间、是否家属、躯体疾病、ADL评分、NPI评分、SCL-90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244、0.347、0.444、0.209、0.299、0.323、0.605,P〈0.01),与照料者人均月收入、患者病程呈正相关(r=0.151、0.179,P〈0.05),与MMSE评分、QOL-BREF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282、-0.236,P〈0.01),与SSRS评分呈负相关(r=-0.157,P〈0.05)。(3)将是否家属、NPI评分、照料时间、躯体疾病等因素进入总体回归方程,R2=0.324;照料时间、躯体疾病、患者年龄分别是住院组、家庭组、机构组的主要预测因子。结论家庭照料者的照料负担较重,并且影响照料者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
罗平谭小林陈非蒋平静蒋振虹胡舒罗英茂曹国兴
关键词:干预性研究照料者
美金刚联合奥氮平治疗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痴呆临床研究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观察美金刚联合奥氮平治疗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收治的老年痴呆伴精神行为障碍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美金刚组(A组)、奥氮平组(B组)和美金刚联合奥氮平组(C组),各40例。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2,4,8,12周,分别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价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BEHAVE-AD评分比较,C组明显优于A组和B组(P<0.05);MOCA评分,A组及C组均显著提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及C组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美金刚联合奥氮平能快速、有效控制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古淑敏陈非曹国兴
关键词: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美金刚奥氮平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不同照料模式下照料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不同照料模式下照料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在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门诊及渝北区龙塔老年公寓中临床确诊的192例AD患者及其192名照料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环境不同,将192名照料者分为三组:住院组(住院AD患者的照料者)63名、家庭组(居家AD患者的照料者)64名、机构组(养老机构AD患者的照料者)65名。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进行评定,并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照料者WHOQOL-BREF总分及社会、环境领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005、11.352、14.067,P=0.018、0.003、0.001);住院组的WHOQOL-BREF总分显著高于机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74,P=0.006),住院组与家庭组、机构组与家庭组WHOQOL-BREF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30、1.525,P=0.221、0.130);住院组的社会领域得分显著高于家庭组和机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703、-3.186,P=0.008、0.001);机构组的环境领域得分显著低于住院组和家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615、2.759,P=0.000、0.000)。住院组照料者的生活质量总得分与慢性躯体疾病、医疗费支付方式及与患者关系呈负相关(r=-0.296、-0.274、-0.258,P=0.019、0.030、0.041),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367,P=0.003);家庭组的生活质量总得分与年龄、Zarit照料者负担量表(ZBI)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340、-0.433;P=0.006、0.000),与经济收入、SSRS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341、0.346,P=0.006、0.005)。机构组的生活质量总得分与教育年限呈正相关(r=0.245,P=0.049)、与经济收入、SSRS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387、0.681,P=0.001、0.000),与慢性躯体疾病、医疗费支付方式、ZBI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338、-0.416、-0.364,P=0.006、0.001、0
罗平曹国兴罗英茂陈非蒋平静蒋振虹胡舒谭小林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痴呆问卷调查生活质量照料者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家庭照料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家庭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评估。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诊断标准的64例AD患者及其直系亲属照料者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90(SCL-90)、Zarit照料负担量表(Z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神经精神科问卷(NPI)分别对照料者和患者进行心理测评,并对有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①AD患者家庭照料者的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有躯体病、医疗费高的患者、混合型痴呆的家庭照料者SCL-90评分显著高于无躯体病、医疗费低的患者、经典型痴呆的家庭照料者,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③家庭照料者SCL-90总分与ZBI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924,P〈0.01),与SSRS总分呈负相关(r=-0.288,P〈0.05),与主观支持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355,P〈0.01)。④主要影响因素按偏回归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ZBI总分、MMSE总分、痴呆类型、ADL总分、主观支持、躯体疾病(偏回归系数β绝对值=0.831、0.186、0.145、0.108、0.089、0.081),决定系数R^2=0.892。结论 AD患者家庭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加强对躯体情况差、主观支持低、患者病情较重的家庭照料者的干预,减轻照料负担,促进心理健康。
蒋振虹谭小林赵科文晏黄杰陈非蒋平静胡舒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照料者心理健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