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雯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3篇护理干预
  • 3篇儿童
  • 3篇干预
  • 2篇乳牙
  • 2篇龋病
  • 2篇龋病调查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药物防治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醛固酮...
  • 1篇增多症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皮质
  • 1篇肾上腺皮质病...
  • 1篇皮质
  • 1篇龋齿
  • 1篇醛固酮

机构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陈雯
  • 3篇梁少林
  • 3篇李柳茵
  • 3篇韦雪香
  • 3篇马卫平
  • 1篇苏思标
  • 1篇磨静佳
  • 1篇张剑锋
  • 1篇李浩
  • 1篇李超乾
  • 1篇林莉
  • 1篇邝晓聪
  • 1篇赖碧霞
  • 1篇赵晓琴
  • 1篇吴英林
  • 1篇庞杰龙

传媒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护理研究(中...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3~4岁儿童龋病调查及其对策探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了解社区3~4岁儿童龋齿患病情况,为今后儿童防龋工作探讨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南宁市江南区7所幼儿园3~4岁儿童588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龋齿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并作统计分析。结果患龋率51.19%,龋均4.84;不同生活习惯及家长口腔保健意识与儿童龋齿发生率有关(P均<0.001)。结论波浪式刷牙、食后漱口、不常吃零食甜食、家长的经常监督检查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方式,而且应重点从危险度较高的刷牙方法和家长经常监督检查这两方面着手干预。
李柳茵梁少林韦雪香马卫平陈雯
关键词:乳牙龋病护理干预
实施天天都是“爱牙日”预防儿童龋齿的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儿童防龋的效果,为今后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天天都是"爱牙日",对照组除了与研究组相同的每半年进行1次集体涂氟外无特殊行为要求,两组同时跟踪观察2年,采用重复观测数据的线性模型的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比较在2年内研究组和对照组患龋齿情况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不论未患龋的儿童还是已患龋的儿童,研究组儿童新发龋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结论]专业保健医护人员、幼儿教师、家长和幼儿的共同参与和坚持,针对致龋因素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地降低龋病的发生和发展。
李柳茵赖碧霞梁少林韦雪香马卫平陈雯
关键词:龋齿护理干预口腔卫生习惯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皮质病变中EG-VEGF、VEGF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EG-EVGF、VEGF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皮质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肾上腺皮质病变的关系,探讨两者在原醛症肾上腺皮质病变中的作用机制及生物学行为。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
陈雯
关键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皮质病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文献传递
南宁市江南区3岁~4岁儿童龋病调查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社区3岁~4岁儿童龋病患病情况,为今后探讨行之有效的儿童防龋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南宁市江南区7所幼儿园3岁~4岁儿童588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龋病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龋病发生率51.19%,平均4.85颗;不同生活习惯及家长口腔保健意识与儿童龋病发生率有关(P〈0.001)。[结论]波浪式刷牙、食后漱口、不常吃零食及甜食、家长的经常监督检查是预防龋病的有效方式。
李柳茵梁少林韦雪香马卫平陈雯
关键词:儿童乳牙龋病护理干预
甘草酸二铵防治急性肺损伤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张剑锋李超乾李浩苏思标赵晓琴吴英林陈雯林莉邝晓聪曾诚磨静佳庞杰龙
立项背景: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ALI临床常见病因为感染、创伤、中毒等,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治疗上除机械...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甘草酸二铵药物防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