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荣
- 作品数:15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职业技术院校党建研究会度科研立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背离与合流: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解析被引量:5
- 2013年
- 对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进行深层对比性研究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在理论层面上存在"背离"取向,但在实践层面却存在"合流"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的"闭门之困"(实效危机)与通识教育的"进门之难"(生存困境)正是两者走向"合流"的契机。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在对象的互容、内容的重叠、方法的交融以及价值取向上的一致性是两者"合流"的理论基础,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隐性课程、学生社区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则是两者"合流"的实践基础。
- 陈荣荣
- 关键词:通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背离合流
- 协商民主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浙江省泽国镇协商民主实践的案例启示被引量:14
- 2009年
- 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的民主恳谈实践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安排上作出了积极的、比较规范的探索。它充分显示了,倡导平等对话为农民真实显示对公共产品的偏好奠定了基础,鼓励公共参与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所需的信息沟通提供了动力,实现理性沟通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民主决策破除了技术上的障碍,促进偏好转换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关键性的支持条件。泽国实践为我们提供了解读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新视角,值得人们理性关注和研究。
- 陈朋陈荣荣
- 关键词:协商民主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 马克思扬弃“人的异化”的双重道路被引量:1
- 2014年
- 资本主义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人类的异化,即对人自身本质的背离。批判资本主义的目的就是要重新把人的本质还给人。资本主义导致了人类的双重异化:物质经济生活的异化和精神生活的异化。马克思通过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方式,同时扬弃了人的双重异化,开创了扬弃人的异化的双重道路。
- 陈荣荣张士清
- 关键词:类本质公有制
- 我国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热点和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 2023年
- 本文利用 CiteSpace6.1R3可视化程序对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收录的期刊进行分析,通过宏观和微观方面的分析,揭示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的现状和进展情以及剖析了其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最后,立足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高度和实践维度,探赜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面临的挑战和应对之策。
- 陈荣荣宋慧鹏
- 关键词:劳动教育可视化分析
- 基于社会学习德育理论的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探析被引量:2
- 2015年
- 志愿精神与志愿服务密切相关,是现代公民社会的核心精神,推动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传统向善文化面临挑战、志愿精神教育薄弱、志愿组织及制度保障不完善等外部因素和大学生自身的条件局限,是大学生志愿精神缺失、志愿态度保守和志愿服务俗化的症结所在。科学运用社会学习德育理论,积极从社会环境、大学生和志愿组织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能切实提高培育志愿精神的实效性。
- 陈荣荣
- 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异化与调控研究被引量:13
- 2018年
- 现代学徒制具有丰富的内涵与特点,是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其不但深化了校企合作关系,而且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系列变革。在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顶层设计、管理制度、协同关系、主体关系异化的现象,亟须针对主体、角色、环境、方式的改变,发挥社会各领域的作用,进行有效的调控。
- 陈荣荣
-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 首批高职院校的层次发展——对1980-1985年的118所短期职业大学的考察被引量:6
- 2012年
- 高职院校的层次化发展是高职教育体系完善的中心命题之一。中国在1980-1985年建立的首批高职院校历经近30年的发展,大部分升格为本科院校,实现了层次发展的目标,他们的发展历程对于今天寻求层次发展的高职院校是一笔难得的经验财富。首批高职院校是在"半熟"状态下借助国家外在推动力、通过合并重组等外延扩张方式实现的升格,多数在升格之后日渐偏离了职业教育的轨道。今天的高职院校应努力走内涵发展、以建立"职业型"高等院校为目标的层次发展道路。
- 陈荣荣伍红军
- 关键词:高职院校
- 技能与人文的交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形式考察
- 2023年
- 随着“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人才培养共识得以在高职院校确立,高职院校也开始日渐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当前,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形态主要有人文素质教育讲座、人文素质教育选课制、通识书院及其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引的校园文化建设.四种人文素质教育实践形态尽管因处于探索性实践阶段,系统性和实效性尚存问题,但已经显示出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这一显著特点.可以预见,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地位稳固之后,有可能带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 陈荣荣
-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高素质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