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英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抗战
  • 2篇老人
  • 2篇大后方
  • 1篇烟毒
  • 1篇岩溶
  • 1篇岩溶洼地
  • 1篇养老
  • 1篇养老保障
  • 1篇英语
  • 1篇英语写作
  • 1篇战时
  • 1篇政府
  • 1篇指纹
  • 1篇指纹法
  • 1篇人口
  • 1篇社会保障
  • 1篇社会保障问题
  • 1篇社会救济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机构

  • 6篇重庆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陈英
  • 2篇常云平

传媒

  • 1篇黑龙江史志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0
  • 3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军阀防区制时期(1912—1934)的四川烟毒被引量:2
2009年
在晚清同治、光绪年间,四川鸦片种植已经盛行。随之而来的烟毒便在四川迅速蔓延了约半个世纪。随着四川防区制的形成,军阀势力不断扩张,在军阀的纵容下,鸦片种、运、售、吸又弥漫全省,大小军阀以此作为公开的甚至合法的财政收入。随之鸦片烟毒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泛滥开来。
陈英
关键词:烟毒
岩溶槽谷区洼地小流域产沙强度与泥沙来源研究
以青木关岩溶槽谷区耕地型/林地型洼地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从洼地沉积物入手,以137Cs辅以六六六(HCHs)断代,结合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等分析,追溯流域近60年来产沙强度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流域潜在泥沙源地土壤(坡面、沟...
陈英
关键词:岩溶洼地泥沙来源
文献传递
抗战大后方难民移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1937年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政治中心的转移,大后方人口急剧膨胀和高度集中,随之而来的便是消费需求爆炸性的增长,给后方资源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此压力之下人们便毫无节制地掠取自然资源,使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变得激烈起来,不可避免地催生了各种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森林和草地面积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仍等。
常云平陈英
关键词:人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写作能够体现写作者的思维能力、语言水平等综合能力,因此,写作教学至关重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要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教师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
陈英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写作兴趣
探析国民政府时期老人的社会保障问题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时局动荡不定,社会秩序一片混乱。素有“安全网”、“稳定器”之称的社会养老保障起到了一定的维护社会稳定之功效。  国民政府时期的养老思想的理论基础源至中国传统的慈善养老思想和近代中国人的慈善养老观念,同时...
陈英
关键词:国民政府时期老人养老保障
文献传递
抗战时期大后方老人之社会救济初探——以重庆为例被引量:1
2009年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针对老弱残民设立多种救济机构,采取了相应的救济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于稳定后方社会秩序,争取抗战胜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国民政府的腐败,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暴露出其局限性。
常云平陈英
关键词:抗战时期大后方社会救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