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宫颈
  • 5篇化疗
  • 4篇宫颈癌
  • 4篇产后
  • 3篇新辅助化疗
  • 3篇妊娠
  • 3篇剖宫产
  • 3篇子宫
  • 3篇辅助化疗
  • 3篇出血
  • 2篇新生儿
  • 2篇孕妇
  • 2篇治疗宫颈糜烂
  • 2篇术后
  • 2篇胎盘
  • 2篇盆底
  • 2篇切除
  • 2篇全子宫
  • 2篇全子宫切除
  • 2篇肿瘤

机构

  • 20篇广东省农垦中...

作者

  • 20篇陈艳
  • 8篇庞燕
  • 6篇廖妮虹
  • 5篇黄雪芳
  • 4篇梁锦辉
  • 3篇冯仙明
  • 3篇陈焕伟
  • 3篇王博
  • 3篇黄世金
  • 3篇陈秀甜
  • 2篇陈冬梅
  • 1篇吴昱冶
  • 1篇郑碧华
  • 1篇陆俏梅
  • 1篇江燕
  • 1篇熊怡南
  • 1篇肖英
  • 1篇邵效
  • 1篇陈桂梅
  • 1篇林薇

传媒

  • 3篇河北医学
  • 2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肿瘤药学
  • 1篇白求恩医学杂...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 1篇当代临床医刊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8
  • 2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预见性护理在产科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接受预见性护理的孕妇50例为观察组,选取去年同期接受常规护理的孕妇5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剖宫产及阴道手术助产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对照组为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产科应用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陈桂梅林薇陈秀甜陈艳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产科
TP方案联合康莱特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TP(顺铂+紫杉醇)方案联合康莱特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将本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TP化疗方案,观察组采用TP方案联合康莱特。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KP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手术情况及术后病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Ⅲ、Ⅳ度骨髓抑制及Ⅲ、Ⅳ度消化道反应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用时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缘阳性率及淋巴结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应用TP方案联合康莱特,能够增效减毒,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可于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冯仙明陈焕伟吕红蕊王博陈艳
关键词:TP方案康莱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
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随着剖宫产技术及麻醉、输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剖宫产术式日趋完善,剖宫产已成为解决难产的重要手段之一。回顾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0月新式剖宫产术与同期再次改良及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再次剖宫产情况,并进行比较,以便慎重选择危害小的剖宫产术式。
陈艳庞燕黄世金
关键词:再次剖宫产新式剖宫产术腹腔粘连术中出血
新辅助化疗联合阿帕替尼对宫颈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TP(顺铂+紫杉醇/脂质体紫杉醇)方案联合阿帕替尼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近期疗效,以及对宫颈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对照组采用TP化疗方案,观察组采用TP方案联合阿帕替尼。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宫颈癌组织中MVD表达水平变化及MVD差值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周期后,两组表达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有效组MVD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及无效组治疗后(P<0.01),将治疗前后的MVD表达水平进行相减,并将其差值与治疗效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两者存在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应用TP方案联合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阿帕替尼有协同作用,能够加强抑制新生血管的增殖;MVD表达水平变化作为评价宫颈癌治疗效果的主要指标,有可能成为抗血管生成药物预测疗效的相关生物标志物。
冯仙明陈焕伟吕红蕊王博陈艳
关键词:TP方案宫颈癌抗血管生成MVD
经腹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分析经腹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子宫病变患者120例。通过随机分组形式,将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给予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并对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以及出血时长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8.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出血量(68.50±10.12)mL,出血时长(70.40±10.33)min,对照组患者出血量(150.52±12.12)mL,出血时长(130.25±30.25)min,观察组患者出血量与时长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子宫病变患者,临床给予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治疗效果更优,出血量更少,出血时间更短,更利于保护女性患者盆底功能,提高治疗安全性。
黄雪芳陈艳廖妮虹江燕
关键词:腹腔镜全子宫切除盆底功能
诺雷德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卵巢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诺雷德对女性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卵巢功能保护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女性恶性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诺雷德化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三个月性激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但FSH、L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结论诺雷德对女性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卵巢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可维持正常性激素水平及月经周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陈艳吴昱冶黄雪芳廖妮虹
关键词:诺雷德恶性肿瘤化疗卵巢功能
新生儿游泳与抚触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与抚触对婴儿体格发育及胎便初排、转黄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368例足月分娩的正常新生儿,将其分为观察组179例,住院期间每日给予新生儿游泳及抚触;对照组189例,每日给予新生儿沐浴,分别记录,比较两组新生儿体重增长情况及胎便初排至转黄时间。结果:新生儿出院时体重与出生体重的平均差值,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胎便初排至转黄时间<24h者,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新生儿游泳与抚触可促进婴儿体重增长,缩短胎便初排至转黄时间。
陈冬梅熊怡南陆俏梅陈艳
关键词:新生儿游泳抚触体重
125例脐带绕颈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绕颈在分娩过程中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将2007年1~12月在我院头位分娩125例胎儿脐带绕颈与随机抽取125例头位分娩无胎儿脐带绕颈产妇的产程及其分娩情况作对比观察。结果:有胎儿脐带绕颈的产妇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死亡及剖宫产率增高,且与绕颈周数成正比。结论:加强产前B超检查和监护,重视脐带绕颈这一因素,选择适当分娩方式,以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死亡率。
陈艳黄世金陈秀甜
关键词:胎儿脐带绕颈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
初始化疗或手术对Ⅲ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初始化疗或初始手术治疗对Ⅲ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6例Ⅲ期卵巢癌患者,并根据初始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初始化疗组48例、初始手术组48例。初始化疗组使用紫杉醇和顺铂(TP方案)行辅助化疗,后行间隔减瘤术及术后化疗;初始手术组临床施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后使用紫杉醇和顺铂(TP方案)进行术后化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以及疾病的复发情况。结果初始手术组临床有效率为52.1%,初始化疗组为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化疗组患者术中腹水量少于初始手术组,满意减瘤率明显高于初始手术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初始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术前KP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手术组复发率为56.3%,2年生存率为70.83%,初始化疗组复发率为29.2%,2年生存率为89.58%,初始手术组复发率较初始化疗组显著升高,生存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Ⅲ期卵巢癌患者采取先行化疗后进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患者肿瘤控制效果好,且腹水明显减少,满意减瘤率提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疾病复发率降低,提高了患者生存率。
冯仙明陈焕伟王博陈艳梁锦辉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复发因素疗效评价肿瘤细胞减灭术
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比较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对比分析冷刀锥切术与宫颈环形电切术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8年4月1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冷刀锥切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与并发症及随访HPV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与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低于术前活检级别、与术前活检一致、切缘阳性、浸润癌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 0%,显著低于对照组(32. 0%)(P <0. 05)。术后随访,对照组HPV感染率为12. 0%,明显高于观察组(2. 0%)(P <0. 05)。结论与冷刀锥切术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黄雪芳陈艳庞燕廖妮虹
关键词:宫颈环形电切术宫颈上皮内瘤变冷刀锥切术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