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容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相互作用及其社会效益被引量:6
- 1986年
- 一股说来,科学是以探索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及其发展规律为内容,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和假说等逻辑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系统,是认识世界的成果;技术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技巧、工艺、能力等等的总汇以及它们的物化形态——工具、仪器等;产业是指各种生产事业,是以宏观规模显示出来的各个行业分工合作而形成的活动系统。
- 陈爱容
- 关键词:相互作用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
- 确定生产力要素的方法问题
- 1985年
- 关于劳动对象是不是生产力的要素问题,我们认为首先要注意的一个方法问题,就是要把被定义的概念和它的属概念区别开来。我们把劳动对象确定为生产力的一个要素,决不是把“自然物质”(或说“自然条件”,“自然界”,“自然肥力”、“自然”等等)作为生产力的要素;“自然物质”是劳动对象的属概念。
- 罗长海陈爱容
- 关键词:属概念生产力要素生产力水平马克思恩格斯
- 论生产力范畴中的劳动对象链被引量:1
- 1990年
- 所谓劳动对象,是在劳动过程中改变存在形式或组合状况,而又参与构成产品实体的自然物质。劳动对象链的研究似不多见,本文意在抛砖引玉,以期深入研究。一、“劳动对象链”和社会生产力在劳动对象的定义中,自然物质作为逻辑上的属概念,既可以是天然存在的物质,也可以是被以前的劳动加工过的物质。例如,出海捕鱼、进山开矿、荒原采药。
- 罗长海陈爱容
- 关键词:钢铁生产过程
- 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
- 1987年
- 精神文明建设,要围绕着人这个主体来进行,要落实到人,为了人,提高人的素质,充分调动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精神文明是改造人的主观世界的成果”,这个从哲学角度来看的关于精神文明的本质的提法,并没有离开围绕人这个主体的主题,也体现了精神文明建设最终要落实到人。但是细细想来,这个提法似乎也容易引起一些误解: 首先,这种提法只强调了对人要“改造”。而改造的前提。
- 罗长海陈爱容
-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精神境界尊重人主观世界内心世界建设社会主义
- 论“劳动”和“生产”的区别
- 1989年
- 在一般文献中,“劳动”和“生产”的定义几乎完全相同。如《简明社会科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9月版),把劳动定义为“人们使用劳动资料,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已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把生产定义为“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指人们利用生产工具改变劳动对象以适自己需要的过程。”由于劳动是劳动力的表现和使用,所以人们逻辑地断定,生产是生产力的表现和使用。这样一来,给劳动和生产下相同的定义,就会导致劳动力和生产力的混同。
- 陈爱容
- 关键词:分工协作
- 毛泽东的系统科学思想初探
- 1986年
- 毛泽东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现代系统科学就其实质来说也是唯物辩证法某些原理的具体化、数学化和深化,因此毛泽东的著作中必然地包含着丰富的系统科学思想。这完全是一种合理的现象。研究和学习毛泽东的系统科学思想,以便将它应用于当前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理论任务。毛泽东的系统科学思想,首先表现在他把自己的研究对象如实地看成是一种系统的事物。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非常重视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研究现状,二是研究历史,三是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
- 陈爱容
- 关键词:相互作用学习毛泽东系统科学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辩证法
- 在综合国力的竞争申奋勇拼搏被引量:1
- 1992年
- ▲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归根结蒂是人力、人才、人的素质、智慧的竞争▲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技兴国思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解放第一生产力当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集团,趁以高技术为中心的产业革命方兴未艾之际,均已开始实施以增强综合国力为宗旨的新的国家战略或国家集团的总体战略.今后谁要想在未来的世纪中成为世界强国,谁就必须在这一轮竞争和对抗中全力拼搏. 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基于自然环境、人口、资源、经济、科技、军事、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实力的统称.
- 陈爱容
- 关键词:科技兴国第一生产力世界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