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涵

作品数:15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甘肃省康复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药物
  • 3篇中药
  • 3篇肿瘤
  • 3篇脱氧
  • 3篇脱氧胞苷
  • 3篇胞苷
  • 2篇抑制剂
  • 2篇阴道
  • 2篇阴道假丝酵母...
  • 2篇阴道假丝酵母...
  • 2篇治疗外阴
  • 2篇受体
  • 2篇外阴
  • 2篇外阴阴道
  • 2篇外阴阴道假丝...
  • 2篇外阴阴道假丝...
  • 2篇外用
  • 2篇细胞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细胞

机构

  • 14篇甘肃省康复中...
  • 3篇甘肃省中医药...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甘肃省肿瘤医...

作者

  • 15篇陈涵
  • 5篇王琳
  • 4篇张伟
  • 2篇瞿东晖
  • 2篇康开彪
  • 2篇潘文
  • 1篇张红霞
  • 1篇王娟
  • 1篇王玲
  • 1篇李静
  • 1篇张静
  • 1篇杨瑞芳
  • 1篇张红霞

传媒

  • 6篇卫生职业教育
  • 3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甘肃中医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方奥硝唑大黄缓释膜治疗牙周炎40例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复方奥硝唑大黄缓释膜治疗牙周炎的效果。方法选择大黄提取物与奥硝唑为主药,和并两种主药的优点,制备复方奥硝唑大黄口腔缓释膜,置于牙周袋内,治疗牙周炎。结果该缓释膜是生物可吸收牙周炎药膜,复合在其中的有效药物逐步释放,使牙周炎龈沟液中的药物浓度长时间保持在抑菌浓度水平,达到治疗目的。结论复方奥硝唑大黄缓释膜治疗牙周炎方法简便、快捷、准确,临床疗效较好。
陈涵
关键词:牙周炎
药物体外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筛选模型被引量:8
2008年
药物在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和较低的毒副作用是候选药物通过临床试验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合理的体外模型来对药物的体内行为进行预测。总结已有的、用于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消除和药物毒性,基于细胞水平的体外模型。目前药物肠吸收的模型主要有动物体内实验和使用人造细胞膜、细胞系及肠组织的体外实验;药物分布模型包括药物与血清蛋白结合模型、药物向各组织分布的模型及透血脑屏障模型;药物代谢包括代谢稳定性、药物相互作用及药物毒性几方面。
王琳陈涵
关键词:代谢排泄药物
5-氮杂-2’-脱氧胞苷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 R)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管生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5-Aza-Cd R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Transwell小室研究5-Aza-Cd R对HUVECs细胞迁移的影响,利用Matrigel胶模拟细胞外基质成分分析5-Aza-Cd R对HUVECs细胞管样结构形成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对HUVECs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表达的影响。结果 5-Aza-Cd R可有效抑制HUVECs细胞增殖,且效果呈剂量、时间依赖性,1μmol/L、5μmol/L和10μmol/L 5-Aza-Cd R在24 h时对HUVECs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5±0.2)%、(12.7±0.2)%和(29.3±0.2)%,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72 h时对HUVECs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2.6±0.7)%、(67.1±0.2)%和(95.8±1.2)%,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5-Aza-Cd R均对HUVECs的迁移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当浓度为1μmol/L、5μmol/L和10μmol/L时,抑制率分别为12.8%、28.6%、59.4%。不同浓度的5-Aza-Cd R可明显抑制管样结构形成,1μmol/L、5μmol/L和10μmol/L的5-Aza-Cd R对管样结构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19.3%、37.2%和74.6%。用不同浓度的5-Aza-Cd R处理HUVECs后,VEGFR2表达的下调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5-Aza-Cd R可显著抑制HUVECs细胞增殖、迁移和管样结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UVECs细胞膜表面VEGFR2的表达有关。
陈涵万守谦张红霞崔治晶
关键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紫杉醇脂质体与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疗效及安全性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对比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中紫杉醇脂质体与多西紫杉醇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对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手术的乳腺癌1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用药分为观察组(接受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和对照组(接受多西紫杉醇治疗),每组各87例,同时两组均给予环磷酰胺及表阿霉素的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1个化疗周期为21天,共进行6个化疗周期,结束后过3周再给予手术切除,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病理完全缓解率为10.3%(9/87),客观缓解率分别为80.5%(70/87),疾病控制率为95.4%(83/87),对照组分别为9.2%(8/87)、79.3%(69/87)、93.1%(81/87),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减少(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Ⅲ~Ⅳ级)、过敏反应、体液潴留、皮肤指甲毒性反应及口腔黏膜炎等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对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与多西紫杉醇相近,但其化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程度轻,安全性要更高。
陈涵王娟张静
关键词:乳腺肿瘤紫杉醇脂质体多西紫杉醇
阴洁尔康外用抗菌洗液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阴洁尔康外用抗菌洗液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确诊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25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26例,治疗组采用阴洁尔康外用抗菌洗液冲洗阴道,对照组采用3%苏打水冲洗阴道,并将制霉菌素栓10万U每晚塞入阴道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3%,对照组79.37%,2组总有效率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临床症状改善及实验室检查结果2组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阴洁尔康外用抗菌洗液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能迅速缓解症状及体征。
瞿东晖潘文王琳康开彪陈涵李静
关键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中药汤剂煎煮及服用时间和方法被引量:3
2008年
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药物剂型。自伊尹创制汤剂以来,已有数千年历史。由于其能随临床需要加减药物,具有易吸收、发挥疗效迅速、制备简单等特点,备受历代医家推崇。现代汤剂仍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李时珍指出:“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说明古人已认识到煎煮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煎煮质量。
刘树明陈涵
关键词:中药汤剂煎煮服用
过量服用中药铁棒槌致严重不良反应被引量:1
2008年
铁棒槌为祛风除湿、止痛消肿良药,在我省陇南地区农村应用广泛,常研末冲服或研汁外敷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疼痛。但该药有剧毒,炮制不当或服用过量甚至往往中毒,甚至致死。笔者参与4例中毒患者抢救,并对该药药性及毒性有进一步认识。
王琳陈涵张伟
蒽醌类中药质量控制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0年
陈涵
关键词:中草药蒽醌类
胃蛋白酶比表面与疗效关系的研究
2008年
目的研究胃蛋白酶比表面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测定胃蛋白酶的比表面和催化活性。结果胃蛋白酶药物的催化活性与比表面的大小成正比。结论临床中应通过检测胃蛋白酶的比表面来了解药物活性。
陈涵王琳刘树明张伟
关键词:胃蛋白酶催化活性比表面药物疗效
药物体外肝代谢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介绍药物体外肝代谢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根据近几年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分别按照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及基因重组P450酶系法、肝细胞体外温孵法、离体肝灌流法及器官组织切片法进行介绍。结果药物体外代谢酶系的研究是药物体外肝代谢的研究热点。结论药物体外肝代谢的研究对新药研究与开发、正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陈涵王琳张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