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沛杉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政府
  • 2篇民国
  • 2篇民国时期
  • 1篇地震
  • 1篇新论
  • 1篇元明
  • 1篇元明清
  • 1篇元明清时期
  • 1篇赵尔丰
  • 1篇清末
  • 1篇中央政府
  • 1篇县政
  • 1篇县制
  • 1篇明清
  • 1篇明清时期
  • 1篇救灾
  • 1篇抗震救灾
  • 1篇国家认同
  • 1篇汉藏关系
  • 1篇佛教

机构

  • 4篇四川大学
  • 4篇四川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陈沛杉
  • 2篇徐文渊

传媒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思想战线
  • 1篇西藏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藏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西藏地方向历代中央政府的请封与国家认同
2023年
在中国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的过程中,西藏地方数量众多的政教首领竞相向中央政府请求职官封号而被纳入中央王朝政治体制。作为政治层面交往交流交融的集中体现,西藏地方政教首领的请封与中央政府的册封奠定了二者政治隶属关系的基础。西藏地方政教首领从自封到请封、从请封赞普到请封地方职官等一系列转变的发生主要源于藏族自身顺势而为的愿望及发展需求,是其自我反思与自主选择的结果,由此而形成的权益认同、政治认同和制度认同可以视为其之于中国国家认同的早期形态。
陈沛杉陈沛杉
关键词:中央政府册封国家认同
民国时期西康边茶贸易及其意义
“边茶”,又称为“边销茶”、“藏茶”等,由于曾为促进内地与藏区的贸易发展起到了无与伦比的作用,在铸就汉藏民族团结的历史进程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边茶也因此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属性,被历朝统治者视为政治商品,“有政治上...
陈沛杉
文献传递
近代川西藏区地震与政府抗震救灾初探被引量:2
2009年
川西藏区自古多地震。近代以来,频繁的地震灾害给川西藏区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文章试对近代川西藏区地震概况及当时满清和民国政府抗震救灾的措施作一初探,为近代民族地区社会史和灾害史研究增添新的视角和内容,为当下灾害应对和灾后重建提供借鉴。
徐文渊陈沛杉
关键词:地震政府抗震救灾
民国康区县制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清朝末年的改土归流开启了康区行政建制的近代化进程。民国以来,由于农奴制经济和藏传佛教均与藏民社区生活有传统而深厚的关系,康区各地之政治往往陷于支歧错舛,县域政治的多元化逐渐成为康区县制这一时期最为显著的特点。这一发展趋势也表明:只有以个人基于经济生活的地位所提出的物质利益和包含个人身体与精神方面的人格利益需求作为社会管理的导向,才能真正实现县政制度与民族社会的融合。
陈沛杉
关键词:民国时期县制藏传佛教
清末川边县政新论被引量:1
2014年
清末,赵尔丰的改土归流给川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一系列的变革,也第一次将在内地已有两千余年历史的县政制度推行于川边地区。尽管县政的实施所确定的川边各县的名称、边界、幅员等县制的基本要素大都为后世所延续下来,西康建省亦由此奠基,但作为跨地域与跨文化的政治制度的移植,县政制度由于未能有效解决与川边地区本土环境以及既有的内生制度如何"耦合"的问题,没有达到理想的政治预期。
陈沛杉
关键词:清末川边赵尔丰县政
元明清时期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属领关系--对后宏期藏文文献中关于汉藏关系记载的考察
2014年
自元朝开始,西藏地方正式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直接管理体系之中,后宏期①藏文文献中关于汉藏关系的大量记载,以无可争辩的史实证明了藏族在历史的演进中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历史成员和现实成员这一事实。在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中,所体现的藏族自身对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属领关系的认同,实际上也反映出藏族精英对藏族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巩固所做出的光辉贡献的一种自我肯定。
陈沛杉徐文渊
关键词:藏文文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