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永乐

作品数:6 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肾病
  • 3篇特发性膜性肾...
  • 3篇中医
  • 3篇疗效
  • 3篇膜性
  • 3篇膜性肾病
  • 3篇IGA肾病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中西医结合方...
  • 2篇西医
  • 2篇疗效分析
  • 1篇多药
  • 1篇阳虚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 1篇肾小球
  • 1篇肾小球肾病
  • 1篇肾阳虚

机构

  • 6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连云港市中医...

作者

  • 6篇陈永乐
  • 6篇刘睿
  • 6篇邓跃毅
  • 4篇张先闻
  • 4篇韩莉
  • 3篇蔡小凡
  • 3篇钟逸斐
  • 3篇陈万佳
  • 3篇陈以平
  • 2篇郑蓉
  • 2篇胡晏珍
  • 1篇罗健华
  • 1篇朱佳琳
  • 1篇李周夏
  • 1篇朱戎

传媒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肾9方联合清热膜肾冲剂治疗多药无效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观察被引量:20
2011年
目的观察肾9方联合清热膜肾冲剂治疗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无效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临床疗效,并通过检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白细胞介素-2(IL-2),探讨该方案治疗多药无效IMN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观察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的多药无效IMN患者44例,采用肾9方(每天1剂,分2次口服)联合清热膜肾冲剂(1包/次,每天3次)治疗,疗程为24周。检测患者24h尿蛋白定量(24hU)、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细胞免疫功能(CD4+、CD8+、CD4+/CD8+比值)、IL-2的水平。观察并记录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完全缓解率、基本缓解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5%、68.2%、84.1%;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总显效率为90.9%;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24hU明显降低(P<0.01),Alb明显升高(P<0.01);TC、TG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P<0.05);SCr及BUN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GFR显著升高(P<0.05)。CD4+、CD4+/CD8+比值明显提高(P<0.01),CD8+明显降低(P<0.01);IL-2显著升高,但仍低于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肾9方联合清热膜肾冲剂治疗多药无效IMN临床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改善体内异常表达的IL-2水平。
韩莉邓跃毅陈以平刘睿陈永乐钟逸斐张先闻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
中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成人发病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其治疗目前仍存在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是提供有关中医治疗IMN 的一些临床数据.方法:对216 例IMN 进行回顾性研究(中医药治疗超过1 年),其中177 例...
郑蓉陈永乐邓跃毅朱戎陈以平钟逸斐张先闻罗健华韩莉刘睿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150例IgA肾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分析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IgA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011年间收治的150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中药及中西医结合两组,对相关临床指标、疗效及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从基线比较中西医结合组在尿蛋白及病理类型上较中药组为重,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GFR)、24h尿蛋白、尿红细胞及中药组治疗前后的尿素氮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治疗起始时肌酐正常与升高患者总缓解率的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病理划分,两组中局灶节段增生、系膜增生及系膜增生伴硬化三组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明显下降,中西医结合组局灶增生伴硬化与FSGS组的24h尿蛋白也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本研究表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案对IgA肾病均有一定疗效,均能改善疾病相关临床指标,单纯中药治疗亦可改善部分病理类型患者的24h尿蛋白。但由于中西医结合组尿蛋白基线水平更高,病理类型更重,提示中西医结合方案适用于较重的IgA肾病,而单纯中医方案则适用于相对较轻的IgA肾病。
蔡小凡刘睿陈永乐胡晏珍陈万佳邓跃毅
关键词:IGA肾病中医中西医结合
益气活血化湿方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观察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益气活血化湿方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及肾脏存活率,并分析影响该方案治疗膜性肾病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2008年收治的234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34例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42.31%,总有效率分别为76.07%,治疗1年、2年、3年、≥4年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22%、74.48%、75.47%、78.38%;中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无效停药后使用中药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31%77.53%、70.89%;其3年、5年、10年肾脏存活率分别为99%、95%、80%。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肌酐、尿素氮、血浆白蛋白、尿蛋白定量是影响缓解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筛选出4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年龄、吸烟史、随访时间、血浆白蛋白。结论:中药益气活血化湿方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确切而巩固,复发率低,并可保护肾功能,延长肾脏存活时间。年龄、吸烟史、随访时间及血浆白蛋白水平可能是影响该方案疗效的重要因素。
韩莉邓跃毅陈以平刘睿陈永乐钟逸斐张先闻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药疗法
健脾补肾通络方治疗脾肾阳虚兼瘀型、进展性IgA肾病临床观察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补肾通络方干预脾肾阳虚兼瘀型、进展性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6月间,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兼瘀型、进展性的原发性IgA肾病共75例。依据治疗方法,将IgA肾病患者分为单纯中药治疗组与中西结合治疗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中药组有效率为68.42%,中西结合组有效率为67.57%。两组与治疗前相比较,对于降低尿蛋白、尿红细胞及升高eGFR方面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不同的病理分级,两组的疗效不同。结论:健脾补肾通络方治疗脾肾阳虚兼瘀型进展性IgA肾病有一定疗效。
陈万佳邓跃毅张先闻郑蓉韩莉刘睿陈永乐蔡小凡朱佳琳李周夏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150例IgA肾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IgA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1年间,我科邓跃毅主任门诊随访及住院治疗的150例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单纯中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蔡小凡刘睿陈永乐胡晏珍陈万佳邓跃毅
关键词:肾小球肾病中西医结合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