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梅春

作品数:84 被引量:275H指数:10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农业科学
  • 17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理学
  • 6篇医药卫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化学工程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芽胞
  • 15篇芽胞杆菌
  • 14篇香气
  • 12篇脂肽
  • 12篇青枯
  • 10篇香气成分
  • 8篇多样性
  • 8篇茉莉
  • 8篇茉莉花茶
  • 8篇花茶
  • 8篇病原
  • 7篇微生物
  • 7篇香气品质
  • 7篇镰刀
  • 7篇镰刀菌
  • 7篇固相微萃取
  • 6篇代谢
  • 6篇太子参
  • 6篇青枯病
  • 6篇青枯雷尔氏菌

机构

  • 82篇福建省农业科...
  • 10篇福州大学
  • 3篇闽榕茶业有限...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州市蔬菜科...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82篇陈梅春
  • 70篇刘波
  • 51篇朱育菁
  • 38篇陈峥
  • 37篇王阶平
  • 25篇陈燕萍
  • 24篇肖荣凤
  • 19篇潘志针
  • 18篇郑雪芳
  • 15篇郑梅霞
  • 12篇刘国红
  • 10篇史怀
  • 9篇张海峰
  • 9篇车建美
  • 8篇刘欣
  • 7篇葛慈斌
  • 4篇阮传清
  • 3篇詹洪
  • 3篇唐建阳
  • 3篇刘芸

传媒

  • 11篇福建农业科技
  • 10篇福建农业学报
  • 10篇食品安全质量...
  • 3篇微生物学报
  • 3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食品科学
  • 2篇中国生物防治...
  • 2篇华东六省一市...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园艺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茶叶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茶叶通讯

年份

  • 10篇2024
  • 7篇2023
  • 6篇2022
  • 12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4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太子参新病害酸腐病的病原菌鉴定被引量:8
2021年
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以块根入药,是一种名贵滋补类中药材。我国的福建、贵州、安徽等省是其主要产区。目前,国内外对其相关病害研究相对甚少,仅对叶斑病、病毒病和根腐病等病害有较全面的病原鉴定[1,2]。2018~2019年,笔者在福建省柘荣县商品参和种参收获期间,发现可造成块根腐烂且伴有发酵酸味的一种新病害。该病害在雨天扩展迅速。
陈燕萍陈梅春刘欣肖荣凤刘波
关键词:太子参病原菌鉴定酸腐病病原鉴定病害研究
陈年普洱茶香气成分及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为研究陈年普洱茶的特征风味成分及生物活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了3种陈年普洱茶中挥发性物质,结合质谱和保留指数共鉴定出57种化合物,其中甲氧基酚类、醇类及酮类化合物为主要香气成分。同时采用比色法测得3种普洱茶的沸水提取物的茶多酚含量分别为(41.91±1.98)、(43.84±2.56)及(41.28±2.57)mg GAE/(g·DW),并对3种普洱茶的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普洱茶均具有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且呈剂量依赖性,测得3种普洱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129.03±0.25)、(139.47±1.58)及(152.57±3.34)mg GAE/L。
陈梅春张海峰潘志针陈峥朱育菁车建美史怀刘波
关键词:普洱茶香气成分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不同年份的陈年普洱茶中芽胞杆菌的多样性
为了解陈年普洱茶中芽胞杆菌的存在状况,采用稀释平板法,对龙马同庆号、大有庆、钧义祥等16个不同生产年份的陈年普洱茶样品进行芽胞杆菌分离,并用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的方法对分离到的芽胞杆菌进行初步鉴定.结果分离出芽胞...
葛慈斌刘波陈梅春刘国红
关键词:芽胞杆菌多样性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不同陈化时间普洱茶香气成分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测定不同陈化时间普洱茶的挥发性组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SPME-GC/MS)测定18个普洱茶挥发性物质。结果从18个普洱茶中共鉴定出98种挥发性物质,包括14种甲氧基酚类、11种醛类、15种醇类、13种酮类、4种酯类、2种呋喃类、2种含N化合物、35种碳氢化合物及2种其他类物质。陈化时间短(4年)的普洱生茶中醇类(31.01%)和碳氢化合物(22.92%)含量高,甲氧基酚类化合物含量低(1.3%),具有明显的晒青毛茶香气特征。陈化时间长(≥25年)的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聚成一类,这类普洱陈茶甲氧基酚类化合物含量高(7.52%-39.17%),且不同陈化时间的普洱茶样本之间香气特征相似,仅通过香气无法推断其陈化时间。结论本研究为消费者正确认识和收藏普洱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陈梅春刘晓港朱育菁潘志针张海峰刘波
关键词:普洱茶香气成分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一种太子参酸腐病的防治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子参酸腐病的防治方法,属于植物病原菌防治技术领域。所述的防治方法包括采收期的生物防治和太子参鲜品/干品的贮藏防治。采用本发明方法对太子参鲜品酸腐病防效可达87.30%,有效的减少了太子参块根采收后的酸腐病...
陈燕萍陈梅春肖荣凤王阶平刘波
不同年份陈年普洱茶中芽胞杆菌的多样性
为了解陈年普洱茶中芽胞杆菌的存在状况,采用稀释平板法,对龙马同庆号、大有庆、钧义祥等16个不同生产年份的陈年普洱茶样品进行芽胞杆菌分离,并用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的方法对分离到的芽胞杆菌进行初步鉴定.结果分离出芽胞杆...
葛慈斌刘波陈梅春朱育菁刘国红王阶平
关键词:普洱茶芽胞杆菌多样性
武夷山地衣表生和内生芽孢杆菌种群的多样性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分析武夷山地衣表生和内生芽孢杆菌种群的多样性。【方法】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采集扁枝衣属(Evernia)、珊瑚枝属(Stereocaulon)、孔叶衣属(Menegazzia)等分属于7科9属的地衣样品9份,分离地衣表面附生(表生)和内生芽孢杆菌,并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对分离得到的芽孢杆菌进行种的鉴定。【结果】未从扁枝衣属、树花属(Ramalina)和茶渍属(Lecanora)的3个样品中分离出表生或内生芽孢杆菌,从另外6个样品中分离出芽孢杆菌34株,分别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短芽孢杆菌属(Brevibacillus)、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和绿芽孢杆菌属(Viridiibacillus)的24个种。类芽孢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是这些地衣表生、内生芽孢杆菌的优势种群,分别占分离得到菌株的41.2%(14株)和35.3%(12株);短芽孢杆菌属、赖氨酸芽孢杆菌属和绿芽孢杆菌属为首次报道从地衣中分离获得。从不同的地衣样品分离的表生和内生芽孢杆菌的种类、数量存在差异。蜈蚣衣属(Physcia)表生的芽孢杆菌数量最多、可达3.85×106cfu/g,而珊瑚枝属表面附生和内生芽孢杆菌的种类最多、共有12个种。分离到的芽孢杆菌大部分来自单独的一种地衣;台中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taichungensis)、土壤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agri)等4个种存在于2-3种地衣中;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mycoides)分布最广,在蜈蚣衣属、珊瑚枝属等4种地衣中都有存在。【结论】武夷山地衣表生和内生芽孢杆菌存在种类和数量的多样性。
葛慈斌刘波车建美陈梅春刘国红魏江春
关键词:地衣内生芽孢杆菌多样性
基于SPME-GC-MS的四季桂花和枝叶挥发性物质测定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四季桂花的香气及枝叶的挥发性物质组成。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富集四季桂花的香气及枝叶的挥发性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挥发性物质组成。结果结合质谱和保留指数分别从花和枝叶中鉴定出23和18种化合物,占各自化合物总量的85.73%和64.58%。四季桂花的香气主要由牻牛儿酸乙酯、反式-香叶醇、香叶酸甲酯、反式-柠檬醛、顺式-柠檬醛、茶香螺烷及壬醛组成;四季桂枝叶的鉴定的挥发性物质主要由酯类、醛类和碳氢化合物组成,主要释放乙酸叶醇酯、甲氧基乙酸-2-十三烷基酯、4,11-二甲基-十四烷、苯乙醛和苯乙醇。结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技术便捷实用,适用于测定桂花和枝叶挥发性物质,从而为桂花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及园林配置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张海峰陈梅春刘波朱育菁潘志针陈峥郑梅霞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法气质联用法四季桂花挥发性物质
一种茉莉花茶香气品质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一种茉莉花茶香气品质评价方法,属于茶叶技术领域。所述的评价方法是根据(顺式‑3‑己烯醇苯甲酸酯+吲哚+氨茴酸甲酯)含量/(芳樟醇+乙酸叶醇酯+乙酸卞酯)含量,这一比值的大小判断茉莉花茶的品质。本发明建立的茉莉花茶品...
陈梅春郑梅霞朱育菁肖荣凤陈燕萍王阶平刘波
文献传递
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真菌群落结构变化分析
2024年
为明确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动态和多样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双孢蘑菇栽培基质的二次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变化,并探究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4个发酵阶段真菌分类单元(OTU)总数999个,包含10个门、26个纲、56个目、126个科、240个属和403个种,其中嗜热链球菌属(12.72%~42.63%)、unclassified_f__Sordariaceae(0.12%~31.63%)、念球菌属(1.30%~17.32%)、曲霉属(2.57%~8.98%)、青霉属(2.88%~9.76%)和丝壳属(0.89%~4.18%)等属真菌占主导地位。发酵过程中,嗜热链球菌属、念球菌属、曲霉属、青霉属等属丰度在发酵的早、中期呈上升趋势,后期下降;嗜热链球菌属和青霉属真菌相对丰度于发酵中期达到高峰。氨气排放与堆体温度为发酵终点关键指标,冗余分析真菌群落与氨气排放和堆体温度的相关性表明,嗜热链球菌属、青霉属和念球菌属丰度与发酵温度和氨气排放呈正相关,其丰度越高,二次发酵周期短且发酵质量优。
陈德局陈梅春蓝江林王阶平张海峰
关键词: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真菌多样性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