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荣
- 作品数:25 被引量:66H指数:6
- 供职机构: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梧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DSA下放置记忆合金支架对食管吻合口瘘及狭窄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DSA下放置记忆合金支架对食管吻合口瘘及狭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食管手术吻合口瘘、狭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DSA下安装新型记忆合金支架治疗,对照组常规胃镜下记忆合金支架安放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成功率、吞咽功能、生存质量及并发症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操作时间更短,治疗费用更少,成功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置入后吞咽功能评估结果分布明显改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置入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DSA下食管吻合口瘘或吻合口狭窄放置记忆合金支架治疗可有效改善食管吻合口瘘,缓解食管狭窄情况,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陈桂荣何家贤黄俊周琦云
- 关键词:DSA记忆合金支架食管吻合口瘘食管吻合口狭窄
- 假性股动脉瘤外科治疗18例临床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股动脉直接结扎及应用不同血管重建方法治疗假性股动脉瘤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因注射毒品或动脉穿刺所致的假性股动脉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死亡,17例成功保存肢体,1例截肢。伤口一期愈合6例,3例出现单纯淋巴漏,9例伤口感染并淋巴漏,后两者伤口经换药二期愈合。17例随访1~10年,1例截肢者轮椅维持活动,3例存在不同程度的间歇性跛行,其余13例下肢功能正常,1例失访。结论损伤性假性股动脉瘤属于一种不稳定病变,须早期手术治疗,灵活选择血管结扎或采取不同方式的血管重建方法治疗。
- 陈桂荣何家贤钟文熹徐汉杰
- 关键词:动脉瘤股动脉血管重建
- 术中医护一体化措施在肺切除术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TS)措施对肺切除术后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86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常规对照组和快速康复组,快速康复组术中由麻醉师、医师、护士分别采取麻醉、镇痛、微创手术、输入液体控制、液体和患者保温等快速康复治疗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比较两组术中体温、切口疼痛、胸管留置时间、肺部并发症(肺部感染、肺不张)、住院时间等。结果快速康复组患者术后疼痛、胸管留置时间、肺部并发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医护麻联合采用快速康复措施可减少肺切除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 马雪莲桂华明陈琦妮陈桂荣
-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医护一体化肺切除术
- 右侧剖胸经膈肌裂孔“骨骼化”食管癌根治手术的临床应用
- 目的探讨右侧剖胸经膈肌裂孔"骨骼化"食管癌根治手术及其在胸中上段食管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右侧剖胸一或二切口,应刚"电凝锐性解剖"将食管周围组织(包括局部区域淋巴结和结缔组织) 连同食管整块切除,使食管周围不能...
- 钟锋何家贤陈桂荣黄俊
- 关键词:食管癌膈肌裂孔骨骼化
- 文献传递
-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治疗进展被引量:3
- 2020年
-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临床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且发生原因较复杂,是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通过分析通畅引流、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保守方式治疗,结果发现符合条件的吻合口瘘患者愈合效果佳;而对于不易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应积极行手术治疗,主要方式为单纯瘘口修补术、吻合口重建术和食管旷置;此外,食管内覆膜支架置入术、胃镜下吻合口瘘黏膜夹闭术及生物蛋白胶封堵新技术的应用,同样可提高术后吻合口瘘的治愈率。
- 陈桂荣黄俊
-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吻合口瘘修补术
- 电凝锐性解剖术在纵隔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 2007年
- 目的探讨电凝锐性解剖方法在纵隔肿瘤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电凝烧灼出血,锐性解剖分离方法成功为12例纵隔肿瘤患者实施胸部外科手术解剖,详细介绍其操作方法。结果手术无死亡,术后并发症1例(8.33%),为热力所致喉返神经损伤。结论实践证明,这一技术不仅遵循肿瘤外科的无瘤原则,而且具有解剖层次清楚、省时、安全、出血少、手术成功率高等优点,提高了胸部肿瘤的外科疗效,尤其恶性肿瘤的远期效果。
- 钟锋何家贤陈桂荣黄俊
- 关键词:纵隔肿瘤无瘤技术
- 管状胃宽度与食管癌术后抗胃食管反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分析管状胃宽度与食管癌术后抗胃食管反流的相关性,为临床食管癌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10月在我院接受食管癌根治术联合管状胃重建胃食管治疗的60例患者,根据术中管状胃的吻合途径(颈部吻合、胸腔吻合)及管状胃不同宽度(≥3 cm、<3 cm)进行分组,分别为:颈部吻合+≥3 cm组(14例)、颈部吻合+<3 cm组(15例)、胸腔吻合+≥3 cm组(15例)与胸腔吻合+<3 cm组(16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11天开始行24 h食管p H监测,连续监测3 d,指标包括:反流次数、p H<4的累积时间,收集患者术后出现临床症状(烧心、胸痛、咽部异物感、咳嗽、哮喘等)的次数及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14天行内镜检查,观察患者食管黏膜并进行病理组织学胃黏膜炎症分级。将所有出现反流症状患者的管状胃宽度和食管黏膜炎症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组患者出现反流症状的次数、反流临床症状发生率、p H<4的累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吻合+<3 cm组患者出现反流症状的次数、p H<4的累积时间、患者反流临床症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不同组间内镜下食管黏膜病理组织学炎症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吻合+<3 cm组患者食管黏膜炎症分级最轻。出现反流症状患者的管状胃宽度和食管黏膜炎症分级呈线性相关,管状胃宽度增加,食管黏膜炎症分级越严重,反流症状的次数、p H<4的累积时间越高。结论食管癌术后采用管状胃重建胃食管,胃食管的宽度对患者术后出现胃食管反流密切相关,术中因为患者个体原因无法将管状胃宽度控制到合适范围时,应加强患者反流相关指标监测,便于及早采取措施防治胃食管反流,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 何家贤陈桂荣黄俊徐汉杰玉富盛周琦云
- 关键词:食管癌根治术术后胃食管反流
- 康复训练联合辅助车在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联合辅助车在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胸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术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其中对照组按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包括有氧训练、管道护理、并发症观察、鼓励早期下床活动、疼痛管理等),试验组在术后护理常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联合辅助车进行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相关指标、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心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心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相关指标均高于干预前,试验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康复训练联合辅助车可以有助于改善食管癌根治术后的心肺功能和短期疼痛症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陈丽华林莹陈桂荣何家贤
- 关键词:康复训练食管癌根治术生活质量
- 胸部小切口在胸心外科手术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胸部小切口在胸心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在胸心外科手术中,运用腋下小切口52例,切口为7~13 cm;运用胸壁侧切口32例,切口为6~12 cm。结果 84例胸心外科行胸部小切口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76±24)min,手术全程未再次输血,术后胸引时间为(4.1±1.3)d,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4 h后即可轻微活动手术上肢,伤口有轻微痛感。52例患者行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术野暴露良好,平均11 cm×15 cm。患者术中出血均少于80 mL,其中37例患者出血量在30 mL以内,开胸时间为8~15 min,关胸时间为14~16 min,开、关胸手术时间均在16 min以内。32例患者胸壁侧切口手术,联合腹腔镜进行辅助手术,有11例患者关胸前充分鼓肺,肺膨胀效果好,未留置胸腔引流。结论胸部小切口手术术野暴露效果好,切口小,便于操作,对神经、血管、肌肉损伤小,瘢痕小,切口隐蔽,美观效果好,愈合快,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何家贤陈桂荣徐汉杰黄俊
- 关键词:胸部小切口胸心外科手术腋下小切口
- 气管隆凸切除重建、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呼吸道肿瘤
- 2008年
- 目的总结气管隆凸切除重建、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在呼吸道肿瘤外科治疗中应用的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合理的手术方式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3月,笔者采用10种不同类型的气管隆凸切除重建、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对24例呼吸道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姑息切除2例;手术近期死亡1例(4.17%);手术并发症6例,发生率为25.00%;呼吸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2.3%,51.6%,20.4%;3例良陛肿瘤患者至今均生活良好。结论灵活应用气管隆凸切除重建、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呼吸道肿瘤,能扩大手术适应证,减少全肺切除和单纯剖胸探查的比例,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 钟锋何家贤陈桂荣黄俊钟文熹
- 关键词:支气管成形术肺动脉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