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施艳
- 作品数:27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抗焦虑药物对慢性紧张型头痛的疗效分析
- 目的慢性紧张型头痛(TTH)在与焦虑抑郁共病时治疗较为困难,试观察不同抗焦虑药物组合时的治疗效果。方法 30例慢性TTH患者,均符合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三版,测试版)(ICHD-Ⅲ,Beta)的诊断标准,同时经汉密顿焦虑...
- 张志坚王伟陈施艳许国荣林红王志强
- 关键词:慢性紧张型头痛抗焦虑药物度洛西汀疗效分析
- 文献传递
- 小檗碱对大鼠脑缺血后MCP-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小檗碱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及小檗碱对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模型,采用尼氏体亚甲蓝染色观察脑缺血后大鼠脑海马CA1区神经元存活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脑缺血后大鼠缺血脑组织中MCP-1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组大鼠脑海马CA1区神经元明显缺失,而小檗碱处理组大鼠脑海马CA1区神经元存活数明显多于缺血对照组;(2)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组大鼠脑缺血区MCP-1表达显著增多,而小檗碱处理显著降低了大鼠脑缺血区MCP-1的阳性表达。结论脑缺血引起MCP-1表达上调,提示MCP-1可能参与脑缺血损伤。小檗碱可抑制缺血脑组织MCP-1的表达,推测其可能经此途径减轻脑缺血的炎症反应而发挥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 陈施艳林红吴秀丽张志坚杨期东
- 关键词:脑缺血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小檗碱
- 转Nanog基因对6-羟基多巴胺帕金森病大鼠脑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转Nanog基因对6-羟多巴胺(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PD)大鼠A脑内核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6-OHDA+磷酸盐缓冲液(PBS)组、6-OHDA+PNL组与6-OHDA+Nanog组,各组又分注射后1、14 d亚组。除正常对照组外,采用脑立体定向注射技术,6-OHDA+PBS组注入PBS,6-OHDA+PNL组注入空载体,6-OHDA+Nanog组注入转Nanog基因载体。各组动物注射阿朴吗啡(APO)后观察各时间点大鼠的旋转行为改变;行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数量变化、纹状体NF-κBp65的表达改变;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NF-κBp65表达的定位。结果注射后14 d,6-OHDA+Nanog组大鼠APO诱发的旋转效应明显低于6-OHDA+PNL组与6-OHDA+PBS组(P<0.05);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注射后14 d黑质TH阳性细胞数普遍较注射后1 d减少(P<0.01),但6-OHDA+Nanog组损毁侧黑质存活的TH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6-OHDA+PNL组与6-OHDA+PBS组(P<0.01),且其注射侧纹状体NF-κBp65阳性细胞数低于注射后1 d组(P<0.05)、注射后14 d的6-OHDA+PNL与6-OHDA+PBS组(P<0.05)。除正常对照组外,注射后各组各时程均可见NF-κBp65的阳性表达,并呈现核内转移现象。结论转Nanog基因可抑制6-OHDA诱导的PD大鼠模型脑内NF-κB的活化,同时具有神经元保护作用。
- 陈施艳冯飞阳张志坚周海涛吴秀丽
- 关键词:6-羟多巴胺NANOG基因
- 亚低温对大鼠短暂全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细胞色素C释放等的影响
-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来探讨亚低温对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后细胞色素C释放及缺血性神经元死亡等的影响,揭示亚低温的部分神经保护机制.结论;'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全身低血压'方法建立的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模型可胜任该项研究...
- 陈施艳
- 关键词:脑缺血细胞色素C短暂性全脑缺血
- 文献传递
-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基因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 当代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脑血管疾病(CVD)是一种主要的致死、致残的常见病。在我国,脑卒中的患病率更是高居首位,在湖南长沙地区还有逐年升高的趋势<'[1]>。脑血管病不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也给社会与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因...
- 陈施艳
- 关键词:脑梗死趋化因子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基因多态性
- 细胞色素C在缺血性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01年
- 细胞凋亡的概念、发生机制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业已发现 ,缺血性脑损害后存在神经元凋亡 ,caspase、Bcl 2家族蛋白、细胞色素C等参与了凋亡的调控和执行。文章主要对细胞色素C在缺血性神经元凋亡中的关键作用及其与caspase、Bcl 2家族蛋白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行了探讨。
- 陈施艳张志坚许国英
- 关键词:细胞色素C脑缺血细胞凋亡亚低温病理
- 卒中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对载脂蛋白B的影响
- <正>目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卒中、心肌梗塞及周围动脉疾病时常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为用药指标。目前有研究表明,载脂蛋白B的水平与冠心病、周围动脉阻塞疾病发病有关,而其在心肌梗塞上预测上是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好的指标。载脂蛋...
- 林赛珍张志坚陈施艳林红王志强王伟
-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文献传递
- 左旋多巴在大鼠体内对中脑小胶质细胞的影响
- <正>目的左旋多巴(L-dopa)作为多巴胺的替代治疗,是帕金森病治疗上的主要药物之一,但关于左旋多巴的神经毒性仍存在争议。为从多方面考察左旋多巴的安全性,观察左旋多巴的脑内直接注射以及灌胃给药能否产生类似6-OHDA的...
- 刘丽金张志坚陈施艳林红王伟王志强
- 关键词:左旋多巴小胶质细胞
- 文献传递
- 转Nanog基因对6-羟基多巴胺帕金森病大鼠脑NF-κB表达的影响
- <正>目的探讨转Nanog基因对6-羟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大鼠A脑内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6-OHDA...
- 陈施艳张志坚林红王志强王伟
- 关键词:帕金森病大鼠NANOG多巴胺
- 文献传递
- 药物过量性头痛的临床综合治疗观察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观察药物过量性头痛(medication overuse headache,MOH)的临床特点及疗效评估。方法: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MOH病人,采用程序化戒药治疗结合相对个体化治疗,完成1年随访。采用头痛日记、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治疗前及随访期间每月头痛天数、镇痛药物使用的天数及头痛程度,对合并情绪障碍者评估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程度。结果:19例入组病人仅1例简单型,余为复杂型。在随访期间每月头痛天数、镇痛药物使用天数及头痛程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P<0.01)。治疗第6、12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64.70%、68.75%。伴随的焦虑、抑郁程度于治疗第6个月较基线明显降低(P<0.05),第12个月较基线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有与无情绪障碍共病MOH病人相比,随访第6、12个月疗效相当,但前者治疗前每天服用镇痛药剂量更多(P<0.05)。结论:MOH病人多伴有情绪障碍,且为复杂型。建议程序化戒药治疗基础上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王伟何高铎王志强陈施艳张志坚
- 关键词:焦虑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