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芬
- 作品数:17 被引量:13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病毒性肝炎患者PT、HPT和FⅦ:C的比较
- 1998年
- 陈慧芬吴瑞庭邵慧珍王鸿利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PT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经济效益被引量:32
- 2002年
- 目的 评估慢性乙型肝炎及其并发症的经济负担和拉米夫定治疗的临床效果与经济效益。方法 根据慢性乙型肝炎、代偿性肝硬化、失代偿性肝硬化和肝癌病人的年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以及间接费用计算其经济负担。同时根据亚洲拉米夫定多中心临床研究和 15个国家临床研究的综合数据来计算节省的费用。结果 不同肝病阶段的病人年经济负担不同 ,慢性乙型肝炎为 2 0 478元 ,代偿性肝硬化为 3 63 2 5元 ,失代偿性肝硬化为 3 675 9元 ,肝细胞肝癌为 3 82 69元。拉米夫定治疗 1年后 ,使医疗费用得到部分节省。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经济负担较重 。
- 陈兴宝陈慧芬Larry LaceyGauri B SaalAlison Tan-Mulligan
- 关键词: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直接医疗费用经济负担
- 急性肝炎患者PT、HPT、FⅦ:C和TAT检测的比较
- 2003年
- 目的 探讨PT、HPT、FⅦ :C、TAT 4项指标在急性肝炎患者测定中的临床意义及方法学评价。方法 急性肝炎住院患者 2 6例 ,同步检测PT、HPT、FⅦ :C、TAT 4项指标 ,并分别与 90例正常人测定结果相比较。结果 急性肝炎患者 4项指标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 <0 .0 0 1) ;4项指标的灵敏度依次为19%、2 7%、38% ,77% ;TAT均值高出正常组 4倍 ,其特异性为 97%、阳性预期值为 87%、阴性预期值为 94 % ,均高于PT、HPT和FⅦ :C 3项指标。结论 4项指标均有助于临床判断急性肝炎的严重程度。TAT异常出现得早 ,敏感性最好 ,发病早期诊断最优。
- 陈慧芬陈权李稻王鸿利巫善明
- 关键词:急性肝炎PTTAT
- 乏凝血因子V血浆的制备及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乏凝血因子V血浆制备方法及凝血因子V活性 (FV C)测定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温育法制备乏因子V基质血浆并应用于临床检测。病毒性肝炎住院病人 175例 ,分急性肝炎、慢性轻度肝炎、慢性中 /重度肝炎、肝硬化和重症肝炎五个组 ,检测血浆中FV C ,并与 36例正常对照组测定结果相比较。结果 :自制乏因子V基质血浆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除急性肝炎外 ,慢性轻度肝炎轻度异常 (P <0 0 5 ) ,慢性中 /重度肝炎、重症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浆中FV C则明显下降 (P <0 0 0 1)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 :自制乏因子V血浆 ,简单易行 ,结果满意。FV C的下降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该测定对于判断重症肝炎病情和观察其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陈慧芬孙文琴张琴
- 关键词:凝血因子V血浆制备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 老年肝炎患者凝血和纤溶5项指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0年
- 杨俊文唐美芳陈慧芬
- 关键词:老年人肝炎凝血因子纤溶活性血清诊断
-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浆中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1999年
- 当纤溶酶(PL)活性增高时,它不仅能使纤维蛋白(原)降解成为FDP,还能使交联纤维蛋白产生D-二聚体(D-D)[1]。本文检测140例各型肝炎患者D-D和FDP的血浆水平,旨在了解肝炎病情中纤溶的情况。材料和方法一、标本来源取受检者静脉血9份,与1份...
- 陈慧芬吴瑞庭邵慧珍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D-2聚体纤维蛋白血浆
- 肝病患者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1995年
- 出血是肝脏疾患的常见临床症状,也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已知肝病出血的原因极为复杂,除了与止、凝血因子、抗凝血因子的合成减少、止凝血因子—抗凝血因子的消耗增多有关外,还有报道称部分肝脏疾病和肝硬化患者有继发性纤溶和原发性纤溶亢进的表现。
- 陈慧芬吴瑞庭邵慧珍朱立红王钦红
- 关键词:D二聚体肝病患者抗凝血因子重症肝炎慢活肝急性肝炎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经济费用分析被引量:22
- 2003年
- 陈兴宝陈慧芬AlisonTan-MulliganSam Ma
-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
- 病毒性肝炎和妊娠肝炎病人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 2004年
-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在病毒性肝炎和妊娠肝炎病人中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病毒性肝炎住院病人175例,分急性肝炎、慢性轻度肝炎、慢性中/重度肝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五个组,妊娠肝炎17例,同步检测D-二聚体,并分别与72例正常对照组和29正常孕妇组测定结果相比较。结果除慢性轻度肝炎外,病毒性肝炎随病情进展,病人血浆D-二聚体水平逐渐升高,且各组与正常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妊娠肝炎D-二聚体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正常孕妇组(P<0.05)。结论D-二聚体测定可作为判断肝炎严重程度的指标,同时亦有助于防治出血.推测预后和观察疗效。
- 陈慧芬张琴张占卿巫善明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D-二聚体出血
- 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特点的临床调查研究
-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特点。方法:临床系统采集223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和相关实验室指标,运用SAS6.11软件进行系统聚类、主成分分析、逐步判别和方差分析等多元统计。结果:多元分析提示三类证候特点:第...
- 张琴刘平陈慧芬陈良曹素华刘莺魏建军方志红吴定中
- 关键词: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