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思建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艺术

主题

  • 3篇艺术
  • 3篇教育
  • 2篇高校
  • 1篇地方高校
  • 1篇动漫
  • 1篇多媒体
  • 1篇多媒体教学
  • 1篇多媒体教学设...
  • 1篇艺术教育
  • 1篇艺术形象
  • 1篇艺术运动
  • 1篇悦目
  • 1篇职业教育
  • 1篇设计探讨
  • 1篇视觉
  • 1篇视觉语言
  • 1篇特质
  • 1篇图像
  • 1篇亲子
  • 1篇现代主义艺术

机构

  • 7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菏泽学院

作者

  • 7篇陈思建
  • 3篇孙琳

传媒

  • 2篇艺术生活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无线互联科技
  • 1篇菏泽学院学报
  • 1篇潍坊工程职业...
  • 1篇陕西学前师范...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动漫与波普特质——村上隆的视觉语言探视被引量:1
2011年
当今被视为最具波普特质的美国艺术家杰夫·昆斯(Jeff Koons)和日本艺术家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二者均在先锋艺术、时尚设计、工业产品、动漫等多种艺术媒介领域有着相当特别的介入。其中,村上隆受日本漫画和动画的影响而专注于新世代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艺术表现,是后现代艺术风格——超扁平(Superflat)运动的创始人,其日式动漫的视觉特质既呈现与波普艺术的文化渊源,又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支,是在20世纪50年代波普艺术运动的基础上延续转化出的当代艺术新变。
陈思建
关键词:视觉语言特质动漫后现代主义艺术艺术运动
多媒体教学设计中的交互设计探讨
2011年
多媒体信息技术广泛地运用于展示项目、互动游戏、广告媒介、教育等各种领域,其中,在教育领域,多媒体教学是为了适应新时期的人才培养需求而提出的,并对当代教育从技术、观念上都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本文以多媒体教学中的交互设计为角度,阐明多媒体教学设计中多学科的融合现象,并就"互动性"设计原则在教学实践层面进行了探讨和归纳。
陈思建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交互设计
艺术形象中的形态与形式辨析被引量:1
2014年
艺术形象的创造和表达普遍存在于作品形式、审美形态以及艺术接受形式心理中。艺术形象在艺术作品中以表达、传递情感和自我意识的媒介为主,是艺术家的审美和视觉经验的物化,根据其存在形态,通常分为具象、抽象、混象三种。艺术形象具有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等形式特征,深刻地体现着艺术作品包涵的审美理想和创作高度。
陈思建
关键词:艺术形象
悦目与鉴诫——漆绘的艺术史价值考述
2015年
对髹漆文饰的内容、技术和价值的研究不应局限于考古学的视野和方法,构建专题漆艺术史的初步理论思考,是把器物上的漆绘作为一种视觉图像材料的重要参照,从专题漆艺术史建构的角度考察得之于考古、文献以及艺术实物的认知,笔者比较古代青铜器和漆器物在图像内容和功能上的联系和差异,阐释漆绘对文学作品和生活场景的图像呈现有其道德鉴诫的目的,阐明漆器物上的图绘是一种丰富的视觉图像资源,其视觉内容涵盖社会生活、政治观念和艺术本体的阐释、宣扬和呈现。
陈思建
关键词:图像考述
翻转课堂理念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启示被引量:2
2017年
翻转课堂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的实践,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反思与创新。与文化类课程相比,高校艺术教育拥有重操作、重实践等独特的特点,但也存在着概念模糊、课程设置混乱、师资配置不足、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在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启示下,艺术教育可以采用个别化视频教学、借用校外网络师资力量、改善单一的模仿练习课堂模式。艺术教育不一定全部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但利用其观念以改善原有的教学模式则是可行的。
孙琳陈思建
关键词:艺术教育
地方高校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2017年
地方高校在职业教育方面面临着办学定位不明确、专业设置与调整滞后、实践教学薄弱等诸多困境,这里面有学校管理模式僵化、办学经验不足、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等多方面原因。为此地方高校应明确办学理念,加快专业布局调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和社会。
陈思建孙琳郭洪强
关键词:地方高校职业教育
亲子类节目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被引量:5
2017年
如今流行的亲子类节目试图寓教于乐,并为此而颇受大众欢迎,其呈现的场景与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状况在父母角色的缺失、亲子对陌生情景的不同理解、儿童较强的独立选择、亲子社会交往边缘感知的不同等方面相类似。流动儿童教育环境的改善需要政府、社会、家长等各方面的合力,而家庭教育理念则可以借助于亲子类节目的普及来进行一定引导。此类节目尤其有助于流动儿童家长教育理念的革新、家庭教育氛围的营造。
孙琳陈思建
关键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