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士林

作品数:81 被引量:606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0篇玉米
  • 24篇性状
  • 14篇种子
  • 14篇种子活力
  • 12篇多基因
  • 12篇主基因
  • 12篇基因
  • 11篇主基因+多基...
  • 10篇农艺
  • 10篇农艺性
  • 10篇农艺性状
  • 7篇主要农艺性状
  • 7篇夏玉米
  • 6篇通径
  • 6篇通径分析
  • 6篇种植密度
  • 6篇苗期
  • 6篇灌浆
  • 5篇穗部
  • 5篇穗部性状

机构

  • 7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0篇河南职业技术...
  • 3篇郑州大学
  • 3篇辉县市种子公...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郑州师范高等...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省种子管...
  • 1篇黄泛区农场
  • 1篇辉县市农业局

作者

  • 81篇陈士林
  • 37篇王铁固
  • 26篇张怀胜
  • 22篇王春虎
  • 21篇马娟
  • 19篇赵新亮
  • 10篇佘宁安
  • 8篇进茜宁
  • 6篇吴向远
  • 6篇徐丽娜
  • 6篇梅沛沛
  • 5篇任秀娟
  • 5篇李静
  • 3篇卫秀英
  • 2篇王小龙
  • 2篇石晓华
  • 2篇袁贵仁
  • 2篇黄中文
  • 2篇侯振雨
  • 2篇陈红卫

传媒

  • 15篇河南科技学院...
  • 10篇河南农业科学
  • 6篇中国农学通报
  • 5篇种子
  • 5篇河南科技学院...
  • 4篇江苏农业科学
  • 4篇广东农业科学
  • 3篇玉米科学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河南职业技术...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贵州农业科学
  • 2篇核农学报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中国农村小康...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中国种业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9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形成,以期为黄淮海夏玉米机械化收获籽粒和高产高效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以先玉335、郑单958和桥玉8号为试验材料,设置每公顷种植密度52 500株(D1)、67 500株(D2)和82 500株(D3) 3个处理,研究不同密度处理玉米籽粒形成过程中的鲜重、体积和干重变化,并分析各阶段的灌浆速率和产量高低。结果表明,随着灌浆进程推进,籽粒鲜重、体积和干重均呈现"慢-快-慢"的增加趋势,随密度增加3个品种的百粒籽粒鲜重、体积和干重均呈下降趋势,3个品种比较以先玉335各密度下灌浆特性较优。灌浆1个月左右,郑单958和桥玉8号的灌浆速率较高,之后先玉335灌浆速率较高。3个品种最终产量以先玉335较高;不同密度比较,3个品种均为中低密度产量较高。
徐丽娜闫艳梅沛沛陈士林王小龙
关键词:夏玉米种植密度籽粒灌浆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玉米茎尖形态学变化
2009年
以玉米光敏感自交系CML288和不敏感自交系黄早4为实验材料,采用长日照15 h、短日照9 h的不同光周期处理,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CSM)观察了不同叶龄期玉米茎尖分生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短日照能促进玉米开花,促进茎端分生组织向生殖生长转化,黄早4和CML288分别在6叶期和7叶期完成茎尖分生组织的生殖转化;而长日照则明显延迟开花,延迟茎尖分生组织向生殖生长转化,黄早4和CML288分别在8叶期和11叶期完成茎尖分生组织的生殖转化;因此光周期诱导玉米开花因光照条件和品种有一定差异,短日照条件下,光敏感和不敏感的玉米自交系开花提前,花期更接近,而长日照条件下光敏感玉米自交系开花延迟要比不敏感自交系明显得多。
王铁固吴连成代西梅陈士林陈彦惠
关键词:光周期
离子束介导遗传转化小麦突变体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以离子束介导后代的9个小麦突变体和4个受体作供试材料,对其进行了RAPD和SSR分子标记,在此基础上获得了矮秆突变株系1042的2个特异片断,并进行了测序和同源序列分析。13个材料间分子标记遗传差异比较结果表明,离子束介导遗传转化后的突变明显小于小麦品种间的遗传差异。矮秆突变株系1042的SSR标记特异片断序列BLAST分析结果表明,从1042中扩增到的特异片断与小麦高秆基因Rht-D1 a中的部分序列高度一致,1042的株高明显降低可能是由于该株系遗传突变,产生了2个矮秆基因所致;该特异片断与小麦BAC克隆中LTR-retrotransposon Angela-3s转座子的部分片断同源性最高,说明离子束介导遗传转化诱发变异可能与小麦基因组中反转录转座子的激活有关。
王铁固杨天佑赵新亮冯伟森黄群策陈士林
关键词:小麦离子束RAPDSSR
玉米RIL群体穗部性状与单株产量的通径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
2023年
为探究玉米农艺性状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研究以PH6WC和郑58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作为试验材料,运用相关和通径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玉米的单株产量和6个穗部性状进行分析.描述统计分析表明,该RIL群体中秃尖长、单株产量、行粒数、穗长、穗行数的变异系数超过10%,说明这些性状具有较高的改良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产量和穗部性状之间的相关程度为行粒数(第1位)、穗粗(第2位)、穗长(第3位)、穗行数(第4位)、轴粗(第5位)、秃尖长(第6位);通径分析表明,穗粗对单株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直接通径系数为0.725,轴粗通过穗粗对单株产量的间接影响最大,间接通径系数为0.559.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和通径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一致,相关数据可为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马兴业李敏赵斌王苗苗陈士林陈士林
关键词:玉米重组自交系穗部性状通径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
玉米雄穗主轴长度和分枝数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以PH4CV/昌7-2(组合Ⅰ)和PH6WC/7873(组合Ⅱ)的P1、P2、F1、F2、B1和B2六世代群体为材料,用主基因+多基因六世代联合分离分析方法,研究了春播和夏播环境下雄穗主轴长度和雄穗分枝数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2个组合雄穗主轴长在春播环境下均符合E-1模型。夏播环境下,组合Ⅰ雄穗主轴长符合C-0模型,组合Ⅱ雄穗主轴长符合E-3模型。在2个环境下,组合Ⅰ的雄穗分支数符合D-2模型,组合Ⅱ的雄穗分支数符合D-3模型。春播环境下,组合Ⅰ雄穗分支数表现为主基因遗传或以主基因遗传为主,主基因和多基因对2个组合雄穗主轴长的影响相当,可以采用单交重组或简单回交转育进行改良。夏播环境下,2个组合雄穗主轴长和组合Ⅱ雄穗分支数表现为多基因遗传或以多基因遗传为主,可以采用聚合回交或轮回选择累积增效基因的方法,以提高育种效率。
王铁固马娟张怀胜陈士林
关键词:玉米雄穗主基因+多基因
玉米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和通径分析被引量:6
2023年
以115个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对玉米的株高、穗位高、穗上节间数、雄穗长、雄穗分枝数、单穗轴质量、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单株产量11个性状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与通径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单穗轴质量、雄穗分枝数、雄穗长和穗位高变异系数超过10%,说明这些性状具有较高的改良性.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穗长与单株产量的关联度系数最大,为0.807;其他10个性状间雄穗长与穗位高的关联度最大,为0.854.相关性分析表明,单穗轴质量、穗长和行粒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穗位高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中行粒数、穗长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最大,分别为0.365和0.356.通径分析表明,单穗轴质量对单株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直接通径系数为0.223;穗长通过行粒数对单株产量的间接影响最大,间接通径系数为0.133.本研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和通径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一致,相关数据可为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马兴业王平喜吴向远进茜宁进茜宁陈士林
关键词:玉米单株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通径分析
种衣剂对玉米种子活力及苗期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0
2004年
选择6个玉米杂交种,用20%福·克悬浮玉米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室内发芽试验和田间包衣和不包衣的配对试验表明:该种衣剂对玉米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田间出苗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可加速玉米苗期生长,显著增加玉米播种后30d的株高、叶龄,显著增加根条数和根系活力,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玉米的抗倒性和抗逆性。
陈士林高山松鲍恩付程学元
关键词:种衣剂玉米种子活力种子发芽势田间出苗率
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强度和穗部性状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设置67500(D1)、75000(D2)、82500(D3)、90000(D4)、97500(D5)株/hm25个种植密度,研究种植密度对百玉393茎秆强度、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并分析玉米植株形态与茎秆强度间的关系,为黄淮海区域夏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玉米穗位高和穗高比升高,茎周长变小,株高无显著变化;玉米茎秆穿刺强度、折断强度、压碎强度均降低;玉米穗长、穗行数、行粒数、轴粗、百粒质量、穗粒数均呈现下降趋势,穗粗无显著变化,秃尖长增加;玉米产量先增加后降低,以D3处理最高,D2处理次之,两者差异不显著,D5处理最低。茎秆穿刺强度、折断强度、压碎强度与穗位高、穗高比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在种植密度75000~82500株/hm2时,穗位高和茎粗适中,茎秆质量较好,穗部性状较优,产量较高。
徐丽娜安治良陈士林张怀胜进茜宁王平喜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茎秆强度穗部性状
基于玉米近红外光谱和离散小波变换的SVR模型稳健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125个玉米样品中的蛋白质、淀粉和脂肪含量,同时测定玉米样品的近红外光谱(NIRS)数据.采用多次、随机选择定标集和校正集样品的方法,对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探讨离散小波变换(DWT)对SVR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DWT可有效去除玉米NIRS数据中的背景和噪声,建立的DWT-SVR多变量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可实现玉米样品中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同时测定.
段凌瑶陈闯李静赵亚亚陈士林侯振雨
关键词:玉米近红外光谱支持向量回归离散小波变换
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被引量:3
2012年
以7个玉米自交系为母本,5个自交系为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组配了35个杂交组合,对其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产量及相关性状在不同亲本间以及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存在着显著差异,同一自交系同一性状不同组合间特殊配合力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一般配合力低的自交系也有特殊配合力较高的组合出现。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亲本为P4(济533)、P7(K1516)与P12(PH4CV)。在特殊配合力分析中,产量以P5(浚0566)/P12(PH4CV)特殊配合力最高,P5(浚0566)/P10(986)最低。百粒重、粒长、穗长与穗行数狭义遗传率较高,可在早代选择;穗粗、穗位高、轴粗与虚尖长狭义遗传率也较高,但这些性状对产量是负向效应,应综合考虑这些性状;产量与单穗重的狭义遗传率低,应在晚代选择。
王铁固赵新亮张怀胜马娟佘宁安陈士林
关键词:玉米配合力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