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友乔

作品数:33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惠州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历史地理
  • 6篇文学
  • 3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文化
  • 6篇柳亚子
  • 4篇州府
  • 4篇进士
  • 3篇人格
  • 3篇明代
  • 3篇明清
  • 2篇社学
  • 2篇士大夫
  • 2篇图籍
  • 2篇为政思想
  • 2篇保甲
  • 2篇不幸
  • 2篇传统文化
  • 2篇大夫
  • 1篇倒退
  • 1篇东江流域
  • 1篇兴亡
  • 1篇幸运
  • 1篇忧患

机构

  • 22篇惠州学院
  • 10篇湖北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焦作大学
  • 1篇宜昌市委党校
  • 1篇思克莱德大学
  • 1篇潍坊护理职业...

作者

  • 32篇陈友乔
  • 1篇戴娴娴
  • 1篇李磊
  • 1篇黄启文
  • 1篇陈新新
  • 1篇颜婷
  • 1篇陈楚华

传媒

  • 8篇惠州学院学报
  • 3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汕头大学学报...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广西地方志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五邑大学学报...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湖北师范学院...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大理学院学报...
  • 1篇闽江学院学报
  • 1篇广东技术师范...
  • 1篇玉溪师范学院...
  • 1篇武汉交通职业...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叶梦熊的“三不朽”功绩
2015年
叶梦熊曾任兵部尚书,是"惠州历史上任职最高、影响最大之人"。叶梦熊以进士出身而善用兵,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在他身上表现十分明显。就其立德而言,廉洁勤政,刚正不阿,谦退不居,忠心体国;就其立功而言,赣州平巨寇,制火器定边,靖哱拜之乱;就其立言而言,以兵书为其著述之大端,有《运筹纲目》与《决胜纲目》之撰述,此外,还有诗集、文集传世。总括言之,叶氏这种型范,是传统农业社会孕育的帝国精英,与此前的王阳明及此后的曾国藩相类。其人的出现,为惠州文化乃至岭南文化增色不少。
陈友乔颜婷
关键词:立德立功立言
忧乐希文心久许 兴亡炎武感尤频——试论柳亚子的忧患意识
2019年
由于传统文化的濡染、民族危机的驱迫以及师友往还的影响,柳亚子具有深重的忧患意识。他继承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传统,并将其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通过对柳亚子忧患意识成因、内容及特点的考察,可以以此为个案透视近现代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危殆形势下的精神气质。
陈友乔
关键词:柳亚子忧患意识传统文化
明代高州府进士群体概述
2018年
明代高州府进士39人,其数量在县际间的分布不平衡,体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从明代各时期来看,高州府进士数量在明初达到顶峰之后一度下降,其间虽有所反复,但总体呈下降趋势。进士数量变迁主要受到国家文教政策与区域中心转移、府治所在地的影响与本地人文衰微几大方面的影响。高州府进士在维护地方秩序、进行文化建设、开展公益事业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体现出他们作为地方士绅对地方社会事务的关注及话语权。进士群体与地方社会的良性互动,为高州社会、文化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陈友乔陈增铭
关键词:明代
素范无改,诗礼秀出:博罗韩氏家风家训研究
2025年
博罗韩氏是岭南著名的科举世家。韩氏科第连绵,人才辈出,良好的家风家训是其重要因素。韩氏家风家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秉礼尚义,礼以治家,行义积德;二是世敦孝友,孝为立身之本,力申兄弟式好之道;三是耕读传家,俊秀者读书,拙朴者力田;四是治家以严,重祭祀之典,严学行之督,谨闺闱之教,申族规之禁;五是敬爱乡梓,不以富贵傲视乡里,不倚仗权势鱼肉乡里,兴利除弊,造福乡梓。由于韩氏家风家训产生于农耕时代,有些内容诸如权威主义、重男轻女、愚忠愚孝等,与现代文明相悖。因此,可在对韩氏家风家训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
陈友乔陈增铭曹标
关键词:明清
60年来柳亚子研究的多维视角
2018年
60年来的柳亚子研究中,存在着一个多维视角。众多的研究者分别从社会活动家、文学家、戏剧评论家、编辑、报人、民族主义者等不同视角进行观照。之所以形成柳亚子研究的多维视角,主要与柳亚子丰富的社会实践有关。柳亚子研究的诸多视角中有一条主脉:强调柳亚子是具有"革命性""进步性""与时俱进"的革命诗人或曰革命文学家。柳亚子研究的多维视角还给我们以启示:一是柳亚子不是深刻而复杂的圆形人物,他的丰富性在于其人生经历、气质性格等方面;二是已有的研究缺乏一个更为本体性的角色的关照。
陈友乔
陈炯明与汪精卫关系疏论
2015年
陈炯明与汪精卫都是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两人从民初广东都督选任风潮中开始产生交集;到二次革命时期,两人又不约而同地高唱南北议和之调;直至漳州新政时期,两人关系达到最佳状态;"六一六"兵变之后,汪陈关系渐行渐远。对长达二十多年的汪陈离合进行考察,可以发现:汪陈关系之合,乃是二人性格志趣惺惺相惜;汪陈关系之离,很大程度上以孙陈关系为转移。但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持私谊,这种私谊的保持具有一定限度,即尽量以不危害其政治生命为前提。
陈友乔陈楚华
关键词:陈炯明汪精卫孙中山
东江流域归侨侨眷困难群体民生关爱初探——以河源市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作为东江流域的重点侨乡,河源市针对困难归侨侨眷在落实侨房政策、积极推进就业、开展扶贫助学、宣传贯彻侨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与再就业问题突出、工作机制不健全、地方政府、党委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与不足。为此建议,一是深刻认识关爱困难归侨侨眷群体工作的重要性;二是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和工作制度;三是着力解决困难归侨侨眷民生关爱工作的社会保障、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四是民生关爱措施要贯彻"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侨务原则。
陈友乔陈新新戴娴娴
关键词:归侨侨眷
顾炎武北游不归的地域倾向性探析被引量:2
2008年
顾炎武出生于江南,却在北游活动中把下半生交付给北方,并终老于此。顾炎武之所以走上北游的不归路,他的地域倾向性(即钟爱北方,尤其是西北,而对南方心存偏见)是众多原因之一。探寻这种地域倾向性产生的原由所在,笔者认为,主要有魏晋以降北方学术文化观的影响、顾氏特立独行的性格以及顾氏个人的人生经历三个方面原因。
陈友乔黄启文
也谈苏轼的幸与不幸
2013年
苏轼有着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人们或言其幸,或言其不幸。就其生活的宋世而言,苏轼可谓躬逢其盛:他不仅是"科举社会"的成功者,而且是求仁得仁的党锢清流。苏轼的不幸,只不过是贬谪文化背景下士大夫遭际的一个样本:士大夫之被贬谪,不是自苏轼始,也不是至苏轼终;就士大夫受处罚的程度而言,苏轼既非空前,更非绝后。论及苏轼遭际,必须将其置于具体语境下,方能真切著明。立足于政治文化视野,进行"长时段"地考察,苏轼是幸运的。至于其跌落谷底的人生磨难,只不过是贬谪文化背景下士大夫遭际的常态而已,不宜诉诸道德主义情绪将其放大。
陈友乔
关键词:幸运不幸
试论柳亚子人格的文化生成
2018年
柳亚子置身于激烈变迁的近现代社会。由于特定的客观环境,加上强烈的主体选择,形成了他浓郁的名士特质。地域文化传统、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实践等文化单元的机缘凑泊,是柳亚子人格形成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主体选择则是柳亚子人格形成的最重要因素。地域文化传统使其名士特质浃髓沦肌;家庭环境的濡染是其名士人格生成的深层反应堆;早年的教育经历奠定其人格的基色;社会实践使其名士人格基本上未受干扰地被保存,并以近乎原生态的形式呈现出来。柳亚子有明确而自觉的角色意识,以维护名士之性,表现为一种强烈的排异性。一旦置身于异质的文化情境,他或选择退缩,或同压迫人格的异己力量相抗争。
陈友乔秦晓慧
关键词:柳亚子文化客观环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