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又年

作品数:37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黄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骨折
  • 10篇手术
  • 9篇关节
  • 6篇缺损
  • 6篇股骨
  • 5篇韧带
  • 5篇手术治疗
  • 4篇胫骨
  • 4篇外科
  • 4篇膝关节
  • 4篇老年
  • 4篇交叉韧带
  • 4篇骨缺损
  • 3篇置换术
  • 3篇入路
  • 3篇皮瓣
  • 3篇疗效
  • 3篇颈骨
  • 3篇颈骨折
  • 3篇颈椎

机构

  • 36篇黄石市中心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作者

  • 36篇陈又年
  • 19篇刘莉
  • 12篇张远金
  • 9篇段军
  • 9篇徐立军
  • 6篇王勤志
  • 5篇卢杰
  • 5篇李名武
  • 5篇陈翔
  • 4篇陈崎
  • 4篇周赤兵
  • 3篇张辉
  • 2篇易传勋
  • 2篇李大明
  • 2篇肖进
  • 2篇张欣
  • 2篇殷永红
  • 1篇陈萍
  • 1篇徐丽军
  • 1篇李松柏

传媒

  • 4篇实用骨科杂志
  • 4篇临床骨科杂志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中国伤残医学
  • 3篇组织工程与重...
  • 2篇中华临床医药...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伤残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骨科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MSC对大鼠脊髓损伤神经凋亡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凋亡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体外获取大鼠BMSC进行增殖培养,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MSC细胞表型,Allen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42只大鼠随机等分为3组,对照组,SCI组和BMSC+SCI组,分别于7 d、14 d和21 d对各组大鼠下肢运动功能评分;21 d后取出各组大鼠损伤脊髓进行组织切片染色,并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Bax/Bcl-2含量,ELISA法检测Caspase-3含量。结果 BMSC细胞表型CD90表达(98.92±0.62)%,CD34表达(0.47±0.16)%;BMSC在7 d、14 d和21 d可明显改善SCI大鼠下肢运动功能(P均<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MSC可显著抑制Bax和Caspase-3在损伤脊髓中的表达(P均<0.05);Western blot显示,BMSC明显抑制Bax,提高Bcl-2表达(P均<0.05);ELISA结果显示,BMSC可显著机制损伤脊髓中Caspase-3含量(P均<0.05)。结论 BMSC对大鼠脊髓损伤神经凋亡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Bax、Caspase-3,提高Bcl-2蛋白表达实现的。
陈崎秦练李名武陈又年周赤兵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脊髓损伤凋亡
锁定型颈前路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45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27个月,平均11.5个月。植骨于术后12周均获得牢固骨性融合,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未见螺钉钢板松动、脱出、断裂现象,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可使损伤节段获早期稳定,神经功能改善明显;前路颈椎钢板系统操作安全、简单、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内固定确定,为早期行颈椎前路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陈又年徐丽军刘莉
关键词: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减压钢板骨折固定术
关节镜下微骨折重建膝关节软骨缺损被引量:3
2008年
陈又年刘莉
关键词:膝关节软骨缺损关节镜微骨折膝关节软骨损伤四肢关节
膝降血管为蒂皮质骨—骨膜瓣移植治疗骨不连
2007年
目的探讨骨折不愈合新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自2001年6月至2005年12月以膝降血管为蒂股骨内侧髁薄层皮质骨—骨膜瓣移植治疗骨不连13例。结果经术后3个月(平均7个月)以上的随访,骨不连患者全部愈合,并获得满意效果,未见并发症。结论应用膝降血管为蒂股骨内侧髁薄层皮质骨—骨膜瓣移植是治疗骨不连的一种确切有效的方法。
陈又年刘莉
关键词:皮质骨骨膜瓣骨不愈合
双侧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Pipkin Ⅱ型骨折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6
2017年
髋关节脱位占关节脱位的2%~5%,而双侧髋关节同时脱位约占髋关节脱位的1%~2%[1],再合并双侧股骨头骨折则更是少见。股骨头骨折通常采用Pipkin分型[2]:Ⅰ型,股骨头骨折块位于中央凹下方;Ⅱ型,骨折位于中央凹上方;Ⅲ型,任意类型的股骨头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Ⅳ型,股骨头骨折合并髋臼骨折。2014年6月,我院收治一例双侧髋关节后脱位合并PipkinⅡ型双侧股骨头骨折,术后随访2年多,病人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徐立军王勤志段军陈又年张远金
关键词:髋关节后脱位双侧髋关节文献复习
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价内固定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8个月,所有病例均在术后3~5.5个月获得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32例,良4例。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适用于治疗大多数类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能达到良好的骨折复位和坚强的固定,促进关节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选择。
陈又年刘莉
关键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2
2007年
陈又年刘莉
关键词:胫骨骨折
空心钉加血管蒂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空心钉加带双血管蒂大转子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2年7月至2005年7月,采用空心钉加带双血管蒂大转子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35例,术后6~8个月开始部分负重,术后11个月开始完全负重。结果35例随访15~52个月,平均25个月。33例骨折愈合,愈合时间7~11个月,平均8.2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92.6分。随访期间2例发生股骨头坏死,其中1例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另1例行康复治疗。结论该手术方法疗效满意,是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陈又年刘莉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大转子骨瓣外科手术
肩胛骨复合组织瓣修复胫骨及软组织缺损被引量:3
2006年
陈又年刘莉
关键词:外科皮瓣胫骨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对肢体骨折不愈合的康复作用
2002年
张远金陈又年卢杰李松柏
关键词: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肢体骨折康复作用骨折不愈合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