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丽莎

作品数:3 被引量:39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妇科
  • 1篇预防措施
  • 1篇院内感染控制
  • 1篇剖宫产
  • 1篇剖宫产指征
  • 1篇围生儿
  • 1篇围生儿死亡
  • 1篇围生儿死亡率
  • 1篇门诊
  • 1篇门诊患者
  • 1篇内感染
  • 1篇妇产科
  • 1篇妇科门诊
  • 1篇妇科门诊患者
  • 1篇产科

机构

  • 3篇浙江省台州医...

作者

  • 3篇陈丽莎
  • 2篇王菊清
  • 1篇王新萍
  • 1篇严敏婵
  • 1篇泮素珍

传媒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2005年浙...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妇产科门诊患者院内感染控制
2006年
王菊清王新萍陈丽莎
关键词:妇科
妇科门诊患者院内感染预防措施
本文从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2.加强规范化管理3.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如: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切断传播途径,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强细菌检测等)
王菊清陈丽莎
文献传递
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围生儿死亡率被引量:39
2000年
目的 :探讨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途径 ,遏制不合理剖宫产上升趋势。方法 :回顾分析 1986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 13年间 17784例产妇分娩方式变化及 2 82例围生儿死亡的临床资料。结果 :早产新生儿死亡是围生儿死亡主要原因。早产新生儿及畸形儿死亡与剖宫产率无关。与分娩方式有关的围生儿死亡率与剖宫产率负相关。绝对指征行剖宫产比例从1986年的 38 1%降至 1998年 33 0 % (P <0 .0 5 ) ,社会因素行剖宫产比例从 1986年的 2 2 %上升至 1998年的 5 4% (P <0 .0 5 )。结论 :只有提高对早产儿的诊疗水平及宫内诊疗水平 ,才能有效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只有通过加强医患沟通 ,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 ,才能降低日趋升高的剖宫产率。
严敏婵泮素珍陈丽莎
关键词:剖宫产围生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