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2篇新生儿
  • 1篇滴鼻液
  • 1篇新生儿机械通...
  • 1篇一次性注射器
  • 1篇引流
  • 1篇引流管
  • 1篇引流量
  • 1篇引流液
  • 1篇置胃管
  • 1篇治疗新生儿
  • 1篇舌下特异性免...
  • 1篇射器
  • 1篇衰竭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免疫
  • 1篇特异性免疫治...
  • 1篇通气
  • 1篇突发性耳聋

机构

  • 5篇无锡市第四人...
  • 1篇苏州医学院附...

作者

  • 6篇陆凌霞
  • 1篇杜静娟
  • 1篇汤莹
  • 1篇汤莹
  • 1篇侯小青
  • 1篇杜晓东

传媒

  • 2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总结 9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患儿运用肺表面活性物质 (PS)固尔苏的护理体会。方法 :为 9例NRDS患儿使用固尔苏 ,用时采用左侧位、右侧位、仰卧位 3种不同体位经气管插管匀速注入 ,每次注入后用气囊加压 ,给氧 1~ 2min ,并在用药前 5min、用药后 30min及 6h分别进行血气监测 ,用药前后摄胸片对比观察。结果 :9例患儿用药后 30min~2h呼吸困难均改善 ,SaO2 升高达 90 %以上 ,胸片示肺野透视度明显改善。结论 :掌握好给药时机及给药前的准备非常重要 ,给药时确认患儿气管插管位置 ,采用正确的体位将固尔苏注入气管插管内 ,使药物在肺部均匀分布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同时 ,需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加强呼吸道管理 ,严格无菌操作 。
陆凌霞汤莹
关键词:固尔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机械通气合并症的防治被引量:1
2004年
汤莹陆凌霞
关键词:新生儿机械通气合并症护理呼吸衰竭
呋嘛液联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在置胃管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呋嘛液联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在改善置胃管中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14例需要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置胃管,试验组先用呋嘛滴鼻液滴鼻腔,再用2%利多卡因喷鼻腔及咽喉部,观察两组患者在置胃管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置管过程无严重的恶心、呕吐,留置胃管时咽喉部疼痛及呛咳现象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在置胃管时用呋嘛滴鼻液联合利多卡因表面喷雾麻醉能有效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并明显减轻患者因留置胃管时所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陆凌霞宣晓琳
关键词: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置胃管
用一次性注射器测量引流液
2009年
陆凌霞侯小青
关键词:一次性注射器引流液颈淋巴清扫术肿瘤患者引流管引流量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过敏性鼻炎218例的护理被引量:2
2011年
杜静娟陆凌霞杜晓东
关键词:免疫疗法
临床护理路径在突发性耳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16年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突发性耳聋患者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 年5 月至2015 年4 月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76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在实施常规健康教育中添加了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和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每组患者各38 例,观察两组患者突发性耳聋知识的认知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在健康教育认知程度、护理满意度两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存在明显的生理和心理应激状态影响生活质量,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在短时间内获得相关疾病知识,缓解其应激状态、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率,对提高疗效和促进护患和谐具有积极意义。
陆凌霞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突发性耳聋健康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