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范

作品数:33 被引量:17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The Royal Society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天文地球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理学
  • 8篇天文地球
  • 5篇电子电信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4篇晶体
  • 10篇水热
  • 7篇硼酸
  • 7篇光学
  • 7篇非线性光学
  • 6篇水热法
  • 6篇热法
  • 6篇晶体生长
  • 5篇光谱
  • 4篇水热合成
  • 4篇酸盐
  • 4篇硼酸盐
  • 4篇谱特性
  • 4篇热合成
  • 4篇光学晶体
  • 4篇非线性光学晶...
  • 4篇白云鄂博
  • 4篇倍频
  • 4篇倍频效应
  • 3篇水热法合成

机构

  • 33篇中国科学技术...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地...
  • 2篇安徽省水文总...

作者

  • 33篇郭范
  • 14篇傅佩珍
  • 12篇吴以成
  • 11篇王俊新
  • 10篇杨治平
  • 5篇杨学明
  • 5篇杨晓勇
  • 3篇张国春
  • 3篇张培善
  • 3篇范宏瑞
  • 3篇王国富
  • 3篇郑伟威
  • 3篇刘新征
  • 3篇张元广
  • 3篇张兆峰
  • 2篇夏进
  • 2篇郑永飞
  • 2篇官向国
  • 2篇翁之望
  • 2篇郑化桂

传媒

  • 12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地质论评
  • 2篇水文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2篇中国硅酸盐学...
  • 1篇稀土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Chines...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发光学报
  • 1篇岩石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第四届全国青...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6篇2001
  • 9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4
  • 2篇1990
  • 1篇1989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热法生长棒状MnOOH和MnO_2晶体被引量:2
2006年
以高锰酸钾(KMnO4)和硫酸铵((NH4)2SO4)为主要原料,在150℃反应16h,水热法生长了棒状MnOOH晶体,然后以合成的棒状MnOOH晶体为前驱物,在硫酸溶液中,130℃水热反应12h,生长了棒状MnO2晶体。探索了KMnO4和(NH4)2SO4的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合成棒状MnOOH晶体的影响。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选区电子衍射等(SAED)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MnOOH为单斜结构的纯相,呈现棒状形貌,其平均直径约为72nm,长度近9.2μm,显示单晶特性;产物MnO2为四方结构的纯相,呈现棒状形貌,其平均直径约为83nm,长度达11μm,显示单晶特性。
张元广刘奕郭范
关键词:MNO2水热合成晶体
白云鄂博富稀土元素碳酸岩墙的碳和氧同位素特征被引量:15
2000年
重点解剖了一条距白云鄂博超大型REE Nb Fe矿床东矿北东方向 2km、切割白云鄂博群H1及H3岩性段的细粒方解石碳酸岩岩墙的碳和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 ,碳酸岩的碳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小 (δ13C值为 - 6 .6‰~ - 4 .6‰ ) ,与正常地幔碳δ13C值 - 5± 2‰一致 ;而氧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大 (δ18O值为 11.9‰~ 17.7‰ ) ,显著高于地幔的δ18O值 5.7± 1.0‰ ,表明碳酸岩浆在结晶过程中或之后曾与低温热液流体发生了同位素交换。碳酸岩墙中白云石与方解石之间的碳和氧同位素分馏均小于 0‰ ,处于不平衡状态 ,说明该碳酸岩墙中的白云石与方解石并非同成因矿物 ,白云石可能为次生成因的。
杨学明杨晓勇杨晓勇郑永飞郭范张兆峰张培善
关键词:氧同位素碳酸岩热液作用碳酸岩墙
白云鄂博磷灰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被引量:3
1999年
本文对白云鄂博地区广泛分布的磷灰石进行了系统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赋矿粗粒白云石大理岩中磷灰石的矿物化学特征与碳酸岩岩墙中的非常相似,它们均属于富含锶和稀土元素的氟磷灰石,具有典型的火成碳酸岩特征。然而,它们在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以及轻稀土元素之间的分馏作用方面却存在着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磷灰石的寄主岩石受富含氟和稀土元素的流体影响的程度不同:粗粒白云石大理岩受流体的影响比碳酸岩岩墙要大。
杨学明杨晓勇王允庆范宏瑞M.J.LaBas郭范张培善
关键词:磷灰石碳酸岩白云鄂博
纳米GaN固体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
2003年
本研究工作以氯化氨作矿化剂 ,在 35 0~ 4 5 0℃、15~ 5 0MPa的条件下 ,用氨基钠作为氮的前体 ,和金属镓反应合成了氮化镓晶体。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 ,结果显示得到的晶体为六方纤锌矿结构 ,平均粒径为 16nm ,晶格参数a =0 .32 15nm ,c=0 .5 2 2 3nm。晶体的完整性好、产率高 ,并探讨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郑伟威郭范万松明刘新征尹屹梅
关键词: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红外光谱
水热法合成硒化锌晶体
ZnSe具有直接跃迁型能带结构,因其禁带宽度大,吸收系数低,发光效率较好,在0.5~22μm有良好的透射性能,所以成为研制蓝色发光二极管以及固溶体薄膜的重要材料。ZnSe的制备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外延生长法制...
丁科英刘新征郭范
文献传递
白云鄂博海西期花岗杂岩体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被引量:13
2000年
本文在综合研究白云鄂博海西期花岗杂岩体岩石学特征的基础上 ,系统地分析测定了该杂岩体不同阶段花岗质岩石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铅同位素组成 ,提出杂岩体的形成演化由早到晚 ,从花岗闪长岩→中粗粒黑云母钾长花岗岩→细粒黑云母钾长 -碱长花岗岩 ,是下地壳古老变质岩石经部分熔融作用产生的岩浆经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所形成。白云鄂博花岗岩属于同碰撞花岗岩 ,形成于蒙古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碰撞期。白云鄂博花岗杂岩体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明显不同于白云鄂博 RE- Nb- Fe矿床赋矿白云石大理岩 ,暗示稀土元素的成矿作用与花岗岩岩浆活动没有直接的成因联系。
杨学明杨晓勇范宏瑞郭范张兆峰张培善
关键词:花岗岩稀土元素成矿作用白云鄂博地球化学
非线性光学晶体正交晶系一水六硼酸二钙及其生长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小可供使用和测试物理性质的正交晶系一水六硼酸二钙单晶及其生长方法,特征在于将氧化钙和硼酸按摩尔比1∶3—1∶8混合,放入高压釜中,加水至充满度30%-80%,放入籽晶,密封后置于炉膛内,升温至250℃—3...
郭范傅佩珍王俊新杨治平吴以成
文献传递
Na_3La_2(BO_3)_3∶Tm^(3+)的合成及其光谱特性被引量:3
2001年
论文用固相反应法 ,合成了一系列掺Tm3+ 的Na3La2 (BO3) 3[Na3(La1-xTmx) 2 (BO3) 3]发光体 ,X 射线粉末衍射数据分析表明它们属于正交晶系 ,空间群为Amm2 .测量了红外光谱、荧光光谱 ,观察到在 35 2nm、45 7nm处有较强的荧光发射 ,并研究了发光强度与Tm3+ 离子浓度 (x)的关系 ,从而确定了Tm3+ 离子在Na3La2 (BO3) 3基质中发光的适宜浓度 .
张国春傅佩珍王国富郭范官向国
关键词:发光特性发光材料
Sr_2TiSi_2O_8的合成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
2000年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具有硅钛钡石 (Ba2 TiSi2 O8)结构的化合物Sr2 TiSi2 O8,合成温度在12 50℃。对Sr2 TiSi2 O8的XRD衍射图进行指标化表明它属于四方晶系 ,晶胞系数为a =b =0 .83135nm ,c =0 .50 190nm ,α =β =γ =90°。Sr2 TiSi2 O8的粉末倍频信号强度约是KH2 PO4 (KDP)的 8倍。反射光谱显示其紫外吸收边为 2 70nm左右。利用自发成核法进行了Sr2 TiSi2 O8晶体生长研究。
袁嵇康傅佩珍王俊新郭范杨治平吴以成
关键词:晶体生长固相非线性光学材料
一种具有倍频效应的新型硼酸盐化合物La_2SrB_(10)O_(19)被引量:2
2000年
在SrO La2 O3 B2 O3体系中合成出一种新的硼酸盐化合物La2 SrB10 O19。La2 SrB10 O19的晶体结构与La2 CaB10 O19相同。La2 SrB10 O19的粉末倍频效应 (SHG)大约是KH2 PO4 (KDP)的 2倍。差热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非同成分熔融化合物 ,转熔温度约为 983℃ ,可以用助熔剂法进行晶体生长。反射光谱研究表明La2 SrB10 O19的紫外吸收边在 30 0nm左右。
曹晶王俊新傅佩珍郭范杨治平吴以成
关键词:硼酸盐倍频效应熔盐法晶体生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