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艳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建设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重症
  • 2篇基因
  • 2篇基因表达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电离辐射
  • 1篇电泳
  • 1篇定植
  • 1篇毒性
  • 1篇血清
  • 1篇眼刺激
  • 1篇医院感染
  • 1篇伤患者
  • 1篇烧伤
  • 1篇烧伤患者
  • 1篇生物剂量
  • 1篇手术
  • 1篇手术部
  • 1篇手术部位
  • 1篇手术部位感染

机构

  • 6篇郑州市第一人...
  • 4篇郑州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8篇郭艳
  • 3篇李时恩
  • 2篇张玉洁
  • 2篇姚武
  • 2篇徐菊红
  • 1篇周丽丽
  • 1篇肖宏涛
  • 1篇郭飞
  • 1篇吕玉民
  • 1篇李峰
  • 1篇周舫
  • 1篇刘根焰
  • 1篇刘康栋
  • 1篇苏富萍
  • 1篇陶雅
  • 1篇郭华
  • 1篇付路

传媒

  • 2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毒理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起由骨科医生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手术部位感染聚集事件调查与处置
2025年
目的探讨一起手术部位感染(SSI)聚集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7年6—7月某医院骨科发生的SSI患者进行调查,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感染高危因素,并对患者、医务人员、环境及手术器械进行微生物采样,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患者与环境分离菌株的同源性。结果从4名医务人员鼻腔分泌物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1名医生D1额及手也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PFGE分析发现,2例患者切口分泌物与医生D1鼻腔、额与手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同源性。针对性采用综合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暂停医生D1手术与换药等无菌操作;对包括医生D1在内的所有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医务人员进行去定植,要求医生D1定期修剪鼻毛;加强无菌操作与手卫生的宣教与监管;将SSI患者集中隔离等。及时施行以上综合干预措施后,这起SSI聚集事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外科医生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可能会导致患者SSI,可考虑对参与特定手术的外科医生定期进行主动筛查与去定植,必要时要求鼻毛茂盛的鼻腔定植者定期修剪鼻毛,以减少SSI的发生。
郭艳陈文森付路付路刘根焰张翔
关键词:骨科手术手术部位感染脉冲场凝胶电泳同源性分析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的管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效果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究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的管理模式的应用对重症监护室(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00例患者资料,将2020年1-8月接受常规管理模式的50例患者资料归为常规组,将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接受常规管理模式联合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的管理模式的50例患者资料归为管理组,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管理14 d。由研究者设计资料调查表,详细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收集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使用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ICU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及对质量管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管理组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率、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ESBLs-ECO)感染率、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ESBLs-KPN)感染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使用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ICU治疗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质量管理工作满意度对比,管理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的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并缩短ICU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且能够提高患者对质量管理工作满意度。
郭华张玉洁郭艳徐菊红肖宏涛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效果
2014—2023年手术后肺炎临床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
2025年
目的分析手术后肺炎临床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为手术后肺炎的进一步监测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2023年手术后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手术后肺炎发病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占比变化趋势及手术后肺炎发生时间和病原体分布,以及各科室手术后肺炎发病率。结果2014—2023年全院共有653609例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手术例次数为676245次,其中有2934例次发生手术后肺炎,手术后肺炎发病率为0.43%。手术后肺炎患者平均年龄为(59.76±16.53)岁,男性占比68.58%;手术后肺炎发病率由2014年的2.00%降至2023年的0.10%,VAP占比由2014年的9.92%上升至2023年的99.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手术后肺炎发生在术后7、10、30 d内的分别占65.81%、78.80%、95.64%,发生率居前三的科室分别为心脏大血管外科(5.277%)、神经外科(2.114%)和胸外科(1.130%);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7.58%)。结论手术后肺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其中VAP患者应作为后续改进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心脏血管外科、神经外科和胸外科则是手术后肺炎的重点关注科室,手术后10 d内应作为手术后肺炎的重点关注时间段。
郭艳李占结
关键词: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
脱氢抗坏血酸对Cr(Ⅵ)所致hMSH2和p53 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Cr(Ⅵ)染毒对A549细胞中hMSH2和p5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实验组用脱氢抗坏血酸孵育90min,对照组常规培养,然后两组均用浓度分别为0.00、1.25、2.50、5.00μmol/L的Cr(Ⅵ)染毒。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549细胞中hMSH2和p53mRNA的表达量。结果实验组与hMSH2和p53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Ⅵ)剂量依赖性地降低细胞中hMSH2和p53mRNA的表达;脱氢抗坏血酸预处理可以进一步降低暴露于Cr(Ⅵ)的A549细胞中hMSH2mRNA的表达。结论脱氢抗坏血酸在Cr(Ⅵ)致细胞毒性中起促进作用;Cr(Ⅵ)剂量依赖性地降低细胞中hMSH2和p53mRNA的表达,因此Cr(Ⅵ)可能参与肺癌细胞癌变过程。
郭艳周丽丽李时恩姚武吕玉民
关键词:六价铬HMSH2基因P53基因
0.5%溴鼠灵母药急性毒性、眼和皮肤刺激及皮肤致敏试验被引量:2
2014年
溴鼠灵(Brodifacoum)又称大隆、溴鼠隆、溴联苯鼠隆,是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其灭鼠效力是第一代抗凝杀鼠剂的10~100倍,具有急性和慢性杀鼠剂的双重优点,毒力更强,能够有效杀灭抗性鼠[1-2]。溴鼠灵脂溶性高、分布容积大、血浆清除率慢,体内半衰期长,血清中检测不到溴鼠隆后,其抗凝作用仍可以持续很久。
李时恩郭艳周舫姚武
关键词:急性毒性眼刺激皮肤刺激安全评价
某院重症烧伤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调查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调查烧伤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重症烧伤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烧伤重症监护室2016-2017年住院患者,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调查烧伤患者220例,其中发生医院感染41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8. 63%;医院感染例次数为54,例次感染率为24. 54%。医院感染部位主要是血液,占83. 33%;其次是下呼吸道和皮肤软组织。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占63. 46%;其次是革兰阳性菌,占26. 92%和真菌,占9. 62%。年龄、性别、重症监护时间、手术次数、气管切开、中心静脉置管时间、使用有创呼吸机、糖尿病和烧伤面积等调查因素与医院感染发生有关。年龄、住院时间、中心静脉置管时间和烧伤面积是重症烧伤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为减少重症烧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需做好大面积烧伤及高龄患者护理,规范中心静脉置管操作,加强烧伤重症监护室消毒。
郭艳张玉洁苏富萍徐菊红李原明
关键词:重症烧伤患者医院感染
尘肺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19的表达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检测尘肺病患者外周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19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作为尘肺病相关生物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98例男性尘肺病患者(Ⅰ期49例,Ⅱ期36例,Ⅲ期13例),其中矽肺41例,煤工尘肺57例.98例男性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空腹情况下采集3 ml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样本血清中MMP9和MMP19水平.结果 矽肺组血清中MMP9和MMP19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煤工尘肺组血清中MMP9和MMP19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矽肺组血清中MMP19表达水平高于煤工尘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尘工龄≤7年患者血清中MMP19表达水平高于接尘工龄>20年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肺功能损伤患者血清中MMP9和MMP19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尘肺病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中MMP9和MMP19表达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235,P<0.05);血清中MMP9表达与尘肺分期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尘肺病患者血清中MMP9和MMP19表达变化有作为尘肺病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潜能.
吕玉民王平郭艳李峰陶雅刘康栋赵凤玲李时恩
关键词:尘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TNFSF4,CCL2和CCL7基因表达组合作为生物剂量估算方法可行性初探
2013年
目的:利用多元回归方法构建预测生物剂量模型,探讨多基因表达组合作为生物剂量估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体外照射人外周血,照射剂量为0 Gy-12 Gy,照后培养0 h-12 h,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TNFSF4、CCL2、CCL7的照后表达变化,建立预测生物剂量模型。结果:照后0-12 h,TNFSF4、CCL2和CCL7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三者的相对表达量增加(P<0.001,P=0.005,P<0.001);在0-12Gy剂量范围内,各剂量组的CCL7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而TNFSF4和CCL2相对表达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54,P=0.059,P=0.137)。照后12 h,TNFSF4,CCL2和CCL7纳入模型,建立的预测生物剂量模型R2高于单基因估算剂量的R2(0.757>0.482)。结论:多基因表达组合作为生物剂量估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韩志伟王平韩林郭飞郭艳吕玉民
关键词:电离辐射生物剂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