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艳
- 作品数:9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手术室空气细菌动态变化与切口感染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了解手术室空气中细菌密度的变化与患者创口感染情况,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调查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住院50例手术患者,通过自然沉降法对普外科手术室手术开始30、60min和120min空气中的细菌密度进行监测,监测得到的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所有不同持续时间的手术,在手术开始前空气中细菌的密度在0~22CFU/m3;空气中细菌的密度随着手术进行时间的增加而增高,直到手术结束后;空气细菌密度在手术持续1h以内为213~798CFU/m3、1~2h为552~1382CFU/m3、2~3h为588-2108CFU/m3、〉3h的为734~2212CFU/m3;手术过程中,空气中细菌含量随着医务人员人数增多而增多,手术结束后的密度〈4人时为212~441CFu/m3、5~8人时为335~951 CFU/m3、9~12人时为654~1423CFU/m3、〉13人为858~2212CFU/m3;细菌密度还随着开门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开门次数〈6次为215~329CFU/m3、7~12次时为512~819CFU/m3、13~18次时为649~1970CFU/m3、〉19次时为896~2212CFU/m3。结论减少手术时间、手术室人数和开门次数可以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郭艳李国荣李晓勇李德馨
- 关键词:手术室
- 6例无损伤线手术缝针丢失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手术中无损伤线缝针丢失的原因,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统计手术缺陷登记本,对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发生的无损伤线手术缝针丢失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共发生缝针丢失13例,其中,无损伤线手术缝针6例,占46.15%。手术医生发生4例,占66.67%;手术室护士发生2例,占33.33%,均为工作年限在3年以内的低年资护士。结论提高防范意识,严格清点制度,加强专业化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减少手术中缝针的丢失。
- 郭艳
- 关键词:缝针手术
- 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因子对脑梗死大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因子(TSG-6)对脑梗死大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及紧密连接蛋白ZO-1和Claudin5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2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6只、溶剂治疗组18只和TSG-6治疗组18只,后2组按再灌注时间分为再灌注1d组、3d组、5d组,每个亚组6只。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脑栓塞模型。TTC染色评价脑梗死体积;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缺血侧脑组织伊文蓝(EB)含量评价BBB的通透性;神经功能损害评分(mNSS)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ZO-1和Claudin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溶剂治疗组比较,TSG-6治疗组大鼠缺血再灌注3d组和5d组mNSS评分、脑梗死体积和伊文蓝含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G-6治疗组3d组和5d组脑梗死侧的ZO-1和Claudin5蛋白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G-6能够有效的抑制脑梗死大鼠BBB紧密连接蛋白ZO-1和Claudin5表达的丢失,促进BBB修复,减轻脑水肿,加快神经功能恢复。
- 郭艳余列蒋超
- 关键词:脑梗死血脑屏障连接蛋白类
- 运用护理程序方法进行术前访视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进行术前访视的效果。方法将择期手术患者200例分为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采用手术满意度调查和测量术前生理指标的方法 ,进行术前访视质量和效果评估的对照研究。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对手术满意度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921,P<0.001),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人数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生理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试验组患者生命体征均明显比对照组低并且平稳。结论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进行术前访视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
- 郭艳
- 关键词:护理程序术前访视
- 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的配合技巧,总结手术配合经验。方法我院神经外科自2010-06—2012-07采用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68例,对术前、术中、术后配合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配合经验和技巧。结果 68例垂体瘤患者,全切42例(61.76%),次全切18例(26.47%),部分切除8例(11.76%),所有患者的术前症状均有所改善,术后并发脑脊液漏5例,暂时性尿崩症16例,治疗后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熟悉手术的操作步骤,了解手术器械的性能和用途,物品准备充分,严格无菌操作,与手术医生的默契配合,可以提高手术效率,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 郭艳
- 关键词:垂体腺瘤经鼻蝶窦入路手术配合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脑卒中的手术配合
- 2013年
- 脑卒中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20%~30%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颈动脉狭窄和斑块形成所致。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可有效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降低其致残率和病死率。
- 郭艳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手术配合
- MoCA和MMSE量表在脑小血管病性认知障碍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25
- 2014年
-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在检测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该院神经内科CSVD患者167例,分别采用MoCA量表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测定所有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 (1)167例患者中,97例MoCA量表评分<26分,其中72例MMSE评分≥27分。MMSE评分有38例患者<27分,其中3例MoCA量表评分≥26分。MoCA量表筛查SCVD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率为58.1%,MMSE量表筛查SCVD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率为22.8%,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MoCA量表各项得分与MMSE量表各项得分相比,在注意力与计算力、语言与命名能力、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记忆力方面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MoCA量表在CSVD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 郭艳蒋超
- 关键词:蒙特利尔认知量表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41例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全程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都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幅提高(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可提高工作效率和病人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由此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郭艳李国荣
-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垂体瘤切除手术
- 护理程序在术前访视中的运用
- 护理程序是一种有计划和提供护理的方法,术前访视作为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具体体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因此要达到最佳术前访视效果,护士必须正确评估患者的术前需求,根据患者...
- 郭艳李德馨
- 关键词:手术治疗术前护理护患关系